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陵地名考释

作者:彭雪开

2020-09-20 14:12

字号
茶陵古名荼陵、茶陵。以山陵山谷间产荼(茶)而得名。置县后两汉期间,得名荼陵县。新莽时改称声乡县。东汉建武元年(25),又复荼陵县名。东汉未三国初,改称茶陵县。唐圣历元年(698)复县后,县治从“茶王城”迁入今址。

【编者按】地名,是分布在历史长河里的时空符号,集聚了丰富的人类智慧,蕴藏了各个时期的历史、地理、人文信息,构成了一种独特的识别、命名和用于交往的文化。地名,在国家治理、社会生活、经济发展、文化传承、国防建设和国际交往等方面广泛发挥着深刻作用,是重要的国家历史与民族文化遗产。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对外开放日益扩大、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快速发展,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迫切需要深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迫切需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内涵,进一步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 为了挖掘公共文化内含的社会价值,中国地名学会联合国家文化软实力传播平台中国文化交流网策划推出【地名中国 · 郡县地名源流考释】专题系列,邀请我国高校、研究机构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地名文化议题展开研讨,刊发相关评论文章,解读地名传承的精神价值与时代内涵,发挥学会社会服务、舆论引导功能和传播平台的作用。传承民族文化,服务未来中华。

作者简介:

彭雪开(1953—),男,湖南攸县人,民政部地名研究所科研基地首席专家、湖南工业大学地名历史文化研究院院长、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郡县地名。


荼陵,为茶陵古名。上古属荆州地域。是否得名,实不可考。《尚书》列“九州”,始有荆州之名。但其时荆州,是以自然地理实体为界限的区域地名,并非区划地名。称之为“荆”。《释名》:“取名于荆山也。”

荼,《说文》:“荼,苦荼也。”源于《诗经·邶风》(1)《诗经·幽风》。(2)荼字,在古文中,历有苦荼、苦菜、茅草等之类的释义。注家常将《诗经》中的“荼”,释为“苦菜”或茅草。苦菜,在古文中指杂草或秽草。如将《诗经·邶风·谷风》:“谁谓荼苦,其甘如荠”中的“荼”,释为杂草之意,这是说不通的。这里的“荼”,应是指苦荼。

苦荼为何物?《尔雅·释木》:“槚,苦荼。”晋·郭璞注:“树小如栀子,冬生叶,可煮作羹饮。今呼早采者为荼,晚取者为茗,一名荈,蜀人名之苦荼。”郝懿行义疏:“今茶字古作荼……。”由此得之,

槚、苦荼、荼、茗、荈,都是指茶的意思,是茶的不同名称而已。槚,《说文》:“槚,楸也。”《尔雅·释木》中,第一次将“槚”,假借为“苦荼”,这是为何?原来它的读音,在当时与民间“荼”的读音cha近似,假借它的音符,寄托茶义,又用“苦荼(cha)”两字直训,即用同义词解释“槚”,就是“苦荼”。

周靖民先生认为,古代字少,到战国秦汉时,“荼”字已被假借,引伸有10多种释义、8种读音,其中读茶、邪、蔡、阇等音,都是近似的。这时四川产茶,民间呼之为cha,但没有造出这个字。于是假借已读茶音的“荼”字,作音符寄托茶义。但“荼”字的本音徒(tu),本意苦菜,仍沿用,而且是主体。传到中古以后,一般只知读“徒”音,反而不知它代表茶义的读音(cha)。(3)

陵,《说文》:“陵,大阜也。”《尔雅·释地》:“大阜曰陵。”原指大土山。后又多引伸为山、陵、丘、冈等。现在泛指土山。(4)源出、《诗经·陈》(5)《诗经·小雅》(6)《诗经·大雅》(7)等篇。亦指坟墓。《广雅·释邱》:“陵,冢也。”有时也引为封建帝王的坟墓为“陵”。

