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山地名源流考

2020-07-27 16:57:54

字号
湖南湘潭市韶山境域,上古属三苗国地。后各有归属。自湘潭置县后,历属之。1968年置湘潭市韶山区(县级),后几经撤置,终属湘潭市。

搜狗截图20年06月23日1022_4.jpg

【编者按】地名,是分布在历史长河里的时空符号,集聚了丰富的人类智慧,蕴藏了各个时期的历史、地理、人文信息,构成了一种独特的识别、命名和用于交往的文化。地名,在国家治理、社会生活、经济发展、文化传承、国防建设和国际交往等方面广泛发挥着深刻作用,是重要的国家历史与民族文化遗产。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对外开放日益扩大、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快速发展,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迫切需要深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迫切需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内涵,进一步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 为了挖掘公共文化内含的社会价值,中国地名学会联合国家文化软实力传播平台中国文化交流网策划推出【地名中国 · 郡县地名源流考释】专题系列,邀请我国高校、研究机构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地名文化议题展开研讨,刊发相关评论文章,解读地名传承的精神价值与时代内涵,发挥学会社会服务、舆论引导功能和传播平台的作用。传承民族文化,服务未来中华。

作者简介:

彭雪开(1953—),男,湖南攸县人,民政部地名研究所科研基地首席专家、湖南工业大学地名历史文化研究院院长、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郡县地名。


韶山境域,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有人类居住。大坪乡新联村雷祖寨,出土磨制石器,说明其时居民已种稻食鱼。(1)上古当属三苗国地;夏属荆州之域,属祝融部落支裔与古越人族居之地;商属荆蛮之域,实为三苗后裔、祝融部落后裔及扬越人族居之地;周初至春秋中期,为扬越方国部族所居。这为地下出土文物证实。(2)

春秋中期以后,楚人逐渐沿湘、资、沅、澧诸水深入今湖南境内。据《战国策·楚策一》载:约在楚威王时(前339-329)置黔中郡、巫郡;又据《史记·吴起列传》《后汉书·南蛮传》所载:约在楚悼王时(前386-前381),置洞庭郡、苍梧郡。境内永义乡白玉村黑皮冲出土战国墓,说明其时有村落聚居。(1)286

战国中期后,韶山境域,先属黔中郡,后属洞庭郡。秦先属洞庭郡,旋属长沙郡湘南县。西汉初沿袭之。东汉至晋仍沿袭之。南齐废湘南县,遂属湘西县。隋开皇九年(589)属衡山县(非今衡山县)。唐天宝八年(749),改衡山县大部地域为湘潭县,自此至宋、元、明、清,皆属湘潭县。

韶山得名尚早。清同治《湘乡县志》载韶山:“相传舜南巡时,奏韶乐于此,凤为之下。”清光绪《湘潭县志》载:韶山因虞舜南巡得名。(3)

何以为“韶”。《书·益稷》:“箫韶九成,凤凰来仪。”孔传“韶,舜乐名。”《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礼记·乐记》:“韶,继也。”郑云注:“韶,舜乐名也。”由此可知:春秋晚期,孔子在齐国还可听到美妙之“韶”乐,这当为古乐,传为虞舜为感化民众而作,并非无源之据。

《史记·五帝本纪》:“(舜)年六十一代尧践帝位,践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九疑,是为零陵。”

这值得商榷。

虞舜及后裔去向,历有四说。一为陕西汉中说;二为湖南零陵说;三为浙江会稽说;四为江淮东部说。

“汉中说”,仅见《世本》,不论。

“会稽说”,见之于甲骨文“上虞”地名(郭沫若考证)。《水经注·卷四十》《史记正义》《括地志》《元和郡县志》,皆从此说。

这一说法也得到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基本认同。(4)赵东升先生考证:有虞氏文化在太湖地区表现为广富林遗址文化;钱山漾类型文化遗存,可能是防风氏创立的文化。并指出:钱山漾类型文化分为二期。其第一期早于广富林文化;其第二期与广富林文化同时。防风氏创造的钱山漾文化类型,约在4300年左右取代了良渚文化,主要分布在今苏南、上海和宁绍平原,而中心地域应在杭嘉湖平原。4200年左右,有虞氏文化取代了防风氏在今上海市一带的统治。而广富林文化遗址中,可看出这两种不同文化的取代状况。(5)

