东城地名源流考

2020-08-31 16:59:47

字号
北京市东城区境域,历史悠久,文化深厚,非周初之前北方方国所比。周初之随朝代不同,历有归属。民囯后,多属北京市城区东部,以方位“东”向称名,其历史文化深厚,久于“崇文”称名。

搜狗截图20年06月23日1022_4.jpg

【编者按】地名,是分布在历史长河里的时空符号,集聚了丰富的人类智慧,蕴藏了各个时期的历史、地理、人文信息,构成了一种独特的识别、命名和用于交往的文化。地名,在国家治理、社会生活、经济发展、文化传承、国防建设和国际交往等方面广泛发挥着深刻作用,是重要的国家历史与民族文化遗产。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对外开放日益扩大、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快速发展,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迫切需要深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迫切需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内涵,进一步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 为了挖掘公共文化内含的社会价值,中国地名学会联合国家文化软实力传播平台中国文化交流网策划推出【地名中国 · 郡县地名源流考释】专题系列,邀请我国高校、研究机构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地名文化议题展开研讨,刊发相关评论文章,解读地名传承的精神价值与时代内涵,发挥学会社会服务、舆论引导功能和传播平台的作用。传承民族文化,服务未来中华。

作者简介:

彭雪开(1953—),男,湖南攸县人,民政部地名研究所科研基地首席专家、湖南工业大学地名历史文化研究院院长、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郡县地名。

王殿彬(1964—),男,河北固安县人,民政部地名研究所研究员,湖南工业大学客座教授,研究方向为地名文化。


北京市东城区境域,周初属蓟国蓟城。公元前629年左右,燕灭蓟,占蓟城为燕都蓟城,属之。春秋战国时,属燕都蓟城东北郊。(1)秦汉至隋唐五代时,历属蓟县(新莽时期曾改为伐戎县,东汉初又复原名)。辽会同元年(938),改属蓟北县。开秦元年(1012),改属析津县。宋属析津县。金贞元二年(1154),改属大兴县。明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因之。之后内城、外城皆属今区辖之域。民国时城郊城内分区辖之。其县、郊区、城区归属,因各朝代区划各异而不同。共和国成立后,境域区划名称累更,属北京市。(1)10-33.

《北京市东城区志·大事记》载:距今2.4万年至2.5万年旧石器时代晚期,今王府井大街南段至东单北大街一带,有古人类活动。尧、舜、禹时代,属幽州(幽陵),后属冀州,传为北迁共工后裔所辖之域。商属土方、亳、孤竹方国之域,后多属黄帝之孙禺京及后裔京(蓟、㠱)方国之域。其历史悠久,文化深厚,非周初之前北方方国所比。(2)

元明之后,区划频调,区域常改。清代大部境域分属中城、东城、南城和北城。1945年8月,北京市内城改为7个区,京郊为郊一至郊八区。境域为内一、内三区全部,内五、内六、内七区东半部和郊一、郊七、郊八区之部分。

共和国成立之初,沿用旧制。北平改为北京市后,区划频更。1952年7月,北京市将内城5个区并为4个区。同年9月,将第一区改称东单区,第三区改称东四区。1955年6月,区划微调。1958年5月,东单、东四区合为东城区。东城区始有称名。(1)52.

东单。东,方位词,古人以日出向为东。单,单一、孤。东单,明正统年间,在长安街东西两端,各建有三间四柱三楼冲天式木牌楼;其中一牌楼,因位于承天门(今天安门)东,故称东单牌楼,简称东单。

后因商业繁华,成为地片名。指位于长安街、东单北大街,建国门大街、崇文门内大街交会处及附近地区。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后被拆除。1952年,北京市第一区和第五区部分地区,合成东单区,以东单牌楼(东单)在本区,故名。(3)

东四。东为方位词,四为序数词,四,三加一之和。明永乐年间,在皇城北门(神武门)东1.5公里处,建有四座牌坊,牌额东曰“履仁”,西曰“行义”,南北曰“大市街”,统称东四牌楼,简称东四,形成地片名;实指东四南、北大街与东四西大街、朝阳门内大街交会处及附近一带地区。民国以后,牌楼以北街道,称东四北大街;牌楼以南街道,称东四南大街。东四北大街,历有“大市街”之称。其南端处于东四商业圈,北端位于北新桥圈。店铺林立,商业繁华。“文化大革命”(1966-1976)中,一度改称“红日路”。其中东四头条胡同,长193米,宽5米。明属思诚坊,又称东四头条胡同。清属正白旗,沿用头条胡同名。1949年10月后,称东四头条。“文化大革命”中,曾改称“红日路头条”,后复原名。