地名,是随着人们聚居、生产、生活、交往,而发生的必然现象。以地得名,以名辩地,“名从实地、实物、实事、实人”等,是地名命名的一般规律。荼陵得名,亦不例外。最早应是一个聚落地名,以后才逐渐演变为地域地名,最后才形成区划地名。很有可能约在春秋初中期,现在茶陵县境内,有一大的聚落,因它附近有一高大山脉,大土山上遍生苦荼,故得名荼陵。后演变为地域地名。

荼陵,何时形成区划地名,因史料缺乏,难以稽考。但也非无迹可寻。中国置县,清赵翼说:“置县本自周,盖系王畿千里内之制。”(8)县字,原作寰。亦作悬。《谷梁传》:“寰内诸侯,非有天子之命,不得出会诸侯。”范宁注:“‘寰’即古‘县’字。”周王畿内置县,源于何时?《左传·僖公二十五年》记:当时(公元前635年),晋文公勤王有功,天子赐与原、温等县。这说明在此之前,已置县。

楚国,在春秋初己置县。《左传·庄公十八年》追记:“初楚武王克权,使缗尹之。”即楚武王熊通灭权国置权县。(9)至于郡之置,当在春秋中期以后。最早见于《国语·晋语二》:“公子夷吾出见使者曰:‘……君实有郡县。’”此事发生在公子夷(晋惠公)即位的第一年,即公元前650年。晋定公十九年(公元前493年),赵简子(鞅)率师伐郑,在誓辞中说:“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10)说明这一时期,县的地位比郡高。

春秋中期,楚庄王(公元前613~591)大败晋国,成为春秋五霸中强国后,才逐步向东向南,拓展国土。史载楚国开拓南疆,每灭一侯国,必置郡县。其时置郡,因面积较大,地处边远,地广人稀,其地位反而比县低,造成了郡小于县的局面。至战国中后期,这一局面才改变,形成郡辖数县的格局。战国时,楚国置县已普及。《史记·张仪列传》:秦国为了赎回张仪,愿“将以上庸之地六县赂楚。”《史记·春申君列传》:“考烈王元年(公元前262年),以黄歇为相,封为春申君,赐淮北地十二县。”可见战国后期,楚国置县,已相当广泛密集。

荼陵,古属荆楚,历为楚国咽喉之地。战国中后期,是否在此境内置县,史无载。但其时置县,也非不可能。从现株洲市辖五县、市,春秋、战国时期地下文物古遗址看,(11)春秋初期,今湖南境内,多属古扬越势力范围。春秋中期以后,楚文化才逐步在湖南一带,占住统治地位。但古扬越文化,亦占相当大的势力。到春秋末,古扬越文化才退出湖南境地。荼陵得名,应与楚文化密切相关。

1986年于今茶陵县秩堂乡小塘村,发掘了小塘古城遗址,据文物专家初步认定,系战国初军事城池遗址。有关史料记:战国末,楚国以吴起(?~前381)为相,变法图强。结果变法一年多,就南收百越,北并陈、蔡,咸震秦晋。约在这一时期,楚国经略湘江流域取胜后,在今茶陵秩堂乡吴楚要津,在原军事城池的基础上,再筑牢军事城堡,以实施“南并蛮越”的目的。但吴起为相一年多,楚掉王一死,就遭楚国王公贵族的报复,乱箭而亡。从此,楚国难以越过今茶陵地域,经略吴国扬越之地。

小塘古城遗址内,除出土楚国软陶类陶器文化器物外,还出土了汉代小方格纹陶罐、陶片等。这说明汉代城内,仍有人聚居生活。这一战国时期楚国军事城堡,是否是荼陵置县时的县治驻地,有待考证。不过,根据当时强楚开拓南疆,尽取其地后,建郡置县的惯例,有可能为楚国立县的县治。

荼陵,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已置县。

其一、《汉书·卷二十八·地理志第八下》:“长沙国,秦郡,高帝五年为国,莽曰填蛮(镇蛮),属荆州……”县十三:临湘、罗、连道、益阳、下隽,攸、酃、烝阳、湘南、昭陵、荼陵、容陵、安成。《后汉书·志第二十二·郡国四》:“长沙郡,秦置。洛阳南二千八百里,十三城……。临湘、攸、荼陵、安城、酃、湘南、连道、昭陵、益阳、下隽、罗、醴陵、容陵。”以上《汉书》《后汉书》都明载:秦代已置长沙郡,郡辖县,其时已设荼陵县。