从现有的地下文物出土情况看,有虞氏与防风氏,经过激烈的争夺,最后整合为强大的治水部落联盟,导致夏族部落集团对其采取军事行动。这主要表现在龙山文化中晚期,太湖东南部地区的较稳定的文化模式,被外来文化打破、颠覆。古文化遗存从南荡、广富林、钱山漾,再到点将台、马桥文化遣存,可以看出北方龙山文化和中原二里头文化因素南渐,甚至是部族南迁的进程。而历代有关夏禹诛防风的故事及“禹征”的历史传说,都发生在这一时期。这应不是偶然的巧合。这些历史传说,并非空穴来风。

“江淮东部说”也有据。虞舜时,江淮东部地区地势低洼,易遭水患,生存艰难,不为夏族关注。而太湖东南部存有虞氏与防风氏结合后创造的物质文化基础,其部族生存状况良好。于是夏禹部族征而取之,不是没有可能的。这应是《史记·夏本纪》:“禹东巡守,至于会稽而崩”的传说成因;也是《黑子·节葬下》及《越绝书·卷八》中记载“会稽”地名的历史渊源及文化依源。

湖南零陵说,影响最为深广。

此说源于战国末《山海经·海内经》、《尚书·尧典》。由此又生发出舜之妻子和女儿于今湖南跳洞庭湖的传说;又传舜南巡至今湘潭市韶山市,奏一首“虞韶”而得名韶山;又传舜南巡至今广西桂林虞山,后人于山麓建舜庙;又传帝舜南巡至今广东韶关,奏韶乐于城北30公里之石峰群中,故称之为“韶关”。由此可见,虞舜南巡在湖广一带流传甚广。(6)

虞舜,按《史记·五帝本纪》所载:100岁“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九疑”,这当然不可信。

虞舜源出有虞氏,其地望史载有四:一为《孟子·离娄下篇》:“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二为《史记·五帝本纪》:“舜,冀州之人也。”三为《史记正义》引《孝经搜神契》:“帝舜生于姚墟”。四为《帝王世纪》:“瞽叟妻曰握登,陶唐之世,握登见大虹,意感而生舜于姚墟,故姓姚氏。”这样看来,有虞氏地望当在诸冯、东夷、冀州(非今冀州概念)、姚墟之地;亦说虞舜出生于以上诸地。今得大多数学者认同。

诸冯地望,在今山东菏泽一带。

《左传·庄公二十九年》:“城诸及防。”杜注:“诸,防,皆鲁邑。”《左传·隐公九年》:“冬,公会齐侯于防,谋伐宋也。”防,即防邑,春秋鲁地,又作邴邑,今考在山东省金乡县。晋代杜豫注《春秋》:“防,鲁地,在琅邪县东南。”《春秋·襄公三年》:“高厚帅伐我北鄙,围防。”《左传·襄公十七年》:“秋,齐侯伐我北鄙,围桃。”杜预注曰:“弁县东南有桃虚。”桃虚即姚墟。《诗经·陈风》:“防有雀巢。”防,距陈不远。今考陈之地望为今河南淮阳县北。东汉今菏泽单县境内增置防东县,西晋废。防东之名,应与防地名有关。诸冯,据古本《竹书纪年》及《抱朴子·释鬼篇》《博物志》载:河伯冯夷族居黄河下游,为东夷族之一支,因族居在今豫东、鲁西一带,号诸冯。由此推知,诸冯应在今鲁西境内。

