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地名源流考

作者:彭雪开 王殿彬

2020-08-22 17:38

字号
战国时燕国首置蓟县,治今北京市城区广安门一带。后历有阴乡县、蓟北县、析津县之称。金贞元二年(1154),又改称大兴县,自此名县名不更,县治一近后,终治今址。

搜狗截图20年06月23日1022_4.jpg

【编者按】地名,是分布在历史长河里的时空符号,集聚了丰富的人类智慧,蕴藏了各个时期的历史、地理、人文信息,构成了一种独特的识别、命名和用于交往的文化。地名,在国家治理、社会生活、经济发展、文化传承、国防建设和国际交往等方面广泛发挥着深刻作用,是重要的国家历史与民族文化遗产。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对外开放日益扩大、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快速发展,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迫切需要深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迫切需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内涵,进一步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 为了挖掘公共文化内含的社会价值,中国地名学会联合国家文化软实力传播平台中国文化交流网策划推出【地名中国 · 郡县地名源流考释】专题系列,邀请我国高校、研究机构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地名文化议题展开研讨,刊发相关评论文章,解读地名传承的精神价值与时代内涵,发挥学会社会服务、舆论引导功能和传播平台的作用。传承民族文化,服务未来中华。

作者简介:

彭雪开(1953—),男,湖南攸县人,民政部地名研究所科研基地首席专家、湖南工业大学地名历史文化研究院院长、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郡县地名。

王殿彬(1964—),男,河北固安县人,民政部地名研究所研究员,湖南工业大学客座教授,研究方向为地名文化。


大兴地域,上古属幽都(幽陵),西周属蓟国地,后属燕国地。蓟城先后为蓟都、燕都。燕国首置蓟县,治今北京市城区广安门一带。秦王政二十一年(前226),秦克燕都蓟城,越两年(前224)置蓟县,属广阳郡。(1)后历有阴乡县,治今大兴区黄村镇芦城遗址处;蓟北县,治幽都府;后又改称析津县,为析津府治。金贞元二年(1154)又改称大兴县,县治原府治。自此后,县名不改,县治一迁。(1)3皆有历史文化渊源可考。

蓟县。蓟,多释为多年生草本药用植物。蓟,从草从术,从鱼从刀。术,古通秫。秫,皆谓之稻。(2)从鱼从刀,可训为渔猎之义。因古京人(非京族),迁邑于蓟丘之上,后人记为蓟族、蓟邑。县,古通悬字;战国末期后,低于郡级高于乡级政权的地方行政区划单位。

据《山海经·大荒东经》及《战国策·燕一》所载推知:今北京市与河北西北部,最早族居于此立国者,当为黄帝之子禺京族后裔——京族。因京族主营稻作兼渔猎,筑有京邑。商末因族居于蓟丘之上,故名蓟族,立蓟丘邑。京、蓟古代互通。约在商代中晚之交,京族为商朝北方之方国。周武王伐纣灭商,因京族方国助周灭商,《史记·周本纪》载:武王追思先圣王,乃封“帝尧之后于蓟。”《史记·乐记》同载:“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3)两说实为一事。

周武王伐纣于牧野,商纣王自焚而死,时限当在周武王四年(前1066)。杨宽《西周史·西周大事年表》,也录为此年。(4)由此推知周武王封蓟,当在这一年。周初蓟国之封,古文献有载,更有地下出土文物证实,当为史实。今北京市广安门一带,发现战国及战国前遗址,有燕国常用物件;古陶件最早接近于西周时期。(5)

周初分封,持续两代。《左传·昭公二十八年》:“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6)“光有天下”,当在周武王、周康王之际,而大多数封国,在周公东征取胜之后。而周武王封燕,晚于封蓟约10年。由此可见,一些国史、地志皆言:蓟县之蓟城为燕国所置,值得商榷。(7)因此之故,蓟县(或为京邑)当为殷商北方方国京(蓟)国所置,而非春秋战国时燕国所设。

