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地名源流考

2020-08-04 13:16:16

字号
今湖南省株洲市,古名槠洲,又称建宁。上古属三苗辖地,后为方国、郡、县所辖。西汉属长沙国湘南县。东汉建安二十年(215)七月前,三国吴在今株洲市部分地域,置建宁县,县治槠洲(今株洲市区)。

搜狗截图20年06月23日1022_4.jpg

【编者按】地名,是分布在历史长河里的时空符号,集聚了丰富的人类智慧,蕴藏了各个时期的历史、地理、人文信息,构成了一种独特的识别、命名和用于交往的文化。地名,在国家治理、社会生活、经济发展、文化传承、国防建设和国际交往等方面广泛发挥着深刻作用,是重要的国家历史与民族文化遗产。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对外开放日益扩大、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快速发展,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迫切需要深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迫切需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内涵,进一步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 为了挖掘公共文化内含的社会价值,中国地名学会联合国家文化软实力传播平台中国文化交流网策划推出【地名中国 · 郡县地名源流考释】专题系列,邀请我国高校、研究机构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地名文化议题展开研讨,刊发相关评论文章,解读地名传承的精神价值与时代内涵,发挥学会社会服务、舆论引导功能和传播平台的作用。传承民族文化,服务未来中华。

作者简介:

彭雪开(1953—),男,湖南攸县人,民政部地名研究所科研基地首席专家、湖南工业大学地名历史文化研究院院长、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郡县地名。


株洲,古名槠洲,又偶名朱洲。[1]

槠,木名,学名青椆,名苦槠,俗称栗珠子树,常绿乔木,实为坚果,味略苦。木质坚硬有弹力,可作家具、枕木、车轴、榨油之材。[2] 《山海经·中山经》:“又东南二百里曰前山,其木槠多柏。”《集韵·鱼韵》:“槠,木名,似柃,叶冬不落。”《本草纲目》中亦有详载:“时珍曰:槠子处处山谷有之,其木大者数抱,高二三丈,叶长大如栗,叶稍尖而厚坚光泽,锯齿峭利,凌冬不凋……结实大如槲子。”由此可知,槠木实为人类最早认识并利用的植物。

洲,古文中多指河流中由沙石、泥土淤积的陆地;后引伸为一块大陆及附近岛屿的总称。《诗经·周南·关睢》:“关关睢鸠,在河之洲。”《尔雅·释水》:“水中可居者曰洲。”《说文》作“州”:“州,水中可居曰州。”示意州是水环绕中的陆地。

株洲这块地域内,古时岗地纵横,溪河遍布,地濒湘江多沙洲,故以地形、植物命名为槠洲。

地名,自古有之,是人们对自然地理实体和人文地理实体的特有指称。中国有文字可辩的地名,源于殷商甲骨文。战国时《禹贡》中,第一次出现了以山、水命名的地名。以后《史记》《汉书·地理志》等典籍中,多录政区山水命名的地名;以地形地物命名的地名,亦已出现。《尔雅》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著作,成书于东汉永康年间,释地、丘、山、洲、水之名。两晋以后至南北朝地名学著作中,如《博物记》《吴录地理志》《尔雅注》《华阳国志》《宜都山川记》《襄阳记》《湘中记》《广州记》《荆州记》等专著中,地名绝大部分都以山、水、人物、方位、行政治所、民族为名,以物产命名的也有。直到郦道元《水经注》,人文地理实体的名称,才大量涌现,仅《水经注》中解释地名渊源1052处,其中人文地理类的约有724个。以动植物命名的地名,分别占19个为33个。

槠洲得名于何时,至今难以稽考。不过,约在距今七八千年前,槠洲地域内,现发掘东有烟墩冲(今株洲市荷塘区)新石器时代遗址,南距株洲市区6公里的白关(今芦淞区县白关镇),有商代银子园村落遗址。[3]上古时代,槠洲地域属古三苗之南境,多受古扬越文化影响;春秋战国时,多受楚文化影响。

据此可以确定,今株洲市区,商代以前就散居古人类村落。古代这一带,岗峦、溪谷、河流遍布,依山傍水,森林茂密,可渔可猎可耕,最适宜人类居住。据地名命名的规律推测,约在《尔雅》成书之后的东汉永康至建宁年间(167——172),这儿就形成以地形地物命名的村落名——槠洲。