东城。位于北京市城区东部,故名。城,源出金石文。《墨子·七患》:“城者,所以自守也。”《公羊传·定公十二年》:“五版而堵,五堵而雉,百雉而城。”《说文·土部》:“城,以盛民也。”设东城区,以此为名。

2010年6月28日,崇文区并入东城区,宣武区并入西城区,引发一些学者或民意关注,感叹“东西犹在,文武已失”。无疑崇文区以崇文门而称名。而崇文门与元代文明门有渊源关系。至明正统四年,改文明门为“崇文门”,以《周易》中“德刚健而文明”之意得名。一些学者与北京市居民有质疑之声,可以理解。

然而,东城区境,历史悠久,也为史实;而多以方位“东”向称名,久于“崇文”。

其一,共和国《大兴县志·概述》载:“唐建中二年(781),折蓟县西置幽都县,与蓟县分理蓟城。”今南池子、东交民巷一带,属唐蓟县燕夏乡,有海王村;以北属幽都县礼贤乡,有龙道村。据《隋唐五代墓志汇编·唐故蔡氏夫人墓志铭并序》载:蔡氏“以会昌六年(846)十月三十日,属纩于幽州蓟县燕都坊之私弟也。”“其年十二月,穴于幽州幽都县界礼贤乡龙道村西南一百二十步之原。”可见唐代即有都坊之制,而龙道村即在今北京四中分校(北海中学)东北一百二十步处。(4)亦当为蓟城西部东向区域。

其二,公元1916年,辽朝在北京建都,升蓟城为陪都,号称南京。蓟县改称蓟北县。辽开泰元年(1012),改蓟北县为析津县,又置析津府,属之。《契丹国志》载:“南京本幽州地,自晋割弃,建为南京,又为燕京析津府,户口三十万。”“大内壮丽,城北有市、陆海百货,聚于其中。”(5)在原东城区一带,因附于蓟城,介于潞县之间,郊外有著名接待来京官员之望京馆,当为辽南京陪都东郊繁华之地。(6)

其三,金贞元元年(1153),金朝第四代皇帝海陵王“改元贞元,改燕京为中都,府曰大兴,汴京为南京,中京为北京。”(7)海陵王建都于今北京市大兴区,改析津为大兴县,原东城区一带,当属中都城东部。元初,大兴县仍属中都路;至元四年(1267),县治迁中都路东北城,即今北京市东城区大兴胡同内。元代现东城区境,属大都东半部,已全部融入城区。明永乐十九年(1421),永乐帝朱棣迁都北京,现东城区境,设为15个坊,城区坊制完备,渐成繁华城区。清代境域属大兴县,现东城区境驻有镶黄、正白、镶白、正蓝四个旗,为皇家驻军重地。元、明、清三代皇宫,均建于境内。民国时,现东城区为内一、内三等区。1952年设东单区、东四区,1958年合为东城区。2010年6月,原东城区、崇文区合为东城区。

综上所述,原东城区历史比崇文区更为悠久,并多以东向称名;其地名渊源将更为持久。

在中国区划历史上,南宋学者王观国在《学林》中认为:古人建立州县,或由山名,或由水名,或因事迹而为之名,非此三者而以意创立,则必取美名。显然,崇文、宣武则属于“以意创立”,属于“美名”之列。而以山、水、事迹、方位等命名的县级区划地名,自然比“美名”更具生命力。

2015年12月底止,国家统计局统计县级区划数为2852个,其中有860个市辖区,386个县级市,1453个县,117个自治县(共有千年古县800多个),绝大部分以山水、事迹为名。民国时吕式斌《今县释名》收录1927个县,对其中1643个“今县”,作了释名。其中因水为名379例,因山为名230例,两者合计601例,而以“美名”(嘉名)类仅有5例。(8)由此可见,以山水命名的县级政区地名,远远高于以“美名”(嘉名)命名的县级政区地名,其称名更为持久。