其二、地方志有载。清嘉庆《茶陵·州志·沿革表》“秦置守令,汉袭余风。”民国《湖南地理志要·茶陵县》亦载:“秦时置守令,汉属湘东郡” 。共和国《茶陵县志·沿革》:“茶陵,古称茶乡。春秋战国时期属楚地。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11年),属长沙郡。”这里的“茶陵”应为“荼陵”。说明这一年,今茶陵县已设置为荼陵县。

其三、20世纪50年代,长沙魏家堆第十九号墓出土一方石章,为“荼陵”石印,呈长方形,规格为2.5cm×1.8cm×1.9cm,鼻钮,为滑石材质雕刻,印面装饰感较强。据专家推测,该墓主应是荼陵地方官。这是我国第一方与荼(茶叶)有关的古印。地下考古文物,也印证了秦汉时,已设置荼陵县。

其四、宋·魏了翁《邛州先茶记》:茶之始,其字为荼。如《春秋》书齐荼,《汉志》书荼陵之类……。”《史记·高祖功臣侯年表》:“朱濞以都尉击籍、荼。”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置长沙国。西汉元朔四年(公元前125年),封长沙定王子刘欣为荼陵侯。两宋之交的王观国《学林新编》:西汉“古之封爵,多取县名。”这也明证今茶陵县,秦时已称荼陵县名。

秦置荼陵县,首属苍梧郡。因苍梧郡攸县利乡反秦,撤攸县为乡,属阴山县。后因管理不便,湘东部分县地划属洞庭郡,郡治长沙(青阳)。楚人反秦,秦屠毁长沙城,撒洞庭郡入黔中郡,又因郡域过大,不便管理,旋分黔中郡“沙乡之地”为长沙郡。又复置洞庭郡,郡治今湖南常德市区。

《华阳国志·蜀志》记:秦昭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80年),秦司马错率军攻楚,占领楚国的黔中郡(楚威王时置)后,复置黔中郡。事实上长沙郡的设置,是将当时秦设置的黔中郡的东南部,名为“湘川”的大块地域划出,设置长沙郡。(12)宋《历代地理指掌图》记载:这一地域包括古代的岳、潭、衡、郴、连、邵、永、道、桂阳等州,即今之岳阳、长沙、衡阳、湘潭、株洲、邵阳、娄底、郴州、永州等九市,以及广东的连县等地。郡治驻临湘,即今长沙市。

2003年,在湖南龙山县出土《里耶秦简》,有“洞庭郡”、“苍梧郡”记载。证实《后汉书·南蛮西夷列传第七十六》:“吴起相悼王,南并蛮越,遂有洞庭、苍梧”记载正确。秦袭楚制,也置洞庭郡、苍梧郡、黔中郡,添置长沙郡。管辖楚南广大地域。

荼陵,又名声乡。声乡之名,源于《汉书·卷二十八·地理志第八下》:“长沙国,秦郡,高帝五年为国,莽曰填蛮(镇蛮),属荆州……昭陵、荼陵。泥水西入湘,行七百里。莽曰声乡。”显然,王莽改制时,将荼陵县,改为“声乡”县了。

公元8年,王莽篡权称帝,国号“新”。“新”朝存16年。《汉书·王莽传中》记:王莽改制,多从更改郡县地名开始,“岁复变更,一郡至五易名,而复还其故”。

王莽乱改郡、县地名:一是把原地名,改成带有“亭”字的地名。如改柴桑(今江西九江市)为“九江亭”等。“郡县以亭为名者三百六十,以应符命也。”(13)所谓“符命”,即为“天命”,意为他做皇帝是天命,并非篡位。二是把原地名,改为带有治、安、宁、平、顺等字的地名,以求吉顺。这类改名,见之于记载有108例。三是取吉祥之名。其中以美、信、睦、昌字,用得最多。如将南昌改为宜善。这类改名有59例。四是用同义、同音字改地名。如改江陵为江陆。这类改名有40例。五是用反义字改地名,如改稒阳为固阴,改无锡为有锡。这类改名纯为文字游戏。六是使用对少数民族歧视、侮辱性的字眼。如改长沙郡为填(镇)蛮郡,广平县为平虏县。这类改郡名10例,县名26个。严重地影响了当时的民族团结。(14)