周成王封召公奭于北燕,立都城于今北京市房山董家林西周古城遗址处,约360余年。约在燕桓侯初(前697-前687),迁都临易(今河北容城县有易城遗址)。燕庄公二十八年(前663),又迁徙至原蓟国都城附近的上都蓟(今北京市广安门护城河一带),于这一年灭蓟国占蓟城为燕都。实际上是在蓟都基础上扩建为燕都蓟城。燕国于此立都约150余年。约在燕文公三年(前552),齐国联合山戎等部共击燕师。在前554-前544年左右,燕文公被迫迁都于今易县燕下都后300年不易;又以上都蓟城为副都。因此之故,北京建城史约有3100余年,建都史850余年。这不包括殷商所封京人(蓟人)方国邑,更不包括尧舜禹时的共工城。(7)

秦灭燕,置蓟县,治今北京市西南,亦为广阳郡治。西汉初改为国,后复为郡,又改为国,仍治蓟县;又分置良乡县,属涿郡;置昌平县,属上谷郡;置路县,属渔阳郡。

《汉书·地理志》载:“高帝燕国,昭帝元风元年为广阳郡,宣帝本始元年更为国。莽曰广有。”辖县四:蓟、方城、广阳、阴乡。

阴乡。阴,古人以山北水南为阴,与“阳”相对。因地处阴聚之地,聚落以此名阴乡。乡,聚邑、地方。古代泛指县以下地方行政单位,历代辖地不同。

汉初,分蓟县地置阴乡县,县治今大兴县黄村镇芦城遗址处。清嘉庆《大清一统志·顺天府·古迹》载:“阴乡废县,在宛平县西南,汉置,属广阳国,后汉省。《寰宇记》:‘在今蓟县南界,良乡东界,固安北界,三县交入之地。’《方舆纪要》:‘在府西南二十五公里,其遗址俗谓之笼火城。唐武德三年,窦建德遣将高士兴击罗艺于幽州,不克,退军笼火城是也。’”清光绪《顺天府志·地理志九·屯镇一》也载:顺天府(今北京市城区)“西南二十五里,为汉阴乡县遗址。”并将“笼火城”简为“龙火城”。今考有西汉早期芦城遗址。(8)

在西汉早期该城构筑之前,这儿极可能为蓟县阴乡的乡治。秦置蓟县,其中辖有阴乡,置县,以“阴乡”名县。《后汉书》至《隋书》等正史地理志中,不见阴乡县之载。可见《大清一统志》中阴乡县自“后汉省”,是有依据的。这当由西汉末东汉初年间数十年战争所致。(8)67但在《汉书》中有明载。东汉建武六年(30)废。

西汉初元始五年(8),汉平帝死,王莽立年仅两岁孺子婴为帝,自称“假皇帝”(代理皇帝)。当年又自立为帝,史称新朝。王莽篡汉后,屡行所谓改革,又乱改行政区划地名,并多次发动对外战争;加上法令苛细,徭役繁重,吏治腐败,改革相继失败,给经济政治造成混乱,导致阶级矛盾激化。天凤四年(17),绿林、赤眉起义,王莽被乱兵所杀。新地皇四年(23),新莽政权覆亡。(10)王莽曾改蓟县为伐戎县,隶广阳郡,王莽新朝覆灭后,又复名蓟县。

东汉初,废广阳国入上谷郡,永元八年(96)复置广阳郡,仍治蓟县,昌平县属之。三国时为燕国。十六国后赵改为燕郡,治原址。自东汉以后至北周,蓟县又为幽州治。隋开皇初废郡存幽州,大业初改幽州为涿郡,治蓟县。“两汉魏晋南北朝直至隋唐五代,蓟县一直相延不废;蓟城先后为魏晋之幽州燕国,北朝之幽州燕都,隋之涿郡、唐之幽州范阳郡等州、郡治所,逐步发展成为华北平原北端的一处重要地方行政中心。”(1)3

《辽史·地理志四》载:“析津县。本晋蓟县,改蓟北县,开泰元年更今名。”共和国《大兴县志·概述》载:“唐建中二年(781),析蓟县西置幽都县,与蓟县分理蓟城。辽升蓟城为陪都,号称南京,蓟县改名蓟北县,后又改名析津县。”因其时唐已置蓟州(今天津市蓟县),故辽初将蓟县改称蓟北县。

