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清地名源流考

2020-08-12 14:54:41

字号
武清地域,西汉为泉州,(亦说为汉朝前近海边疆的羁糜州。待考)昔号雍阳,西汉元狩四年(前119),在泉州设盐官。西汉元封五年(前106)立雍奴、泉州二县。(1)因武帝刘彻置十三州,始改泉州为县,又置雍奴县。

搜狗截图20年06月23日1022_4.jpg

【编者按】地名,是分布在历史长河里的时空符号,集聚了丰富的人类智慧,蕴藏了各个时期的历史、地理、人文信息,构成了一种独特的识别、命名和用于交往的文化。地名,在国家治理、社会生活、经济发展、文化传承、国防建设和国际交往等方面广泛发挥着深刻作用,是重要的国家历史与民族文化遗产。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对外开放日益扩大、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快速发展,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迫切需要深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迫切需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内涵,进一步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 为了挖掘公共文化内含的社会价值,中国地名学会联合国家文化软实力传播平台中国文化交流网策划推出【地名中国 · 郡县地名源流考释】专题系列,邀请我国高校、研究机构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地名文化议题展开研讨,刊发相关评论文章,解读地名传承的精神价值与时代内涵,发挥学会社会服务、舆论引导功能和传播平台的作用。传承民族文化,服务未来中华。

作者简介:

彭雪开(1953—),男,湖南攸县人,民政部地名研究所科研基地首席专家、湖南工业大学地名历史文化研究院院长、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郡县地名。


武清地域,西汉为泉州,(亦说为汉朝前近海边疆的羁糜州。待考)昔号雍阳,西汉元狩四年(前119),在泉州设盐官。西汉元封五年(前106)立雍奴、泉州二县。(1)因武帝刘彻置十三州,始改泉州为县,又置雍奴县。

雍阳。应是先秦地域地名。

雍,壅塞、拥有。《豰梁传·僖公九年》:“毋雍泉,毋讫米。”《战国策·秦策五》:“雍塞天下之国,徙两周之疆,而世主不敢交阳侯之塞。”《洪武正韵·董韵》:“雍,与壅同。”(2)

阳,明亮。《周礼·秋官·柞氏》:“夏日至,令刊阳木而火之。”贾公彦疏引《尔雅》:“山南曰阳。”《玉篇·阜部》:“阳,山南水北也。”古人认为“山南水北为阳”。

雍阳得名,与雍奴薮(水泽)有关。因位于雍奴薮之北,故名。得名应在置雍奴县之前。何时得名,当考。

武清区划地名历有雍奴、泉州,泉调、武清之称,皆有历史文化渊源可考。

雍奴,何以为名?奴,奴仆。古文中卢、奴相通。卢,有寄居之义,故后多引申为水流不动。《国语·齐语》:“狄人攻卫,卫人出奴于曹。”《韩非子·说林下》:“丈人曰:‘可,吾方奴陈南门之外。’”(3)

雍奴,古泽薮名,又作邕奴。《太平寰宇记》引《后汉书·郡国志》:“四面有水曰雍,澄而不流曰奴。”(4)《水经注·鲍丘水》:“自是水之南,南极滹沱,西至泉州、雍奴,东极于海,谓之雍奴薮。”(5)后称三角淀,明代时期呈葫芦状,周围约200余里。清时渐趋淤废。

明代徐昌祚《燕山丛录》载:“三角淀云是旧城。阴晦之夕,渔人多见城堞,市里人物填集。”这表明雍奴旧城在三角淀之北的地方,且城中有市,人多拥挤。清乾隆蒋诗《沽河杂咏》:“淀分三角绿于醅,渔弟渔兄扶橹来。记得冥冥疏雨里,似嘘唇气作楼台。渔家谁识旧城时,市里人民宛见之。阴晦若来三角淀,不关唇气也如斯。”这表明清初雍奴旧城,已淹于泽中。

三角淀当是雍奴薮之野泽之一。明代蒋一葵《长安客话》载:“三角淀在武清县南,周回二百里。”有史料载:其时三角淀,一名笥沟,一名苇淀,与西淀(白洋淀)对应,又称东淀,即在今武清县王庆坨镇以南。民国诗人张同书《三角淀》诗:“东淀如斯大,恢恢纳百川。导河洋禹贡,敷土始尧年。风日相吞吐,沧桑几变迁。津沽人似海,此地水为天。”(6)

《汉书·地理志》:“渔阳郡,秦置。莽曰(北顺)[通路]。属幽州……雍奴,泉州,有盐官。莽曰泉调。”(7)这表明西汉元封五年(前106),已置雍奴、泉州二县。前者以雍奴薮泽为名。以前误认为县治三角淀(今王庆坨镇东9公里处),非也。县境大体在今运河以东,渤海湾以北,香河、宝坻县以南地区。

雍奴县治古城,位于何处?