共和国1993年《茶陵县志》记:王莽“新”朝元年(9年)改长沙郡为填(镇)蛮郡,“茶(应为荼)陵县改名声乡”。(15)改荼陵县为声乡县。王莽不顾地名命名的规律,乱改地名,使“吏民不能记”,结果乱象从生,以致于他本人下诏书时,凡碰到地名时,都要说明这个地名原来叫什么。(16)

“声”,《说文》:“声,音也。”后引伸十几种意思,但大体皆与声音相关。“乡”,《周礼·地官·大司徒》:“五州为乡,使之相宾。”是指古代地方行政单位,所辖区域,历代不同。后有多种释义,但其本义一直作为一级行政单位使用。汉代县以下皆设乡。“十亭一乡”(17)“声乡”,究竟何指,至今难考。

公元23年,绿林、赤眉起义,推翻了“新”朝,王莽被杀。之后,东汉王朝建立,又恢复西汉郡、县制,东汉建武六年(30),声乡县又恢复荼陵县名。

茶陵。茶陵之“茶”,即茶树,植物名,山茶科,常绿灌木,亦见乔木。有野生、栽培树种。叶含咖啡碱、茶碱、鞣酸、挥发油等,有兴奋大脑和心脏的作用,除充作饮料外,也可为制茶碱、咖啡碱之原料。根可药用。(18)民间俗称茶叶。

茶,古名较多,见诸于史籍者,有檟、荼、桡、梗、蔎、茶、茗、荈,又有苦荼、葭萌、椒酱、荈诧等名称。茶学界普通认为,茶发乎于神农氏。秦汉时《神农本草经》:“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史记·三皇本纪》:“神农以赭鞭鞭草木,始尝百草,始有医药。”

大约至周代,茶,已逐步由药用转为饮料了,至战国中期,巴蜀一带,有“茗饮”之事。顾炎武《日知录》:“檟之苦荼,不见于《诗》、《礼》。而王褒《僮约》云:‘武都(阳)买荼’;张载《登成都白菟楼诗》云:‘芳荼冠六清’;孙楚诗云:‘薑桂荼荈出蜀’;……是知秦人取蜀之后,始有茗饮之事。”文中“檟之苦荼,不见于《诗》、《礼》。”这不是事实,相反《诗经》、《周礼》中都有记载。但他说的“秦人取蜀之后,始有茗饮(即茶饮)之事。”还是大体符合实情的。

秦人取蜀,是秦惠文王九年(公元前316年)。由此推算,“茗饮”之事,始于战国中期巴蜀国。事实上,秦取巴蜀之前很长时间,“茗饮”之事,已在巴蜀之间流行。秦取巴蜀,置蜀郡后,“茗饮”已大行其事。《华阳国志·蜀志》载:“蜀王别封其弟葭萌于汉中,号苴侯,蜀郡名。萌音芒,方言蜀人谓茶曰葭萌,盖以茶氏郡也。”后汉时广汉郡有葭萌县(今四川广元市西南),以姓为地名。(19)这说明其时,“茗饮”大行其道,葭萌(荼)已成了蜀国王室崇拜之物了。先秦时楚国人以“荼”封县号,荼陵县成为中国第一个以茶为名的县。蜀国以“葭萌”封郡号,就成中国第一个以“茶氏”为名的郡。

茶字,源于何时何典?。唐陆羽《茶经》:“其字,或从草,或从木,或从草木并。从草,当作‘茶’,其字出《开元文字音义》。”南宋魏了翁“唯自陆羽《茶经》、卢仝《茶歌》、赵赞‘茶禁’以后,则遂易荼为茶。”清代郝懿行(1755~1823)《义疏》:“今‘茶’字古作‘荼’……至唐陆羽著《茶经》,始减一画作‘茶’”。共和国《辞源》:“《说文》作‘荼’,即古‘茶’字。唐以后者作‘茶’”。(20)