东夷地望,在今山东、安徽、江苏一带或淮水流域。

甲骨文中有“人方”之载,古文献多称为东夷,是商末东方很强的方国。《左传·昭公十一年》:“纣克东夷而陨其身。”甲骨文五期有卜辞专载伐人方的辞例很多。如帝乙时就先后二次征人方。《前》2.16.6:“癸酉卜,在攸。派贞珣 亾尤,王来征人方。”《林》1.9.12:“癸亥王卜贞……在九月。王征人方,在雇。”王玉洁先生考证后认为:“人方的地望,当在今山东、安徽、江苏一带或淮水流域。后代的淮夷、岛夷可能就是它的后裔。”(7)1997年河南鹿邑县大清宫镇,发掘商末周初中字型大墓,出土文物1000余件,一些青铜器上铸有“长子”、“长子口”、“戈丁”等铭文,说明墓主为“长子口”,可能是派往厉国的高级贵族。鹿邑地处豫东,乃商末伐人(夷)方的必要之地。(8)《商时期中心区域图》上,标记“人方”,位于今山东境地。由此可推知,东夷地望在今豫东鲁西两省交界之地,亦今山东菏泽一带。

冀州地望。在今河北省及相邻的山东中西部及河南北部一带。

《史记·五帝本纪》:“舜,冀州之人也。”战国时《禹贡》列“九州”之名,但其时冀州是以自然地理实体为界限的区域地名,并非政区地名,称为“冀。”

《淮南子·地形训》:“正中冀州曰中土。”高诱注曰:“冀,大也。四方之主,故曰中土也。”又云:“中失之美者有岱岳,以生五谷,桑麻,鱼盐出焉。”海岱之间及中土冀州,是东夷人居住区,这与舜是东夷人相对应。古人以为东夷腹地泰(岱)山在大地中央,后视野扩大,才改称泰山为东岳。(9)南宋蔡沈《尚书集注》:“冀州,帝都之地,三面距河,兖州之西,雍河之东,豫河之北。”又云:“兖州之域,东南距济,西北距河。”由此推断:古冀州在今之黄河以东,河北黄河以北,山东黄河以西广大区域之内。由于“冀州”视为帝都,有中央之意。但历史上随着中央政治经济中心的变化,“冀州”也随之而变,故有许多地方称“冀州”。然而,舜为东夷人,居今山东中西部,故有古冀州之称。仝晰纲先生认为:《孟子》称舜为“东夷人”与《史记·帝本纪》称“舜,冀州之人”,是相一致的。

姚墟地望。在今山东菏泽市。

《竹书纪年》称“舜生于姚墟。”晋代皇甫谧《帝王世纪》:“帝母名握等,生舜于姚墟,故姚氏。”应劭注《汉书》:“姚墟于雷泽近,后世称为姚城。”《括地志》:“姚墟在濮州雷泽县东十三里。”清《曹州府志》:“姚墟在濮州东南九十里。”《太平御览·井》引《拾遗记》:“濮州姚墟有三井,是舜井也。以物投一井,即二井水皆动,耕于历山,渔雷泽即此也。”濮阳邑,古称帝丘,春秋时为卫国国都。在今河南濮阳市西南。西晋设濮阳国,晋末改为濮阳郡,治今河南濮阳西南。北魏移治今山东鄄城北。隋开皇十六年置濮州,治鄄城。唐天宝初改为濮阳郡,乾元初又改为濮州。明景泰二年,移治王村,即今河南范县西南濮阳镇。其间辖境累有变迁。由此推知:濮州地处今鲁西豫东一带。雷泽地望也知在今山东菏泽,故濮州、雷泽附近的姚墟,应在今山东菏泽市一带。

虞舜出生于生活于葬于今山东菏泽市一带,亦有地下文物有证。近年来李伯谦、田昌五、张敏等学者先后指出:分布于鲁西、豫东地区的王油坊类型即是有虞文化(10) (11)。赵东升、吴国武等先生认为,基本可以确定:有虞氏属东夷族,并且是居于鲁西南和豫东北东夷族。(12) (13)

王油坊文化遗址,位于今豫东永城市酂城镇王油村东北400米而得名。为黄河淤泛一土丘,面积约10000平方米,文化层厚原一般在3米以上,除汉代文化层外,大多在表土层下即为河南龙山文化晚期遗存,共发掘房基11座,灰坑25个,墓葬14座,出土了大批龙山文化晚期的陶石、骨蚌、角器、彩陶等,另有平底盘、甗、鬲等,陶纹主要有兰纹、方格纹、绳纹等。出土文物表明,其时有较发达的农业、鱼猎和手工业,距今约4600~4200年之间,约相当于史传唐尧虞舜时代。