今考位于武清区高村乡兰城村南。

一是有出土文物可考。兰城遗址,东西宽500余米,南北长600米,面积约30万平方米。地面多暴露战国、汉代砖瓦碎片。附近发现数百座中小型砖室墓。1973年,出土东汉雁门太守鲜于璜墓碑一通;四年后天津市考古队发掘此墓。考古专家根据地理位置和地面采集遗物推断:与东汉雍奴县治相当。20世纪80年代,《北京市历史地图集》编绘组成员两次考察后提出:“兰城是西汉雍奴县故城的观点。经该遗址出土文物证实,当为战国末至东汉末古城遗址。”(8)

二是张传玺先生《从鲜于璜籍贯说到西汉雍奴古城》一文认为:史载雍奴故城西迁沽水、北迁鲍丘水间,正是兰城所在;《后汉书·彭宠传》载:雍奴在潞城南百里大致相符;史载雍奴古城在泉州西120里大致相符;兰城有汉代城址,大量汉墓群及在东汉曾在雁门太守的鲜于璜墓碑;兰城遗址发现战国至汉代大量文物……由此推断兰城当为秦末两汉间雍奴县治,历430年左右。(9)

东汉末,雍奴县治,迁今武清县后巷乡大宫城村东侧。因一次海浸,人走城空,故曰大空城,后雅化为“大宫城”。《后汉书·邓寇列传第六》载:汉光武帝建武二年,封颖州太守寇恂为雍奴侯,食邑万户。(10)魏遣张郃、乐进围攻雍奴即此城。考古发现:大宫城遗址,略呈长方形,东西长600米,南北宽500米,面积30万平方米。该城建于战国聚落邑之上,发现时四面城墙局部残断有3米宽,高1米多,城墙夯筑,层厚0.08-0.12米,夯土内有战国陶片、云母红陶釜、泥制灰陶盆、豆、绳纹罐等残片。地处雍奴古城之东,与《水经注》记载吻合。(5)341-342

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废泉州县入雍奴县,县治又迁邱古庄(丘家庄),清《畿辅通志》载为:雍奴故治。今考有大台子古城址,位于今泗村店镇邱古庄村南约400米处,俗称“大台子”。考古发现故城呈正方形,边长约500米,面积25万平方米。城墙夯筑。遗址东50米处有古河道,地表散布较多陶片、筒瓦、板瓦及夹云母红陶釜、陶盆罐残片,采集有四乳四纹铜镜等。

由此推断:邱古庄城为东晋末建成,北魏初为雍奴县及渔阳郡治。当年郡、县又分治,雍奴县治,又迁于邱古庄南五里旧县村,造成双城近在雄峙的局面。北齐初年(约550年左右),渔阳郡治迁至无终县(今蓟县),邱古庄故城废。

清《武清县志·城邑考》:“唐改雍奴为武清,城距白河十七里,在今丘家庄(即邱家庄)南……丘家庄犹称旧县焉。”后历经北朝中后期,隋、唐、五代、宋、元、明初,皆为雍奴、武清县治。

考古发现唐代武清旧县故城址,高于附近地表3米多,呈长方形,南北长900米,东西宽200米,面积18万平方米。20世纪80年代尚存200米残城墙,残高3.5米,夯层厚0.05至0.11米不等。地下文化层厚近2米,遣有唐代青瓷蜿、三彩罐残片,辽代沟纹砖等,以元代遗物居多,有龙泉窑、钓窑、磁州窑等各个窑的瓷片出土;另有明代四口铁钟出土。另有其他文物及天齐庙遗址及文物出土。明初,武清县治,迁于今治约580余年。

泉州。泉,地下出水。《易·蒙》:“山下出泉,蒙。”《荀子·荣辱》:“短绠不可以汲深井之泉。”《说文·泉部》:“泉,水源也。”(2)662州,古文中义与洲同;后多引申为户籍或行政区划单位。《周礼·地官·大司徒》:“五党为州。”郑玄注:“州,二千五百家。”《书·禹贡》:“禹别九州。”《清文献通考·舆地考》:“三代以后,多袭古州之名。”(2)20泉州,实指以水得名的(军、政)区划单位。