以上说“茶”字,源于唐代,值得商榷。

茶字,最早见于《华阳国志·巴志》:“周武王既克殷,以其宗姬于巴,爵之以子。……鱼盐铜铁、丹漆茶蜜……皆纳贡之。”东晋·常璩(生卒年不祥),史载他家祖居蜀郡江原(今四川崇庆),对蜀事见闻亲切,述蜀史较祥。这一关于‘茶’字的记载,应是可信的。不过后人较辑时,‘茶’有时又作为‘荼’。汉末著名医学家张仲景(生卒年不祥)《伤寒杂病论》:“茶治便浓血甚效。”《三国志·吴·韦曜传》记吴史官韦曜不善饮酒,吴主孙皓餐宴,无不竞日,韦曜饮酒不过二升:“常为裁减,或密赐茶荈以当酒,至于宠衰,更见偪强,辄以为罪。”(21)由此得知,‘茶’字,至少应源于汉末三国初,并非唐以后才将“荼”减一画,改作‘茶’。

荼陵,作为县一级区域,何时改称茶陵?

《三国志·卷六十》:“建安二十年(215年),(孙权)督孙茂等十将从取长沙三郡。又安成、攸、永新、茶陵四县吏共入阴山城(作者注:阴山县城,在今攸县鸭塘铺乡阴山港村)。合众拒岱(吕岱),岱攻围,即降,三郡克定。权(孙权)留岱镇长沙。”(22)东汉建安二十年,即公元215年。由此得知,荼陵县改称为茶陵县,应在公元215年之前,即在东汉末年三国争雄之际。这是国史中最早出现茶陵县名的唯一记载。具体何年当考。

至此后,国史、地志等史籍,都载“茶陵”之地名。《晋太康地志》:“茶陵子相,汉旧县,属长沙……阴山乃是汉旧县,而属桂阳。吴湘东郡有此阴山县,疑是吴所立。”《晋书·卷一十五·地理下》:“湘东郡吴立,故属长沙。统县七,户一万九千五百。”有酃(作者注:当时位在今衡阳市区)、茶陵、临蒸、等县。至此后,荼陵县名,不见于史籍。

纵上所述,今茶陵县,原名荼陵县,至少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11年)始立县,以县治附近陵谷间产苦荼(茶)而得名。亦或早在战国中期以后楚国开拓南疆时,已置荼陵县而得名。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置长沙国,荼陵县尽归其地,仍名荼陵县。西汉元朔四年(公元前125年),封长沙定王子刘欣为荼陵侯,为侯国,筑荼王城,在今茶陵县火田乡莲溪村。荼陵侯国为其食邑。荼王城,亦为侯国治驻地。(23)

西汉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刘欣之子刘阳死,无后,废荼陵侯国,又复名荼陵县。东汉末,王莽“新”朝元年(9),改荼陵县为声乡县。东汉建武元年(25),刘秀政权又复名荼陵县。东汉建安二十年(215年),三国吴孙权改取长沙三郡,设长沙郡,改荼陵县为茶陵县,“茶陵”始得其名。自此后,茶陵县几经撤并,未改其名。唐迁县治于今县城。(24)荼陵县名,不复存在。

茶陵由荼陵改名之后,探索茶陵地名由来,史书不绝,今有四说。一说茶陵“因南临茶山,县以为名。”(25)二说《路史》记:炎帝“崩葬长沙茶乡之尾,是曰茶陵”。三说共和国《茶陵县志·总述》:“茶陵,因地居‘茶山之阴’,炎帝神农氏崩葬于境内而得名。”四说共和国《湖南地志》:“茶陵,因中华民族始祖炎帝神农氏‘崩葬于茶乡之尾’而得名。”以上四说之中,何者为准,至今颇有争议。