综上所述,虞舜族居在今黄河下游鲁西豫东一带,主要生活地域,当在今山东菏泽市、河南商丘市一带;其核心区域,当在今山东菏泽市。由此推断,《史记·五帝本纪》载:虞舜“南巡”,当是其族裔一支所为,并非亲自所为。

虞舜族商,于商末周初南迁今湖南永州市宁远县、道县一带,极有可能。

其一,虞舜族裔一支南迁定居,遂有“零陵”之说。

曹定云先生指出:按《史记·五帝本纪》载:虞舜100岁时“南巡狩,葬于江南九疑”是不可能的。但其后裔一支葬于此地,遂有“零陵”之说,是可肯定。并引杨东晨先生考证:“周武王灭纣前,先攻灭象国,部分象人退居祖先故地鲁(今山东),部分南迁。今河南淅川县南的象山,桐柏县的象河、象河关,湖北荆门市北的象河、湖南岳阳有象山骨、象湖、临湘县西北的象骨山,宁乡县的沩山、沩水,道县有象亭,均与象国余民迁经或有人留居有关。”(6)

虽然,古地名是随历代地理经济社会时局变迁而变化。不过,有关象国后裔南迁,也可能留下一些“迁经”或“留居”地名。这在考证虞舜直系族裔南迁时,不可轻意否定。

其二,舜葬江南九嶷传说及遗迹,应是虞舜族裔南迁的确证。

虞舜族裔何时南迁?实难稽考。不过,亦有迹可寻。

一是古文献可证。《后汉书·郡国四》:“营道南有九疑山。”郭璞《山海经》注曰:“其山九溪皆相似,故曰九疑。”《湘州营阳郡记》曰:“山下有舜祠,故老相传,舜登九疑。”《营阳郡记》:“县南三里余有舜南巡止宿处,今立庙。”文中“舜登九疑”、“ 舜南巡”,当指舜后裔迁经或迁居此地,立庙祭舜帝。《述异志》:“去湘水岸三十里,有相思宫,望帝台志,为二妃之迹。冷道、临武、桂阳、兰山等处,悉有帝舜之祠。兰山更有舜水、舜乡。县西十五里,与永明西十五里,皆有娥皇、女英之庙。江华太平乡有舜女寺,即接黎城东南十里之庙。”《三齐记》:“在县东南,后人息舜而置庙也。《湘中记》云:‘地有舜之遗风,人民纯朴,故志犹弹五弦之琴,为渔父辞,莫不以为虞舜之居。’”以上文字是舜之直裔南迁湖南的最佳证据。

二是实地考察有证。2016年10月23日至11月10日,笔者深入永州市冷水滩、零陵、东安、祁阳、双牌、道县、宁远7个区、县71个乡镇考察地名。所历各地皆有“虞舜南巡”(或后裔迁居)之传说,以及这些传说所遗留的各种纪念地、纪念物。尤以东安县舜皇山中掩映着大大小小舜庙为著。其中大庙口镇舜庙,更是名声久著;宁远县九疑瑶族乡舜庙尤为雄伟壮观。所经各地,民风敦厚纯朴,待人热忱,解难救困更是经历5次之多,确有舜德之遗风。(14)