泉州得名,约在战国时。

一是《左传·庄公三十年》(前663):“齐人伐山戎。”《国语·齐语》:“赵北伐山戎,刜令支,斩孤竹而南归。”公元前663年,山戎侵燕,燕求助于齐。据《管子·小问》《韩非子·说林上》《史记·齐太公世家》所载:这一年齐桓公亲率齐、燕、无终子三国兵马,全歼山戎部落令支国、孤竹国兵力,斩杀孤竹国君。齐将两山戎国地,划入燕国管辖。

其时是否设州、郡管辖,不得而知。然而,北京市区曾发现战国时兵器铭文“泉州都口。”亦可证,战国时燕国确设置了“泉州都”,“都”即为边境偏远县名。依情形推测,战国时北燕已设泉州县。

二是武清区内发现城上村为汉代古城遗址。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境内发现该古城遗址,建于战国聚落邑之上。古城内采集有西周文物及战国时文物,其中一陶盆残片上有“泉州”二字戳印。这确证在公元3000年前,这儿已被燕国设为“泉州。”是否为州、郡一级行政区划单位,有待进一步考证。但“泉州”之设,当属县或县以上区划单位无疑。

三是《史记·匈奴列传第五十》:“其后燕有贤将秦开,为质于胡,胡甚信之。归而袭破走东胡,东胡却千余里。……燕亦筑长城,自造阳(注:在上谷)至襄平(注:今辽东所理也)。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郡以拒胡。”(11)燕昭王(前311~前279)时期,燕取辽东地,于此境置渔阳郡,郡辖泉州。而其时泉州,在春秋战国时,或为蓟、国军邑,或为县邑,春秋中期燕灭蓟后,尤以县邑可能性最大。

四是燕国郡级之下,设为“道”,“道”即为县级政区。(12)秦王政二十二年(前225),秦置渔阳郡,沿袭燕制。《水经注》云:“鲍丘水,又东经渔阳县故城南,渔阳郡治也。秦始皇二十二年置。”(5)339“渔阳县故城”,当指战国末至秦初燕所置渔阳县治(其时军改县。)《史记·绛侯周勃世家》载:燕王卢绾反,周勃率军平定卢绾后,置“渔阳二十二县。”(11)1649其时“渔阳二十县”,极可能是秦沿袭燕国“都”制而设。由此推断:泉州之名,始于战国燕都(县)制。

五是《水经注》:“鲍丘水又东合泉州渠口,故渎上承滹沱水于泉州县,故以泉州为名。”泉州之名得名于“泉州渠”之说,不知何据。自此后,国史、地志皆言泉州以“泉州渠”为名,谬矣。《三国志·魏书·太祖纪》:“从泃河口凿入潞河,名泉州渠。”战国末至西汉后,应是先有清泉河(清河),次有泉州邑,再有泉州军(县)、泉州渠,后有泉州县。泉州渠因泉州军而得名。泉州政区地名,皆因水名。

泉州古县治位于何处?首驻今武清县黄庄街道办事处城上村。

一是有在战国聚落邑上的古城遗址。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三次文物普查,发现汉代古城遗址:呈正方形,边长500米,面积约25万平方米。古城遗址内发现西周泥质灰陶盆残片、纺轮、蚌刀;发现战国遗物燕国鬲、陶豆、绳纹小口罐、夹云母红陶釜、筒瓦、板瓦、兽纹半瓦当等。其中一陶盆残片上有“泉州”戳印和两块造型生动龙、虎神兽半瓦当。另在今北京市区曾出土兵器“泉州都口”铭文。这表明距今3000年前,这儿应有较大城邑(都邑即县邑)。泉州置县后至东汉末约400余年未迁。至清代仅“遗址尚存”。(13)

二是多本《武清县志》载:“东汉末移泉州县治于三角淀。”《辞海》:“东淀,一名三角淀。在河北省中部霸县和雄县境内。系大清河、中亭河堤间狭长清地潴水而成。冬、青干涸,夏、秋成湖。解放后经改造,富航运、灌溉、水产之利。”(14)清代陈仪《直隶河道事宜》:“东淀一区所以蓄直隶全局之水。”(4)794三角淀蓄水惠民的功效,可见一斑。因三角淀因古称雍奴水,故认为曾是雍奴县治。东汉末,泉州县治,从城上村迁于此城,至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历230余年未迁。

西汉初,于泉州设盐官。汉武帝置十三县,始有雍奴、泉州二县。其二县域大部及县治皆在今武清区境内,且有数城可考,实属罕见。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废泉州县入雍奴县。

唐天宝元年(742),改雍奴县为武清县,县治今泗村店乡旧县村。明初为避水患,迁县治于今城关镇。

武清,何以得名?武,军事、武力。《孙子·行军》:“故令之以文,齐之以武。”《玉篇·止部》:“武,力也。”清,水质纯净。《诗·小雅·四月》:“相彼泉水,载清载浊。”《论衡·龙虚》:“龙食于清,游于清。”《玉篇·水部》:“清,澄也,清也。”

