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地名源流考

作者:彭雪开,王殿彬

2020-05-29 18:14

字号
敦煌三危山,其得名与三苗被迫西迁密切相关。三苗后裔第二次西迁为氐羌部落,当在夏禹治水之后。敦薨为月氏语缺乏依据,“朵航”可能为“敦薨”之对音。敦煌为“敦薨”一音之转。敦煌得名,与汉武帝开拓西域“丝绸之路”,密切相关。

【编者按】地名,是分布在历史长河里的时空符号,集聚了丰富的人类智慧,蕴藏了各个时期的历史、地理、人文信息,构成了一种独特的识别、命名和用于交往的文化。地名,在国家治理、社会生活、经济发展、文化传承、国防建设和国际交往等方面广泛发挥着深刻作用,是重要的国家历史与民族文化遗产。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对外开放日益扩大、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快速发展,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迫切需要深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迫切需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内涵,进一步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 为了挖掘公共文化内含的社会价值,中国地名学会联合国家文化软实力传播平台中国文化交流网策划推出【地名中国 · 郡县地名源流考释】专题系列,邀请我国高校、研究机构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地名文化议题展开研讨,刊发相关评论文章,解读地名传承的精神价值与时代内涵,发挥学会社会服务、舆论引导功能和传播平台的作用。传承民族文化,服务未来中华。


敦煌地名源流考

彭雪开   王殿彬

(1.民政部地名研究所科研基地  2.湖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南 株洲 412007)

关键词:三苗氐羌 三危山 敦薨  敦煌  丝绸之路 地名源流

敦煌地域,上古属三苗遗裔氐羌族居之地。作为自然地名,古以三危山称名;地域地名,有敦薨之说;区划地名,有敦煌之称,皆有历史文化渊源可考。

三危山,其得名与三苗被迫西迁密切相关。

《山海经·大荒北经》载:“西北海外,黑水之北,有人有冀,名曰苗民。”《山海经·海内北经》又载:“其南有三青鸟,为西王母取食。在昆仑虚北。”(1)259.在远古传说中,三青部落源于古洞庭一带,王玉哲先生认为:三苗氏“大概不岀今江苏、安徽的长江流域”。

不过,部分学者也认为:古三苗国部落联盟,居于今洞庭湖与鄱阳湖之间及周边之地。三青部落源于今洞庭湖与鄱阳湖之间,据考以是以龙身鸟声为图腾的民族。“三青鸟”居在“昆仑虚北。”,表明

—————

作者简介:彭雪开(1953—),男,湖南攸县人,民政部地名研究所科研基地首席专家、湖南工业大学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历史地名。

王殿彬(1964—),男,河北固安县人,民政部地名研究所科研基地专家,湖南工业大学客座教授,研究方向为地名文化。

三苗部落流放在今敦煌市三危山一带。

《尚书》载:舜“窜三苗于三危。”《史记·五帝本纪》载:尧舜“迁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后汉书.西羌传》载:“西羌之本,出自三苗,姜姓之别也。”《禹贡》列“九州”,其中“雍州”(今甘肃河西走廊),有“三危”、“三苗”、“西戎”之称。清代《都司志》也载:三危为沙州望山,俗名羽雨山,在县城敦煌东南30里,三危耸峙,“如危卵欲坠,故云。”三苗西迁,为古文献及方志所载。

有学者考证:“窜三苗于三危”,亦或是后迫迁三苗于渭水上游岷山以北之地,亦即原氐族原始分布中心区。三国鱼豢《魏略·西域传》称:氐姜“乃昔所谓西戎在街(今甘肃庄浪县东南)、冀(今甘肃甘谷县东)、獂(今甘肃陇西县东南)道者。”《汉书·百官公卿表》载:“有蛮夷曰道。凡县、道、国、邑千五百八十七……。”两汉时,在少数民族地区置道(县),辖其政务,谓之“道”。