境内另有历史地名,今择其要者作简释。

故宫,旧称紫禁城,又称大内。因是明、清两代皇宫,故名。故,字出金文,多指旧的,过去的事物。《易·杂卦》:“革,去故也。”《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朱熹注:“故者,旧所闻。”宫,字出甲骨文,字形如居室。后引申为帝王住所为宫。《周礼·天宫·阍人》:“阍人掌守王宫之中门之禁……奇服怪民不入宫。”《史记·秦始皇本纪》:“作宫阿房,故天下谓之阿房宫。”

故宫建于明成祖永乐四年(1406),以南京故宫为蓝本营建,至永乐十八年(1420)建成。宫城呈长方形,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四面有高10米城墙,城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分为外朝和内廷两大部分。外朝有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是国家举行大典礼的地方;内廷有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统称后宫,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宫,后建有御花园。建地约72万平方米,房屋9000多间,建筑总面积15万平方米,为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建筑群。有宫门四座,四隅有角楼,南门正中为午门。主体建筑气势恢宏,建筑技艺精湛。宫内保存大量珍贵文物。民国时(1925)辟为故宫博物院。现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世界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3)2044.

国子监,古称国小学、国子寺,是隋朝以后的中央最高官学。北宋“庆历新政”,应天府升为南京(今商丘)国子监学,与东京(今开封)、西京(今洛阳)的国子监并列,故名。

国子,公卿大夫之子弟,《周礼·地官·师氏》:“以三德教国子。”郑玄注:“国子,公卿大夫之子弟。”《汉书·礼乐志》:“朝夕习业,以教国子,国子者,卿大夫之子弟也。”监,照视、监管。《尚书·酒诰》:“古人有言曰:‘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史记·秦始皇本纪》:“分天下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国子监,是元、明、清三代国家管理教育的最高行政机关和国家最高学府,后历朝沿袭其制其名。

辽金时代,在南京(今北京)设南京国子监学。元大德十年(1306),设立元大都(今北京)国子监,明初改北平郡学。永乐二年(1404),复称国子监。清沿袭之。建筑坐北朝南,中轴线上分布有集贤门、太学门、辟雍、彝伦堂、敬一亭等。集贤门为正门,太学门为二门,门内辟雍为国子监全部之精华,且与北之彝伦堂形成院落。其东西配庑构成四厅六堂。彝伦堂后面的敬一亭,建于明嘉靖七年(1528),为国子监祭酒(最高领导人,从三品。)的办公处;现为首都图书馆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1813.

王府井,又名十王府街、王府井大街。元至元四年(1267),此处名丁字街。明永乐十五年(1417),建十王府后,称名王府街。清《京师坊巷志稿》载:北京内外城共有水井12585个,大多水质咸苦,唯此处有井,甘冽可用,遂改名为王府井大街,简称王府井。

王府,封建时代王爵或王爷的住宅。《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今王欲民无衣紫者,王请自解紫衣而朝”。《史记·高祖本纪》:“立长子为淮南王。”《后汉书·刘玄传》:“宜悉王储功臣。”皆合此义。府,达官贵人住宅。《史记·曹相国世家》:“(曹)参见人之有细过,专掩匿覆盖之,府中无事。”《红楼梦》第二回:“街东是宁国府,街西是荣国府。”均释为此意。

王府井大街,地处东城区西南部,交通便捷。北起五四大街与美术馆东街相连,南至东长安街与台基厂大街相接,中与灯市口大街、东安门大街相交。长1797米,车行道宽14米。民国17年(1928)后,北段称王府井大街,1965年八面槽并入,称名仍旧。1966年南北两段合称人民路。1975年改称今名。

现为北京三大商业区之一。两侧有北京市百货大楼、东安市场、协和百货市场、新中国妇女儿童用品有限公司;有北京工艺美术服务部、王府井新华书店、外文书店;有天伦饭店、华侨大厦、东来顺、萃华楼饭庄。北段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考古研究所、首都剧场、商务印书馆等单位。另有北京四大天主教堂之一的东堂,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344.

参考文献

(1)北京市东城区志[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51-52.

(2)彭雪开,王殿彬.北京地名源流考[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

(3)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上)[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816.

(4)张宁等主编.隋唐五代墓志汇编·北京卷第二册[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5)契丹国志[M].清嘉庆二年,扫叶山房刻本,1797:208.

(6)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宋辽·金时期[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6:10-11.

(7)(元)脱脱撰.辽史[M].北京:中华书局,1999:336.

(8)华林甫.中国地名学源流[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422-424.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www.whjlw.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关键词: 东城 地名 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