不过,其时的槠洲,作为较大聚落,并非大驿通衢,亦非县治州治,槠洲聚落地名,多口传地名,亦或有民间书写地名。直到槠洲成为三国吴建宁县治,才有可能为官方文献书写。清光绪《湘潭县志》,共和国《南区区志》确记建宁县县治,设在槠洲。如清光绪《湘潭县志·山水》记:“西南流迳株洲而入于湘……地为建宁故城,吴侯孙权所立,以防蜀湘南之渡”。但至今无其它古文献印证。然而实有可能。

槠洲之名,见诸于文字最早记载的,为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朱熹。有关史料记:南宋乾道二年(1166),朱熹与岳麓书院主持张栻,在岳麓书院进行著名的“朱张会”讲学后,同游南岳,一路以诗酒酬答应和,朱熹事后在《南岳游山后记略》中有“丙戍至槠洲”的记载。南宋丙戍年,即南宋乾道二年。南宋乾道九年(1173),著名诗人范成大,出任广西静江知府,赴任时途经今株洲境内,写有《题醴陵驿》诗,其中有云“槠洲何日到,鼓枻上沧浪”句,并作《槠洲道中》诗。南宋开禧元年(1205),湖广总领权宣抚使项世安,过今株洲境,写有《槠洲路口小雨》诗。南宋嘉定元年(1208),荆湖南路、荆湖北路(今湖南境)官方绘制的地图册上,已明确标注:“槠洲市”。 [4]这说明其时槠洲,已成为湘江边上一重镇,而知名郡县,通名全国了。

南宋绍定年间(1228-1233),江湖派诗人戴复古(1167-?今浙江黄岩市人),浪迹槠洲,作诗《九日槠洲舟中》:“几年重九客他州,少泊槠田古渡头。人问饮中言我乐,谁知笑里是吾愁。黄华可忍抛三经,白发犹堪奈几秋。今日登高无所处,一樽携上枕江楼。”诗中“槠田”,即为“株田”。1995年《湘潭县志》、旧《醴陵县志》皆有“株田铺”记载。经我实地考查,明清时,株田铺为醴陵县经白关、荷塘铺通往长沙的必经之道,亦为湘潭县通往醴陵重要递铺。1950年仍属湘潭县株洲镇,有株田铺老街,即今株洲市芦淞区龙泉街道办事处龙泉居委会。

南宋咸淳九年(1273),文天祥任湖南提刑,居槠洲市区达半年之久。次年2月,奉旨赴江西抗击元军。其好友徐畋,从长沙赴槠洲送行,文天祥有《咸淳甲戍第二朔予道槠洲笔畋方谏自长沙来》诗:“君为湘水燕,我作衡阳雁。雁去燕方留,白云迷草岸。”[5]虽然诗作逊雅,但反映了作者对槠洲的深情依恋。

槠洲,何时依谐音简称株洲?目前至少有四说:一说南宋建炎元年(1127),槠洲已名株洲。二说《株洲市南区区志·大事记》称:南宋乾道九年(1173),已由“槠洲”改称“株洲”; 三说199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辞典·湖南省》称:南宋乾道间已有槠洲地名,后简作株洲。1993年《湖南古今地名辞典·株洲市》亦持此说。四说2009年《湖南省地名志·株洲市》称:“自南宋绍熙元年(1190)定名株洲。株洲之名沿用至今。”四说之中,究竟何说为准,至今难以定论。不过,今一般认为南宋绍熙元年(1190)前,“槠洲”已定名“株洲”。

然而,南宋建炎元年(1127),由槠洲定名株洲,有其依据。

有关史料记:自北宋设驿站后,槠洲渐以株田铺聚居为集市,至南宋初时,已成一方名镇了。至南宋建炎元年,由于境内酿酒业兴旺,株田铺一带,已酒肆林立,商贾穿梭于世,宦者、学者、文人、骚客、商贾等,多游宿此地。南宋隆兴元年(1163),奏斩秦桧的胡钰谪贬衡州(今衡阳),回朝复职,饮于槠洲胡氏园,在诗赠歌妓黎倩中,可以想见当年槠洲繁华之景。[5]尔后戴复古的诗中,更是确证南宋初时槠洲繁华之状。南宋建炎元年(1127),朝廷任雍端行任槠洲酒场官。此后,每年征酒税20万緡钱,俨然一县级都市酒税了。直到南宋绍熙元年(1190),湖南转运判官陈傅良到株洲核减酒税。减负后,商业更趋繁兴。自南宋建炎元年(1127),槠洲改名株洲后,历71年繁兴发展,至南宋嘉定元年(1208),官方地图册上,已标为“槠洲市”。槠洲改名为株洲,可能因酒税业务繁忙,交往日多,经管人员忙不过来,为图书写方便,故以谐音写成“株洲”。起初,多民间口传、书写,后多出现在地方官方文书中,久而久之,约定俗成,渐渐为人们所接受。