由此推知:两汉至三国后街、冀、獂乃为“道”之戎地。《史记·秦本记》:秦孝公“西霸戎翟,广地千里……西斩戎之獂王。”.獂王,当为氐羌之戎王。说明氐羌原居住在今河西走廊一带。

郑玄《尚书正义》引《河图括地象》云:“三危在鸟鼠西南,与岷山相接,黑水出其南。”《汉书·司马相如传》注:“三危山在鸟鼠山之西,与岷山相近,黑水出其南坡。〈书〉曰‘导黑水至于三危’也”《后汉书·郡国志》在陇西郡首阳县条注:“《地道记》曰:有三危,三苗所处。”

鸟鼠山,在今甘肃省渭源县西南。这儿南连岷山,西接西倾山,东至朱圉山,其地望正与《地道记》合。《水经注·渭水》援引《山海经》曰:“三危山,三青鸟居之。是山也,广圆百里,在鸟鼠山西,即《尚书》所谓窜三苗于三危也。”

由此推断:舜逐三苗于三危,首迁地疑为两汉时街、冀、獂道(县),尤以今定西市陇西县、渭源县鸟鼠山一带为要。

氐羌与羌族相邻,先秦乃视为氐羌之羌,因别而名氐羌。《逸周书·王会篇》:在“氐羌以鸾鸟”注中,释其族名。氐羌以羝羊为图腾,故又视为西戎游牧部落。姜嫄,姜姓。相传为有邰氏部落之女。有邰氏,是神话传说中炎帝神农氏姜姓的一支部落。姜嫄乃上古时代人物,帝喾之妻,周朝祖先后稷的母亲。传说她于郊野践巨人足迹怀孕生稷。学者多认同:西羌乃炎帝之后。

氐羌为三苗遗裔。

一是《魏略·西戎传》载:氐人“其种非人,称盘瓠之后。”《后汉书·南蛮列传》载其:“好五色衣服。”并援引《荆州记》载:武陵蛮“唯此是盘瓠之后。”今湘西苗、瑶族皆称盘瓠之后。二者有相同创始传说,共认盘瓠始族为祖先,逐有崇犬图腾。

二是《通典·边防五》载:“氐者西戎之别种……或号青氐,或号白氐,或号蚺氐……人即其服色而名之。”而苗族亦分黑、白、青、红、花诸苗。

三是氐族历为农耕为主兼营牧业。今氐羌后裔仍以农耕为主,兼牧羊业。武陵蛮今湘西苗、瑶族,亦“安土重旧”,定居农牧。

四是今西北四坝文化有火烧沟文化遗址,当为氐羌所创。该遗址出土砷铜及含砷的铜器,且有“红铜比例最高”文物出土,证实火烧沟文化,源于甘青河西走廊四坝早期砷铜文化。

五是新疆地区彩陶、带耳器,与甘肃一致。它与源于中原四坝文化同源且频繁交流。公元前2000年初,甘肃地区马厂文化类型晚期遗存,通过河西走廊经敦煌传入哈密盆地。

六是四坝文化火烧沟文化遗址人骨鉴定结论:接近现代华北类型的东亚蒙古人种或为主要特征。

七是王欣学者认为:汉文,献中所载“大夏”、“敦薨”“敦煌”“去胡来”、“兜勒”、“吐呼罗”、“吐呼罗”、“吐豁罗”、“兜沙罗”、“覩货罗”、“胡卢”等,均可与吐火罗勘同。

综上所述:氐羌为三苗后裔无疑。

舜“迁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两汉之后学者,多认同三危山,为今敦煌市三危山。《史记·五帝本纪》[正义]引《括地志》云:“三危山有三峰,故曰三危,俗亦名卑羽山,在沙州敦煌县东南三十里。”又引《神异经》云:“西荒中有人焉……名曰苗民。”