蓟北之名,源于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其中有句云:“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此后,“蓟北”之名存之。作为地域地名,实指唐时幽、蓟二州太原府一带(今北京市、天津市至山西太原一带)地域。其时幽州指今北京市、天津市区,蓟州指今天津市蓟县一带。

蓟北得名,当与唐代“安史之乱”有关。据有关史籍载:唐玄宗统治前期,为加强边境防御,在边境若干重地设置节度使,初掌军事,后兼行政与财权,权力极大。唐玄宗后期,朝政日腐,中央集权削弱,藩镇割据势力兴起。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冬,安禄山(703~757)身兼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天宝十四年(755),安禄山权势大涨,以诛杨国忠为名,号称统兵15万,从范阳(今北京市城区)起兵叛乱,次年称帝,改入长安。玄宗逃往四川,肃宗在灵武即位,叛军所过之地,无恶不作,人民奋起反抗。肃宗至德二年(757),安禄山被其子庆绪所杀,两年后庆绪又被安禄山部将史思明所杀,在范阳自称燕帝,后又为其子史朝义所杀。代宗广德元年(763),朝义自杀,叛乱始平。“安史之乱”,是唐王朝由兴转衰的转折点。因“蓟北”(今北京市至山西太原一带)为安禄山叛乱之大本营,杜甫闻悉广德元年(763),在“蓟”北平定安禄山之乱,始有“蓟北”地域地名之称。辽改蓟县为蓟北县,当取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句中“蓟北”二字为名;又因辽国建都于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故有此称。

析津。辽开泰元年(1012),蓟北县改为析津县,属析津府,为辽南京附廓京县。

析津,何以得名?析,古文中含“劈、刻”之义,后多泛指:分辨、分析。《说文·木部》:“析,破木也。”津,多指渡口。析津地名,源于《辽史·地理志四》“以燕分野旅寅为析木之津,故名。”(11)因古人以墨岁辨分野,认为燕地分野在寅,属十二次之析木,为析木之津,故称“析津”。

析津府、县设置,当与契丹民族游牧传及地域优势有关。

公元916年,辽朝建南京(燕京)析津府(今北京市中心城区)。同时,另建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巴林左旗),东京辽阳府(今辽宁辽阳市),中京大定府(今内蒙古宁城县),西京大同府(今山西大同市)。

辽国选择5个军事要地建京都,并驻重兵防守,辽皇每年巡回于五京之间,以防军事割据。而以南京为最大,是其经济文化中心,《契丹国志》载:“南京本幽州地,自晋割弃,建为南京,又为燕京析津府,户口三十万。大内壮丽,城北有市,陆海百货,聚于其中;僧居佛寺,寇于北方。锦繡组绮,精绝天下,膏腴蔬蓏,果实、稻梁之类,靡不毕出,而桑、柘、麻、麦、羊、豕、雉、兔,不问可知。水甘土厚,人多技艺,秀者学读书,次则可骑射,耐劳苦。石晋未割弃已前,其中番汉杂斗,胜负不相当,既筑城后,远望数十里间,宛然如带,回环缭绕,形势雄杰,真用武之国也。”(12)于是“辽以幽州为南京,大都为上京,渤海大余城为东京。”(12)21

宋宣和五年至七年(1123-1125),析津县归宋,隶属燕山府。

金朝贞元二年(1154),将永安府改为大兴府,析津县改为大兴县,属大兴府。大兴县为金中都附廓县(依廓县)。大兴之名,源于此。

大兴,何以名之。大,多指占住的空间较大、面积较广、容积较多的。《论语·子路》:“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荀子·天论》:“大无无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13)《广韵·泰韵》:“大,小大也。”兴,多指兴起,创立、发动。《逸周书·武称》:“百姓咸服,僵兵兴德。”《诗经·秦风·无衣》:“王于兴师,修我戈矛。”《说文·舁部》:“兴,起也。”后多引申为“兴旺”、“昌盛”之意。(14)大兴,即兴起、昌盛。取“‘兴国’,‘兴旺发达’之意”为名。(15)

