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啸霖:我的家乡拜家村

  来源: 腾讯新闻

2020-07-18 09:58:46

字号
家乡大荔南北、东西地理差异较大,北部多为黄土台塬,南部是渭河平原,东面以黄河滩地、湿地、盐碱洼为主,西部多为黄沙地。中间以洛河为界,北面是洛惠灌区,南面是“沙苑地区”。

  拜啸霖,渭南大荔官池镇拜家村人,高级工程师。曾经有过文学的梦想,为了生活消逝于世俗化、职业化与碎片化的工作。业余喜欢蒙元历史研究,偶尔为文自娱自乐。

  ——作者简介

  在谷歌地图上搜索,“拜家”有两个,分别是陕西淳化县的拜家,彬县香庙镇北(下新庄北)的拜家,而“拜家村”有三个,一个是云南大姚县的拜家村,一个是宁夏泾源县的拜家村,还有一个就是我的家乡——陕西大荔县拜家村。

  我的家乡拜家村,在关中唯一有沙漠的地方——“沙苑地区”。

  提到沙漠,一般人的心里自然会想到“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的荒凉,或者是“君不见,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茫茫黄入天”的寂寥,或者“黄沙漠南起,白日隐西隅”的沙暴。

  史前文明时期,我的家乡一带曾经是海的故乡。

  八亿年前的大荔沙苑一带,是浩瀚的秦岭洋,秦岭洋分割着北部的华北地块和南部的扬子地块。大约四亿年前开始,北秦岭地壳逐渐隆起,发展到两亿年前,秦岭洋南、北的陆地版块发生强烈碰撞,秦岭洋渐渐消失,形成了秦岭。以后在数千万年的地质变化中,这一区域先后出现过黄土塬湖、三门古湖,约到一百四十万年前才形成黄河、渭河。史前考古认为,二十万年前的大荔先人,常在三门古湖之畔渔猎,那时的“沙苑地区”是蓝色的天堂,浩瀚的海洋,碧海蓝天,一望无际。

  大约十五万年前,三门古湖向东溢流切穿三门峡,黄河入华北平原东流,自山东东营入渤海。后来随着三门古湖的湖水东泄,水域面积逐渐缩小,直至干涸,水落沙出,逐步形成了沙苑。那时候这里水草丰美,景色如画。

  家乡大荔南北、东西地理差异较大,北部多为黄土台塬,南部是渭河平原,东面以黄河滩地、湿地、盐碱洼为主,西部多为黄沙地。中间以洛河为界,北面是洛惠灌区,南面是“沙苑地区”。以我的家乡拜家村为界,南面是渭河平原肥沃的胶泥滩地,北面是关中少见的黄绢绢沙地。记忆中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家乡沙坡连绵,沙井随处可见,沙绿叠翠,苇叶生姿;槐树林遮天蔽日,槐花簇簇洁白,树树相连;枣花引蜂恋蝶,沁人心脾;沙泉清澈甘冽,馨香清远……如诗如画。古代人为了繁衍生息,出于生存的本能和需求,都是逐水而居,选水草丰茂处为栖息之地。即使皇家、勋贵也不例外,西汉开国将领、丞相周勃的封地于此,唐朝皇家战马繁养场于此,至今家乡大荔的一些地名仍留有历史的记忆,比如官池、东池、西池、石槽……1955年考古发现的“沙苑文化”,以狩猎经济为主,其遗存石器集中分布在大荔渭河与洛河交汇处的沙丘地带,是中石器时代的典型代表,从一个侧面佐证了“沙苑地区”是黄河流域原始农业、畜牧业的萌芽之地,也佐证了“沙苑地区”远古时期水资源的丰富。

  对于这一带的地理特点,从农业种植的角度,《续修大荔县旧志存稿》[1]记载:“南乡渭北洛南,沙苑横亘,高阜低堆,隙地无几,加以风沙飞走,地力薄弱,不善五谷。据光绪初,邑宰周倡劝鑿(凿)井,各村颇遵行之,然沙苑地狭风多,麦粟终寡,其所产则金针菜、落花薓(生)、红薯等。”从农人的角度看,这一带春季多风沙,水利灌溉基础设施缺乏,基本是靠天吃饭,故而农人的印象并不好,认为这里环境恶劣,五谷难长。另外这一带三面临河,东面黄河,南面渭河,北面洛河,被固定在有限的区域,只能借助水域交通,这在农耕时代成为制约农村人的天然障碍。据说唐肃宗李亨就是看到这里三面临河,形成一个“C”字形的区域,只有西面一个交通出口,便于控制,便把其借来平定“安史之乱”的回纥兵安置在这里的。至今家乡年龄大的老人还常常提起,家乡拜家村北面林场一带,就是当年“回回”人居住的村庄。但优劣都是相对的,物资缺乏的年代,粮食是硬通货,是衡量一个地方富裕程度的主要标志,沙苑一带不善五谷,无疑不是一个好的生息之地。但正是因为不适宜于种植五谷,家乡一带的农人在稀薄的沙地上,或者大量地种植桃、李、杏、枣、梨等果树,或者种植花生、西瓜、打瓜、脆瓜、金针菜、红萝卜、红薯等经济作物,以此弥补家用。随着改革开放,交通条件的改善,“黄花菜、落花生、红萝卜、麦黄杏、五月桃”成为家乡农村人主要的经济来源,甚至成为经济支柱。当地的谚语有云:拜家杏,阳村桃,三里的李子实在嘹。