三苗后裔第二次迁徙,当在夏禹治水之后。《史记·夏本纪第二》援引[集解]孔安国曰:“西裔之山已可居,三苗之族大有次序,禹之功也。”这—次西迁,可能是封迁,时间较长。三苗部落沿河西走廊边迁移边定居农耕牧羊,其中三苗部落主体,在距今4100—4000年间,定居今敦煌市三危山,因有三山相峙,故沿袭“三危”之名;并以农耕为主兼营牧羊业。这为肃北四坝文化火烧沟文化遗址出土文物,充分证实。

三苗后裔第三次返徙,当在两汉之后。返其原始族居地,设“道”(县)管辖,谓之在今甘肃天水市及周边地区。

敦薨。何以得名?“敦薨”一词,源出《山海经·北山经》:“又北三百二十里,曰敦薨之山……敦薨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泑泽。”敦,古今文中其本义指:大、多、厚。《逸周书·小明武》:“敦行王法,济用金鼓。”《易·艮》:“敦艮,吉。”高亨今注:“敦犹多也。”《荀子·儒效》:“ 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薨,古今文中本义指:周代诸侯死亡。《论语·宪问》:“君薨,百官緫已以听于冢宰三年。”《国语·晋语八》:“赵文子卒,诸侯皆叛,十年,平公薨。”《说文·死部》:“薨,公矦卒也。”《诗经·大雅緜》亦作象声词。在此应释为响声。

敦薨地望。今有学者考证:《山海经·北山经》载:“敦薨之水”,西入泑泽(今新疆罗布泊)而东流。自古西流罗布泊河流,只有源于肃北祁连山西段,即今玉门、安西、敦煌三市县的疏勒河。由此,“敦薨之水”、“敦薨之山”地望,则在敦煌及疏勒河流域。不过,作者认同两汉后一些学者意见:敦薨本系月氏语。这值得商榷!

其一、距今10000年前,我国黄河流域、东北、内蒙古、肃北,均发现细石器为主要特征的考古文化;黄河流域及新疆出土的细石器的共同特征,是出土大量细长条形的石叶器为主的器形,有的完全雷同。新疆及肃北的细石器文化遗址,其上限可能在中石器时期晚期,距今7000—8000年前。

其二、为三苗后裔氐羌,第二次封迁今敦煌三危山后,聚落成邑,当有氐族语地名。因原始自然地名生成共生要素:一是有表意的氐族语言;二是定居有浅耕农牧业;三是有氐族各聚落或有聚落村邑等。这些共生要素,无能在夏代、殷商中时期,催生了大量原始自然地名。    

其三、“朵航”可能为“敦薨”之对音。约在公元前3世纪初,印度佛教东传今新疆塔里木盆地及肃北地区。其时氐羌族渐信佛,在较大聚落村邑,建有经堂供佛,谓之“朵航”,意为诵经的地方。这与战国中晚期《楚辞·天问》中描写的“黑水玄趾,三危安在?延年不死,寿何所止?”佛、道在今敦煌传播,在时间上高度契合。这一时期,氐族各族深受中原文化影响,便以中原华夏语言,将“朵航”念成“敦薨”,意为又大又响的诵经念佛声。

其四、敦薨为月氏语缺乏依据。一是现当代学者多认为:“敦煌”词源,为当地少数民族语言的汉语音译,但属于哪个民族颇有争议。日本学者高田村雄指出:敦煌一名,早在托勒密《地理指南中》有载。成书于公元4世纪的栗特文“古信札”中,“敦煌”被写成[Thurwan],但难以确定该名源自何种语言。这表明:敦薨为月氏语,遭到中外读者质疑。二是约在公元前后,在吐鲁番地区活动原始居民,确与吐火罗人有关。这表明:吐火罗人之后裔月氏人,还末控制今吐鲁番地区。而敦煌一名,早已得名。

其五,月氏人说月氏语,为吐火罗语系。近代新疆东部地区考古材料证实:虽然至少在公元前1000年,吐火罗人己大规模迁至罗布泊定居游牧。自然会产生大量的本民族语言文字地名。但吐火罗人约定或命名的地名,为多音节语言。如“吐鲁番”地名,意为“坚实围墙”、“安全居处”。再如:“达里木盆地”,意为众多河流汇聚的地方。而吐火罗人早在公元前2000年前,就从遥远的西方,越过高山、草原,来到新疆。古代新疆分布着西方文化的欧罗巴人群,就是最好的例证。