大兴,历有称名。北魏神鹿四年(431)置大兴县,治今陕西定边县,属大兴郡(郡治大兴县治);隋改为五原县。隋开皇元年(581),置大兴宛,为唐代有名禁苑,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北;又置大兴城,为隋开皇二年(582)至三年筑成后即为隋都。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市区一带。唐称长安城,即此。金贞元二年(1154),改析津府为大兴府,改析津县为大兴县。(15)136由此推知,大兴府及大兴县名,当为移借北魏“大兴”历史地名。

大兴府、县设置,与金朝第四代皇帝——完颜亮治政有关。

金朝跟渤海国一样,皆为东北地方政权。渤海国(698~926)原本叫“震(振)国”,以威震四方得名。唐宝应元年(762),受唐朝敕封,改国号为渤海,其国王大钦茂以唐为模式,置五京。(16)即上京龙泉府(今黑龙江省宁安市渤海镇);中京显德府(今吉林省和龙市西古城);东京龙原府(今吉林省珲春市八连城);西京鸭绿府(今吉林省临江市);南京南海府(今朝鲜咸镇南道北青郡)。早期都城,立于今黑龙江省哈尔滨附近,受唐敕封后,迁驻今吉林省敦化市,后都城数迁。公元926年为辽国所灭,传国15世,历229年。大祚荣为渤海国最著名的一代君主,尊称“大氏”,逐以“大兴”为年号达57年。而辽国建国后,亦置五京。(16)3-4虽驻地不同,但显然是受金国置“五京”的影响。

《金史·本纪第五·海陵》载:海陵“为人僄急,多猜忌,残忍任数。”“欲为君则弑其君,欲伐国则弑其母,欲夺人之妻则使之杀其夫。三纲绝矣,何睱他论。”贞元三月辛亥,“改元贞元,改燕京为中都,府日大兴,汴京为南京,中京为北京。”(11)65金贞元元年(1153),海陵王建都于今北京市大兴区,“府曰大兴”,析津县改为“大兴”县,以“兴旺发达”命名,为企愿地名。然而,海陵王多行不义,终为元朝所灭。但“大兴”地名逐存。

元初,大兴县属中都路。至元四年(1267),县治迁中都路东北城(今北京市东城区大兴胡同内,今有大兴胡同遗址),至元二十一年为大都路治。明初为北平府治。明永乐元年(1403)为顺天府治。清因之。民国及共和国因袭原名,县治数迁。1954年始迁治黄村镇。后区划数调,区域略变。终属北京市。(15)136

境内地处平原,气候半温半湿,交通便捷;多农产,以麦、稻为主;盛产北京填鸭、牛奶、鱼、梨、苹果、西瓜;工业旺兴,以机电、化工、建材为主。有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民政部管理干部学院等13所高校驻境。名胜古迹有:团河行宫、南海子麋鹿苑、中华文化园、北京野生动物园、星明湖度假村、北京普陀影视城等,多受游人逗游,为北京重要卫星城区之一。

参考文献:

(1)大兴县志编纂委员会:大兴县志[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12.

(2)杨荫深:细说万物由来[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5:420.

(3)(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99:1075.

(4)杨宽著:西周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8:871.

(5)赵正之:北京广安门外发现战国和战国前的遗址[J]文物考古资料:1957:(7)

(6)陈戍国:春秋左传.校注[M].长沙:岳麓书社,2006:979.

(7)彭雪开、王殿彬:北京地名源流考[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9:(2)

(8)朱志刚:大兴芦城遗址调查记[A].北京文物与考古第五辑2002:(5)

(9)郑成和、李述笑等主编:史地知识精华[M].延边:延边人民出版社,1989:543.

(10)(汉)班固撰:汉书.平帝纪第十二[M].北京:中华书局:1999:247.

(11)(元)脱脱等撰:辽史[M].北京:中华书局:1999:336.

(12)(宋)叶隆礼撰:契丹国志·第二十二卷·州县载记[M].清嘉庆二年,扫叶山房刻本,1797:208.

(13)陈复华主编:古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272.

(14)徐中舒主编:汉语大字典(缩印本)[M].湖北、四川辞书出版社,1997:107.

(15)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编纂委员会: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136.

责任编辑:嘉木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中国文化交流网 www.whjlw.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关键词: 大兴 地名 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