明代郭子章《郡县释名》:“武清县本汉雍奴县,唐改武清、武功廓清之义也。”民国《今县释名》:“武清,汉雍奴、泉州县地,唐天宝初改今名……武清盖因泉河、清河为名。”

武清,当以“武功廓清之义”命名。

一是《旧唐书·玄宗上》:唐玄宗(685-762)李隆基在两次宫庭政变中,夺得帝位后,善用良相,选拔人才,兴修水利,发展生产,社会稳定,史称“开元盛世”。在位后期,骄奢淫逸,重用奸臣,宠信宦官。对外“仍总兵以讨奚、契丹。”兵御吐蕃、突厥。开元十年至十四年(722-726),数次征讨边境叛乱(15)111-126。史载:天宝元年至元和十五年(742-820),凡79年间,唐中央政权与外族入侵及地方藩镇间的战争,接连不断;而外族间部落兼并战争也很少停止。不过,唐王朝对外对内的战争,多取胜!

二是武清在开元、天宝年间,或属幽州节度使,或属范阳节度使,属边境之地,多与外族接壤,驻有重兵,唐玄宗又多用胡人任大将驻守。由于府兵制破坏,京师、中原地区武备空虚,而西北、北方各节度使拥兵自重。武清其时正处于范阳节度使安禄山的统治下。天宝十四年(755)终于引发“安史之乱。”安禄山叛乱平息后,唐王朝由盛转衰。这应是唐王朝改雍奴县为武清县的现实背景。虽然天宝元年改武清县名后,历14年才爆发“安史之乱”,但朝廷对安禄山等拥兵自重的情况,应有所警惕。

三是武清之名,亦与唐天宝元年改州为郡,改刺史为太守,整顿郡、县政区地名有关。唐天宝元年九月“丙寅,改天下县名不稳及重名一百一十处。”“其年,天下郡府三百六十二,县一千五百二十八,乡一万六千八百二十九。”(15)145关于这次整顿郡、县名,《清类天文分野之书》:“唐天宝元年改全国重复及不稳定县名110处,雍奴属不稳定县名之列,更名武清。”

四是唐王朝重用边镇潘将安禄山,也有“武力廓清”两番之义。开元二十九年(741)秋七月,突厥登利可汗死。北州刺史王斛斯为幽州节度使;幽州节度副使安禄山为营州刺史,充平卢军节度副使,手握重兵。“押两番、渤海、黑水四府经略使。”(15)143唐王朝企愿安禄山,能以武功廓清“两番”等地,使边境安宁。不料安禄山却明媚朝廷,暗中谋叛。武清改名,却反讽于朝廷。

唐天宝元年(742),武清置县后,属范阳郡,县名不改,县域略调。唐乾元后属幽州;辽属析津府;金属大兴府。元属漷州;明属通州;清属顺天府。民国2年(1914),属京兆地方;民国17年(1928),属河北省。共和国成立后,1972年划属天津市,2000年,撤区设为武清区。

境内平原宽广,气候适宜,水系发达。交通便捷。盛产小麦、玉米等农产品,工业渐兴。名胜古迹有泉州古城遗址,杨村清真寺、漕运遗址、杨村小世界等。(4)1694 

参考文献:

(1) 武清县志[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19-7.

(2) 汉语大字典[M].武汉、成都:湖北辞书出版社、四川辞书出版社,1997:123.

(3) 古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007-1008.

(4) 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M].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3095.

(5) (北魏)郦道元著,陈桥驿校证.水经注校证[M].北京:中华书局,2011:344.

(6)杨仲达:津门“杂事诗”之闲话[EB//OL]http://www.goxie.com/adidas/转peacs)

(7)(汉)班固撰.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9:1299.

(8) 纪烈敏.天津市武清县兰城遗址的钻探与试掘[j]考古,2005:(9)35-50.

(9) 张传玺.从鲜于璜籍贯说到两汉雍奴故城[j]环境变迁,1984:创刊号.

(10) (宋)范晔撰.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9:344.

(11)(西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99:2209.

(12) 彭雪开.昌平地名源流考[j]民政部地名研究所科研基地、湖南工业大学地名历史文化研究院内部文稿。2019:04-20-27.

(13) 王毅.古城史韵[EB//OL][2018-03-02]http:www.tjwqlib.cn

(14) 辞海(缩印本)[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48.

(15)(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9:111-129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www.whjlw.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关键词: 武清 地名 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