敦煌。《史记·大宛列传》载:“始月氏居敦煌、祁连间……。”敦煌,始载国史、地志。这是张骞奉命出使西域回长安写给汉武帝的报告。因敦煌古称“敦薨”,不吉,乃以谐音改“敦薨”为敦煌。这更符合汉武帝开拓西域“丝绸之路”的雄才大略的心理。敦煌,实为“敦薨”一音之转。

敦煌得名,与汉武帝开拓西域“丝绸之路”,密切相关。

《汉书·西域传上》载:“大月氏,本行国也,随畜移徙,与匈奴同俗。控弦十余万,故強轻匈奴……本居敦煌、祁连间,至冒顿单于攻破月氏……月氏乃远去,过大宛,西击大夏而臣之,都妫水北为王庭。其余小众不能去者,保南山羌,号小月氏。”这说明月氏人为外来游牧部落;在逃亡途中仍有“王庭”之制,说明其时仍有一定程度的“行国”倾向。

月氏,为吐火罗人一支后裔。这为新疆罗布泊小河墓地出土大量文物所证实。古希腊人、亚述人称其为“古提人”,曾一度推翻巴比伦王朝占而据之,约在公元前2082年被苏美尔人征服,后消失。西方学者根据《苏美尔王表》记载的“古提王”名字,发现他们和此后中国西域的吐火罗人使用的语言,有语源关系。由此推测:古提人逃离巴比伦后,一路东迁。约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到达中国新疆塔里木盆地边缘绿洲定居农牧。西方史学家称其为吐火罗人。中国先秦史籍《左传》称其为“虞氏”,《逸周书·王会篇》称其为“禺民”。《穆天子传》称其为“禺知”,《管子》则称其为“禺氏”。《史记·大宛列传》称其为“月氏”。今学界多将以上不同族称,训为月氏。

战国初,月氏人赶走今敦煌附近乌孙人,统一河西走廊。今甘肃张掖附近“黑水城遗址”,极有可能为月氏都城“昭武城遗址”。《临泽县志》载:汉初为匈奴右地,于西汉武帝时设张掖郡,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建县,曰昭武。亦可为证。

秦统一中国后,月氏仍盛于河西走廊,势力直至青海湖环周边地区及北至河套地区。公元前117年,匈奴骑袭月氏,杀其王,灭其国,迫使幸存者逃亡中亚;剩下少数向南迁入陇南、青海一带,与羌族、吐蕃人混居,用其语习其俗,中国史籍称其为小月氏。

自此后,河西终为匈奴所控,号称“控弦三十余万”,严重威胁汉王朝西方安全。汉武帝曾两次派张骞欲联合大月氏、乌孙人共击匈奴未果。西汉元狩元年(前122),汉王朝对匈奴进行大规模反击取胜;次年置酒泉郡、武威郡。元狩四年(前199),反击匈奴终取胜。元鼎六年(前111),又析酒泉郡、武威郡部分地置敦煌、张掖两郡,并置敦煌县。敦煌郡、县,均治敦煌(今市西)。自此实现了敦煌由区域地名向郡县地名过渡,永载国史,于今更负盛名。汉通西域,开通了与西方诸国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至今惠及中国及沿途各国人民,助推“一带一路”古丝绸之路的更大发展。

敦煌置郡建县后,于北周保定三年(563),改名为鸣沙县,隋大业三年(607)复名。元为沙州路治,明为沙州卫治。清乾隆二十五年(1706),又复置,移治今市。其郡名县名多称敦煌;其郡域县域略更;其归属随郡、州更改而属之。1987年撤县改市,终属酒泉市辖。

责任编辑:嘉木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中国文化交流网 www.whjlw.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