我认为第一种说法,比较接近史实。成书于唐元和八年(813年)的《元和郡县志》谓茶陵“因南临茶山,县以为名。”很可能是引于唐·建中元年(780年)《茶陵·图经》:“茶陵者,所谓陵谷,生茶名焉。”说到茶陵之得名,前者是确指,后者是泛称。由此之故,明嘉靖《茶陵州志》云:“以地居茶山之阴,故曰茶。”明《名胜志》也云:“史记(非《史记》)炎帝葬于茶山之野。茶山,即景阳山,以林(作者注:为“陵”之误写)谷间多生茶茗,故名。”清嘉庆《茶陵州志》:“景阳山在州东,接江西吉安永新县界,一名茶山。”即在今茶陵县秩堂乡东首、小田乡小田、东坑、大和诸村境内。清同治《茶陵州志》:“以地居茶山之阴,故曰茶陵。”这就充分说明,茶陵是因茶山而得名。

当然,这一说法也不完全准确。因为东汉建安二十年(215年)之前,“茶陵”县为“荼陵”县。虽然“荼”为“苦荼”,“苦荼”即为“茶”,字义是相同的,后“荼”读作tu,“茶”读作cha,读音不同而已。

然而,任何地名有“四要素”之说。即任何地名,有“读音、字形(汉字拼写)、字义、指位”四要素。“荼”与“茶”义同音不同。因此读写上还是有区别的。再说在先秦时,“荼”字古字,有多种读写法,槚、荼、桡、梗、茗、荈、葭、椒等都泛指为茶。总不能将其中一字,都作茶陵县名。从这一意义上说,“荼陵”、“茶陵”,至少在汉字读音与拼写上,是有区别的。

因此,考察“荼陵”县名由来,应是“南临荼山,县以为名。”这荼山,即唐代指称的“茶山”,也即现在指称的景阳山;考察“茶陵”县名由来,应以唐《茶陵图经》唯是。

第二种说法,即《路史》之说,是缺乏依据的。《路史》为宋·罗泌撰,历来不为史家所重。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皇古之事,本为茫昧。泌(罗泌)多采纬书,已不足据。”原因是此书中“纪三皇至夏桀之事,依据纬书及道书,多不经之谈,喜出新意,好用僻辞古语。”这说得有些刻薄。但记载多失史实,倒是真的。如明·郭子章《郡县释名·湖广卷上》:“枣阳县,……一本汉蔡阳县地,隋改枣阳县,以枣阳村名之。《路史》枣作棘。予过枣阳,遍地种枣。”郭子章亲历以证《路史》之误。

不过,《路史》说到茶陵时,也不完全出错。《路史》:“炎帝神农氏都于陈,盖宇长沙,是为长沙(湖南),崩葬长沙茶乡之尾,是曰茶陵,所谓天子墓者。”在这里“是为长沙”,是引用晋·皇甫谧《帝王世纪》记炎帝神农氏“在位一百二十年而崩,葬长沙。”葬长沙何处,并未言及。《路史》则明确指出“崩葬茶乡之尾”,这是对的。但由此得出“是曰茶陵,所谓天子墓者。”则是大错。因为在这里,《路史》的作者,显然将“茶陵”之“陵”,作为皇陵之“陵”看待。这种不顾先前史籍考证、确载之说,乱下结论。难怪史籍称作者“喜出新意”,不为枉。

“陵”,古文中有多种释义,其中也可释为坟墓。春秋《国语·齐语》:“参其国而任其鄙,定名之居,成民之事,陵为之终。”韦昭注:“以为葬地。”《论语》、《孟子》中,也有此类记载。张衡《西京赋》:“若历世而长存,何遽营乎陵墓。”后多指封建帝王的陵墓。《吕氏春秋·安葬篇》《七国考》《山海经》等史籍中,已有“墓设陵园”的记载。《水经注·渭水》:“秦名天子冢曰山,汉曰陵。”

事实上,远在战国时,各国国君,都把自己的坟墓造得象山陵一样,故叫国君的坟墓为“陵”。已发掘的河北平山中山王墓。1号墓的封土东西宽92米,南北长110米,高约15米,自下而上有三级台阶。(26)显然这是后人称为“陵墓”的形制了。降为秦汉,积土成山,依山为陵,成了帝王一生之大事。秦始皇陵墓最为突出。