三是地下文物考古有证。约在商末周初,一支华夏先民南迁于此,与当地越、苗、瑶、壮、侗先民,共创了当地相对独立的部落文化。据2012年4月18日永州文物信息网报道:2008年6月至2009年6月,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永州市文物管理处及县、区文物管理部门,在潇水上游及湘水上游的一部分永州市辖区内,发现18处商周遗址,面积达3000多平方米。主要有东安县大庙口镇坐果山遗址为中心的遗址群;零陵区氹底乡望子岗遗址为中心的遗址群;江华县小圩镇拱门山遗址为中心的遗址群。它们皆代表了苗、瑶、壮、侗、华夏先民一个又一个相对独立的部落单位。其中望子岗遗址,发现早期越人墓地21座。据2013年3月19日中国永州新闻网报道:而坐果山遗址发掘面积约1000平方米,发现一组完整山地居住遗址,共发现柱洞100多个,灰坑(包括火塘)10余个。出土遗物以陶片、石器为主。陶器有陶釜、陶鼎、陶罐、陶豆、陶钵、纺轮等器物残片。陶纹有云雷纹、方格纹、水波、绳纹、弦纹、刻划文等;石器有石斧、石锛、石铖、石箭镞;以及少量青铜矛、镞和玉块、玉环等。考古专家认定,这是一处重要新石器末到东周时期先民聚落遗址。袁伟民研究员认为:“随着这些青铜器的出土及反映出商周湖南居民的生活习惯等,都与古代中原地区的情形十分相似。这就证明这些人有可能是北方来的,证明了那个时候文化交流传播的影响力。”并进一步指出这或许与“虞舜南巡故事”有关。

坐果山遗址发掘表明:约在殷周之交,虞舜一支族裔已南迁至此,与当地越人、苗人等部落共居生活。这或许如何光岳先生所言:“象有鼻是在湖南道县的有鼻亭,那是象的后裔迁到那里。”(15)杨东晨先生也认为:“周武王灭纣前,先攻灭象国,部分象人退居祖先故地鲁(今山东),部分南迁。”

今湖南湘潭市所辖各县、市、区,均发现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及商周时期地下各类文化遗址。其中湘潭县发现新石器时代中晚期遗址19处;商代、西周遗址10处。在出土文物中,尤以石斧器具为多(2)756。由此可推断,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及商周之交时期,北方龙山文化已南入湘北、湘东、湘中等地。

虞舜直系象国族裔或其后裔一支,于殷商之交,历经千辛万苦,终迁居在今永州市一带,后多聚居于宁远县九疑瑶族乡,于此建舜庙纪念虞舜先祖。这是《史记·五帝本纪》中“(舜)践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的依源所在。不过,非虞舜南巡时所葬,而是殷商之交其族裔所“葬”(庙、像、衣冠等)无疑。

事实上,“虞舜九疑”说,历代学者也有争议。明代李卓吾《洞庭湘妃辨》一书,及清代张京俊《鸣条舜碑考略》,都提出了不同看法。当代诸多学者更是不赞同《史记》“虞舜九疑”之说。其实,虞舜江南九疑之说,早在《山海经·海内经》屈原《九歌》中,就有此说。这两部著作均早于司马迁200余年。可见“虞舜江南九疑”并非无源之据。

1973年12月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长沙国南部地形图》中绘有“九疑山”。在“九疑山”南面绘有一排九个圆形柱状物,柱旁注有“帝舜”二字;九柱间露出五幢高低不一的人字形建筑物。有学者推断,这是一幅清晰舜帝陵庙图。马王堆3号汉墓中有一木牍记:“十二年十二月已已朔戊辰”字样。曹定云先生认为:这标明该墓葬于汉文帝十二年(前168)。在司马迁出生之前,今湖南零陵九疑山舜陵,早已存在。所以,江南九疑舜帝陵墓为司马迁赴江南考察时亲见。

2002年至2005年,湖南文物考古者,在九疑山瑶族乡九嶷洞村玉绾岩,发现汉、唐建筑遗址。在汉代建筑遗址上,发现一批排列整齐间距一致的椭圆形柱坑,及汉代建筑原始地面。(16)这与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地形图》是一致的。由此观之,司马迁《史记》所载,是有依据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舜葬江南九疑”。确切言之,乃是舜之族裔迁此后为纪念虞舜先祖建陵庙祭祀所为。

综合上述诸说,可以得知韶山得名,并非清光绪《湘潭县志》所载:韶山因虞舜南巡得名。而是虞舜直系象国族裔或其后裔一支,在商末周初,为避战乱及杀戮,历经艰辛到今韶山,“奏韶乐于此,凤为之下”而得名。

