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出海 中医药国际化产业发展研讨会在津举办

  来源: 光明网

2019-11-07 19:56:25

字号
近日,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国际合作专项的支持下,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秘书处、天津社会科学院产业发展研究所、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国际化发展研究中心联合主办中医药国际化产业发展研讨会。

近日,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国际合作专项的支持下,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秘书处、天津社会科学院产业发展研究所、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国际化发展研究中心联合主办中医药国际化产业发展研讨会,围绕近年来中医药国际化产业发展状况和中医药海外合作交流成果经验进行交流。研讨会由上海中医药大学副研究员宋欣阳主持,专家学者针对中医药国际化热点问题进行发言。

中医药如何“走出去?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服务贸易研究所所长李俊表示,我国中医药发展较快,新技术的应用为我国中医药附加值提升发挥了很大作用,为中医药海外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在不断提升中医药附加值的同时,更应注重走出去,尤其是探索中医药海外发展模式。

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中药部主任于志斌认为,中药海外发展新思考分三步走,第一步产品走出去;第二步是中医药本土化加上中国对外投资,资本走出去,撬动海外市场;第三步形成一个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共同发展,最终实现全球资源配置。

天津社会科学院产业发展研究所秦鹏飞认为,日本、韩国和印度某些特定产业的成功经验对我国中医药海外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中医药应该构建国内的创新网络并借以提升创新能力;把握有利时机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如“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中医药的国际化发展;将中医药的本质内容与普遍接受形式相结合,从而接入全球创新网络。

天士力控股集团加澳医疗总经理戴标表示,海外中西医结合医疗服务连锁中心要以主流西医为切入点,就是西医+康复+中医模式,让主流医疗了解中医药,中西医结合才有可能,海外推广中医药才能取得突破。

对于中医药在海外落地以及标准建立等难题,上海中医药大学科技人文研究院代玄烨做了题为《海外中医药教育产业的标准化认证问题》的演讲,他认为,海外中医药教育标准化研究具有复杂性与综合性,核心内容涉及中医药国际化话语权问题。海外中医药教育标准化研究属于区域区划研究,区划研究可以深化研究海外中医药教育标准化的学术体系,既需要个案、局部的研究,也涵盖贯通性的、整体性的研究。

中国中医科学院信息所所长李宗友系统介绍了中医药在国外的立法情况,包括中医人员、中医机构、中成药、植物药、中药保健食品等准入情况。在中医药服务贸易骨干机构(企业)推广经验方面,李宗友认为开展国际医疗服务质量认证,签订国际医疗保险合同,建立海外中医药中心,开展多样化境外办学等合作模式,对促进中医药服务贸易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信息中心高红艳认为,中药国际标准方向应该采取“防御保护—完善药典—法规—药物警戒—国际标准”五步走的战略;继续加强与ISO、WHO合作,合理布局,熟悉国际游戏规则。建立中药标准研究中心,凝聚人才,开展一批中医药国际标准制定项目。

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副秘书长杨宇洋分享了针灸走向世界的经验。他介绍,针灸在世界传播最早,辐射国家最广,也最具代表性。要充分发挥中医针灸易推广优势,积极推动针灸、推拿、按摩等非药物疗法先走出去,从而“以针带药”带动中医药全面走向世界。要加强中医药对外教育与认同,在中医名词术语和基本理论的科学解读方面,做到一致和规范。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院副教授沈云辉分享了海外中草药种植问题及对策研究,他表示,质量是中药材的第一生命力,中药海外发展需要一个全产业链的质量控制,从源头种子开始到药材饮片制剂,最后到成品。中药的海外本土化需要有政府、企业以及科研院所多方合作,建立一些相关的GAP基地,也就是需要产学研结合才能保证其持续性。

宋欣阳认为,目前我国实力较强的中药企业未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贸易公司和小微中药企业参与较多,这种非对称等竞争的结构不改变必然出现进一步丢失国际市场份额的情况。我国部分中药企业已经布局海外中药种植,扩大颗粒剂市场,对中药行业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政府主管部门应继续引导鼓励这种趋势。大型中药企业建立适应国际竞争市场的企业结构,为开拓海外市场做充分准备。

专家学者还就中医药国际合作信息采集、中医药海外种植、海外中西医合作发展模式、中医药国际标准建设、海外中医药文化推广等问题进行了跨学科探讨。(思牧)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www.whjlw.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