在封建专制时代,尽管皇陵显赫,然而清代之前,没有一个县是因皇陵而命名。《学林新编·扬》:“古人建立州县,或由山名,或因水名,或因事迹而为之名。非此三者,而以意创立,则取美名。”为什么?《学林新编·名讳》:“夏商无所讳,讳自周始,然而不酷讳也……,秦汉以来始酷讳矣。”东汉应劭注《汉书》,涉及到“避讳地名”,就有东郡寿良县,应劭注:“世祖叔父名良,故曰寿良”(世祖指光武帝刘秀);河内郡隆虑县,应劭注:“避殇帝名,改曰林虑也。”秦汉酷讳地名,由此可见一班,谁还敢以皇陵名县。

辛亥革命后,帝制推翻,民国始立,西风东渐,地名命名也无避忌。民国33年(1944)4月,因轩辕黄帝陵寝所在,逐将汉为翟道县,后秦设置的中部县,改名为黄陵县。共和国1994年,因炎帝陵寝所在,逐将南宋嘉定四年(1211)设置的酃县,改为炎陵县。这都是为纪念中华民族始祖的义举,深得中华儿女的拥戴。全国除此两例外,无见它例。何谓《路史》炎帝神农氏“崩葬茶乡之尾,是曰茶陵”之说。

以我观之,茶陵地名由来,实为两说。其一是因荼(茶)山而得县名;其二是因茶乡炎帝陵而得名。其余皆源于这两说。前者是对的,后者是缺乏依据的,纯是“另立新意。”以至共和国所著的国史、地志,无不受其影响。共和国《茶陵县志》采以上“两说”,谓之第三种说法,貌似公允,实际上是将简单历史问题复杂化。

近十几年因旅游业大兴,各地纷纷从历史名胜、历史文化等资源中,寻找最有价值的资源,助推经济社会发展。这本是件大好事。但有的置史实史料于不顾,任意曲解,造成不良社会影响。更有甚者,一些地志竞将《路史》无据之说,作为茶陵得名的依据。这所谓第四种说法,是不可取的。

茶乡。应是茶陵地域之雅称,非县名因茶陵(荼陵)历产茶,因荼(茶)山得名,故雅称茶乡。《路史》称茶陵为茶乡,是有贡献的。至此,茶乡,成了茶陵的代名词。这也是迄今为止,“以茶名县”的唯一一个县。但就产茶的规模与质量上说,远逊于今湖南安化、新化等县。如何样使茶乡名实相符,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好在这几年茶陵县领导及有识之士,已看到了这一点,正在采取措施,改变这一状况。

  彭雪开于湖南工业大学芙蓉居,2012年2月初稿,2020年8月初略改。


参考文献:

(1)、(2)诗经译注,第61页,第268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3)中国茶酒辞典,第565页,湖南出版社,1992年。

(4)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834页。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语文出版社,2004年。

(5)、(6)、(7)诗经译注,第236页、第299页、第548页。上海古籍

出版社,1985年。

(8)赵翼:陔余丛考·卷一六·郡县。

(9)左传·庄公十八年。

(10)左传·哀公二年。

(11)株洲文物名胜志,第159~173页。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年。

(12)湖湘文化古今谈,第142页。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

(13)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中。

(14)中国地名学源流,第35页。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

(15)茶陵县志,第6页。中国文史出版社,1993年。

(16)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中。

(17)《汉书·百公卿表上》。

(18)辞海(缩印本),第579页,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

(19)宋·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十六。

(20)辞源·第四册,第2651页。商务印书馆,1986年。

(21)、(22)三国志·卷六十五、卷六十,第1462页、第1384页,中华书局,1959年。

(23)史记·卷二十一,第1096页。中华书局出版社,1959年。

(24)湖南省地名辞典,第63页。商务印书馆,1992年。

(25)唐·元和郡县志。

(26)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第367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4年。

责任编辑:嘉木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中国文化交流网 www.whjlw.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关键词: 茶陵 地名 考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