周武王攻灭象国后,其虞舜直系族裔及象国族裔,南逃今湖广一带,是有可能的。而“迁经”或“迁居”之地,因奏虞舜作之“韶”乐,而得名“韶”,后因族裔族居此地,形成远近闻名的自然或聚落地名。约在春秋中期形成著名的地域地名,被楚文字书写成“韶山”,其高峰则在秦汉时得名“韶峯”,两汉时得名为韶山冲。

韶(山)得名后,沿袭近2800多年未改。自湘潭县设置后,属之。明、清时多属湘潭县七都。民国前期,属西二区七都,末期属清溪、清田乡。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始置韶山乡,属3区,乡治清溪寺。以后区划多变,归属时改。1968年12月,置韶山区(县级),1981年复属湘潭县辖。1984年升为县级区,直属湘潭市及省属机关所辖。1990年12月26日,撤区设市,由湘潭市代管(2)36

境内有名胜古迹毛泽东故居、韶峰、银田寺、滴水洞、清溪寺、杨林庙、黑石寨等,皆为世人所知;尤以毛泽东故居,为中外游客所敬仰。

毛泽东故居,在韶山冲上屋场。毛泽东(1893-1976)于此诞生,并在此度过童年及少年时代。1910年秋,毛泽东外出求学。1925年返乡从事农民运动;同年6月建立中国共产党韶山支部。1927年再度来此考察农民运动。1929年故居为国民党政府破坏。1950年人民政府依原貌修复。1959年10月,毛泽东阔别故乡32年后还乡探旧居,写有《到韶山》诗。故居两进,土木结构,泥制砖墙,青瓦布顶,由堂屋、厨房、横屋、厢房等组成。屋前门楣上方悬“毛泽东同志故居”匾额。故居坪前稻田数丘,水塘两口。四周群山环抱,松竹杉樟等翠绿如水,四季葱茏。

滴水洞,在韶峰北麓,韶山水库南岸。洞为山泉水汇聚而成。四时泉水泠泠而得名。洞区三面环山。1956年于洞外建三级梯形水库,上下飞落10余米,俨如瀑布。洞周古木参天,修竹凝翠,其间有别墅数幢,与山光水色融为一体。1966年毛泽东回韶山居此。洞口岩壁有“滴水洞”擘窠大字。先后有毛泽东、吴玉章、董必武、叶剑英等题词石刻。1986年9月,辟为旅游区。洞区有公路通韶山市内及市外。

参考文献:

[1] 韶山市编纂委员会.韶山市志[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287.

[2] 俞传超.寻找楚文化渊源的新线索[J]江汉考古,1982:(2)

[3](清)陈嘉榆,王闿运等.湘潭县志[M]湖湘文库编辑出版委员会、岳麓书社,2010:77.

[4] 顾颉刚.顾颉刚古史论文集(第三册)[M] 北京:中华书局,1988:

[5] 翟杨.广富林遗址广富林文化的分期和年代[J]南方文物,2006:(4)

[6] 曹定云.湖广地区虞舜传说与虞舜族族后裔南迁[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5:(1)

[7] 王玉哲.中华远古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387.

[8] 胡厚宣,胡振宇.殷商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54.

[9] 徐北广、徐北文文集——秦山崇拜与封禅大典[M]济南:济南出版社,1980

[10] 李伯谦.论造律合类型[J]文物,1984:(4)

[11] 田昌五.中国古代社会发展史——对中国文明起源的探索[M]济南.齐鲁书社,1992:-123-146.

[12] 赵东升. 虞舜南巡狩与太湖东南部平原[J]南方文物,2007:(4)

[13] 吴国武.帝舜姓氏考辨——兼谈先秦姓氏礼俗的几个问题[J]中国典籍文化,2005:(2).

 [14] 彭雪开. 湖湘地名考察实录(9)[J]湖南工业大学地名历史文化研究院内部文稿,2016:-10-11.

[15] 何光岳.东夷源流史[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0.

[16] 何强.印证“舜葬九疑”的考古发掘[J]舜风,2005:(9)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www.whjlw.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关键词: 韶山 地名 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