北宋偶名朱洲,也佐证槠洲南宋时改名株洲。北宋政和三年(1113),诗人张舜民贬为郴州酒税官(酒场官),乘船溯湘江而上,途经今株洲市渌口区原王十万乡(今渌口区龙船镇王十万村),写有《次晚洲》(今挽洲)诗,其笔记中记有:“朱洲” 。文中“朱洲”,应指今槠洲无疑。因“株”“朱”同音异义,因途听当地乡老之音,又未考证,文人假借“朱”为“株”。《株洲文明史略》载:诗人可能依槠洲或“株洲”谐音,写成“朱洲”。因缺文化依源,仅为偶记,后自然消失。直至明崇祯《长沙府志》,又偶作朱洲。这应是槠洲改为株洲,又一佐证。自此后,不见文史诸籍。

自此后,官方文书多录今名,民间多录古名。有时古、今地名,无论官方、民间,皆交替使用。但以后使用槠洲古名者,日渐减少,使用今名者,日益增多。不过,清光绪《湘潭县志》有时录为古名。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株萍铁路,历时7年建成通车,在今株洲设站,仍书写古名“槠洲”,直到清宣统二年(1910),粤汉铁路株洲至长沙建成通车,才改称“株洲车站”。至此后,无论官方或民间,皆以“株洲”名之。此后,“槠洲”古名渐成历史记忆。

株洲,又古称建宁,因三国吴主孙权于其境内置建宁县,故名。境域上古属三苗辖地,后为祝融部落后裔、苗蛮后裔、濮、越族居之地。春秋中期后为扬越人方国地,属荆楚之域。战国中期,属楚洞庭郡。秦代首属洞庭郡,后属长沙郡。西汉属长沙国湘南县。东汉建安二十年(215)七月前,孙权与刘备分湘江而治,吴在此置建宁县,取“建安宁边境”之意,亦或取东汉建宁纪年号为名,故名“建宁”。

建宁置县,《三国志》涉及县级行政区划时,多言州郡,少有县名记载。不过,《晋书·地理志》《宋书》《南齐书》《隋书·地理志》《新唐书·地理志》中,都有建宁县名的记载。这足以证明三国初,建宁县确已设置,属长沙郡。

建宁县何时设置,至今仍有三说。一是设置于东汉建安十九年(214);二是设置于三国吴太平二年(257);三是“晋泰始中立”(265——274)。 

东汉建安二十年(215)七月前,置建宁县。

其一、《三国志·吴书吴主传》记:“建安十九年五月(214)……刘备定蜀,权以备已得益州,令诸葛瑾从求荆州诸郡,备不许……”。“权遂置南三郡长吏,关羽尽逐之”,“权大怒,乃遂吕蒙督鲜于丹、徐忠、孙规等兵二萬取长沙、零陵、桂阳三郡,”遂尽得三郡将守。孙权又令孙皎、潘璋、鲁肃合兵并进,拒关羽于益阳。因“权遂置南三郡长吏”后,“未战,会曹公入汉中,备惧失益州,使使求和。权领诸葛瑾报,更寻盟好,遂分荆州、长沙、江夏、桂阳以东属权,南郡、零陵、武陵以西属备”。[6]吴蜀为争夺荆州,兵戎相见。这一年设立建宁县,可能性不大。

其二、《三国志·魏书·武帝纪第一》载:建安二十年秋七月“公军入南郑,尽得鲁府珍宝。巴、汉皆降。”北宋《资治通鉴·六十七》中,亦有类似记载。[7]这是国史记载东汉建安二十年(215),孙权与刘备隔湘江而治的唯一依据。共和国湖南省湘东、湘中多部县志,也持“建安二十年”吴置建宁县之说。春秋战国时,楚国首创郡县制。秦袭楚制,并规定郡辖县,后成定制。自汉以下,郡辖县已成一统,未有立郡不立县之例。因此,东汉二十年(215)七月前,吴置建宁县,有史载依据。建宁县县治,首设槠洲旱草坪(今株洲市区东湖公园一带)。

三国吴太平二年(257),析湘南县、湘乡县地置湘西县,县治据考设今株洲市渌口区(原株洲县)原堂市乡土城村。清光绪《湘潭县志》载:“吴废帝太平二年,分长沙西部都尉,立衡阳郡,治湘南,又置建宁县。”“淦田亦为建宁故城……。”吴国为扼守空灵峡(即今株洲市渌口区空洲岛),防蜀国渡湘东进,只好将重心南移,建宁县治从槠洲,迁入淦田(今株洲县淦田镇淦田村)。

晋泰始年间即吴宝鼎元年(266),建宁县治又复迁槠洲。因魏咸熙二年(265)十二月,魏元帝禅位,晋司马炎取曹魏立晋国;吴元兴一年(264),吴景帝病死,四子皆幼弱。其时,东吴北有强晋压境,南有交趾叛乱,为防司马炎南侵,捍卫长沙郡,建宁县治,又从淦田迁槠洲原址。

晋代建宁县属荆州长沙郡,后属湘州;南朝齐属湘州长沙郡。隋开皇年九年(589),隋灭陈废建宁县,境域属湘潭县。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复置建宁县,县治迁驻槠洲资福寺一带(今株洲市芦淞区建宁街道办事处南湖塘一带),属南云州。唐贞观元年(627),又省建宁县,复归湘潭、醴陵县地。唐天宝八年(749),省建宁县省入湘潭县。此后,建宁大部分县域、属湘潭县地。清乾隆九年(1744)设株洲塘汛于株洲。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设株洲抚民府,设同知管理,治今市芦淞区樟树坪小学内,属长沙府台。株洲作为略高于县级行政区划,当自此始。清末曾设株洲厅。

民国立,又属湘湘潭县。民国23年(1934),设株洲镇,属县第二区。民国末期(1946),由镇改乡。1949年10月,共和国成立后株洲为湘潭县株洲区,区辖株洲乡、藕灵乡。[8]株洲区所辖株洲集镇面积0.5平方公里,人口7264人。1950年6月,株洲乡升为湘潭区级镇,辖一至四街居委会,以及田心塅、董家塅、石子头3乡。

1951年6月,株洲镇升格为株洲市(县级),属长沙区专员公署。1953年4月,株洲市改为省辖市。1956年,升为地级市。1965年市设辖株洲县,属湖南省直辖市。1966年市设辖郊区。1969年市设辖东、南、北3区。1983年市转辖醴陵、攸县、茶陵、酃县。1997年撤东、南、北、郊4区,设立荷塘、芦淞、石峰、天元4区。2008年,辖醴陵市、攸县、茶陵、炎陵及株洲县,以及荷塘、芦淞、石峰、天元和河东云龙开发区及河西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年末总面积11262平方公里。总耕地1.01万公顷。总人口381.2万人,其中市区人口79.5万元,多属汉族。[9]2015年撤株洲县为株洲市渌口区。

境内地域,山地、丘岗、谷垅、平原交错。气候适宜,河流众多。交通便捷。矿藏富有。物产丰饶,人文荟萃。共和国成立后,历为南方工业重镇。境内古迹众多,择其要者有炎帝陵、神农谷国家森林公园、酒埠江国家地质公园、云阳山国家森林公园。另有湘山寺、茶陵铁犀、渌江书院、宝宁寺、伏波庙、朱亭古镇等,尤以炎帝陵国内外游客不绝。

参考文献

[1].湖南古今地名辞典·上[M]. 长沙:湖南出版社,1993:61.

[2] 李行健.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语文出版社,2004:1703.

[3]  株洲文物名胜志[M]. 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157.

[4] 谭其骧. 中国历史地图册集,宋·辽·金时期[M]. 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1996:63-64.

[5] 株洲市南区区志[M].北京:团结出版社,2006:6.

[6] (晋)陈寿撰. 三国志[M]. 北京:中华书局出版,1975:1119-1120.

[7] (宋)司马光编著,(元)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第五册[M]. 北京:中华书局出版,1987:2136.

[8] 湘潭县志[M]. 长沙:湖南出版社出版,1995:46.

[9]  湖南地名志[M]. 长沙:湖南地图出版社,2009:128.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www.whjlw.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关键词: 株洲 地名 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