  家乡拜家村一带,还是现今湖北、湖南荆楚人的“家乡”。

  1994年8月16日,河南新蔡考古所发掘葛陵故城墓葬[2]时,发现一座大型楚墓,从该墓中清理出1571枚楚简,约8000个文字,内容为两类,一为卜筮祭祷记录,即为墓主人生前的占卜祭祷记录、自己祈祷的记录、祭祷记录;二为遣策,即对墓主人馈赠物品的记录清单。按照楚简所处的层位和区域,考古人员将楚简分为甲、乙两区,甲区楚简编号者523枚,乙区楚简编号者299枚,残损严重者临摹时编号者749枚。

  15年后的2009年,湖南大学周宏伟教授对“新蔡楚简”中编号为甲三11、24号的楚简内容进行了研究,论文发表于当年的《北大史学》杂志第十四期。周教授研究认为: “颛顼”的封地“高阳城”,就在我的家乡拜家村一带。

  屈原《离骚》言:“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意即:“我是古帝高阳氏的后代子孙啊,我的伟大的父亲叫伯庸。”高阳氏即颛顼,不仅仅是楚人屈原自认为是颛顼的后裔,荆楚人都认为楚国的建立者熊绎[3]为其祖先,而熊绎是颛顼的后裔,所以颛顼是荆楚人的先祖或始祖毋庸置疑。

  从以上两条信息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荆楚人的祖先颛顼的封地“高阳城”遗址就在我的家乡一带,我的家乡一带曾是荆楚人的祖先生息繁衍之地。

  周宏伟教授研究“新蔡甲三11、24号楚简”的内容认为,熊绎之前的荆楚人先祖居于“雍、商”[4]。“雍”[5],即古雍州,指现在的关中平原一带。“商”[6],即古商地,指现代的丹江流域一带。

  颛顼“因佐少昊有功,被封于高阳”[7]。“高阳”地名,源于颛顼的“氏”,“颛顼”为帝号,姓“姬”,名“乾荒”,国号为“高阳氏”。颛顼的封地“高阳城”居于“雍”,就是“关中东部的雍州荆山北一带”。

  《水经注 卷一九 渭水》记载:“渭水之阳 ,即怀德县界也 。城在渭水之北、沙苑之南 ,即怀德县故城也,世谓之高阳城 …… 。”即“高阳城”,就是西汉的“怀德县故城”,而不是有些史料记载的河南开封杞县的高阳镇。

  “怀德县故城”,不是位于今陕西省大荔县东老朝邑县一带的西汉裏(怀)德县治”[8],是位于“渭水之北、沙苑之南”考古新发现命名的“拜家城遗址”,这个遗址就在我们村——拜家村东北一公里处。

  周教授还根据位于拜家村的“高阳城”遗址,以及雍州荆山在高阳城以南的论断,提出大荆山就是现在的“华山”,而不是一些史料记载的大荔老朝邑县一带的荆山。

  一句话,黄帝的孙子,五帝之一的颛顼封地,就在我的家乡一带。“高阳城遗址”,就在我的家乡——大荔县官池镇拜家村东北一公里处,考古界将其命名为“拜家城遗址”。

  这也是后人将西汉“裹(怀)德县故城” 称为“高阳城”的原因。

  据清朝乾隆七年《大荔县志》、咸丰年间的《同州府志》和道光八年(公元1828年)的《拜氏族谱》记载,我的家乡拜家村清代时的村名为“兴平村高阳里”。据说我的家乡最早的村名是“华志乡”,源于《拜氏家谱》中记载的“华其郡,誌其人”,即蒙元“四杰”、“太师国王”木华黎后裔迁徙至此,为此地“增添了光彩”,为纪念元朝第五个皇帝硕德八剌朝的右丞相、改革家拜住,其子笃麟 铁穆耳以“拜”为后裔姓氏。后来村名改为“东杨村,即东阳村”,一说源于“高阳城遗址”,一说因位于阳村之东而名,阳村之名又源于“高阳城遗址”。再后来村名又名“梧柳村”,一说因村城墙周围梧桐、柳树多而得名,一说城内有五颗年代久远的柳树,是“伍柳”的转音,还有一说是“吾留之地”的谐音,即蒙元勋贵后裔在明代的避难之地。清代,因常受渭河水患浸崩,村子向北迁至沙苑,祈愿村人“兴盛平安”而名“兴平村”。“高阳里”来自明朝的村镇管理体制“里”,“里”设有“里正”,“高阳”源自颛顼封地“高阳城”。

  《续修大荔县旧志存稿》429页[9]记载,拜家村时称“兴平村”,属于第三保,“缄沙邸联保,共七保五十三家”。兴平村分为“东兴平村”和“西兴平村”,“东兴平村”属于第一保,即旧时所称的“拜家、太白池”,“西兴平村”属于第二保,即旧时所称的“拜家”。同一县志的430页记载,时阳村分为“东阳村、阳村屯、中阳村、南阳村、西阳村、北阳村”六个村,分别属于第一、二、三、四、五、六保。民国时期拜家村和西边的阳村归属渭阳乡,乡亲们把拜家和阳村笼统地叫作“阳拜村”,至今我们村西边的三个村子还以“阳村”命名,分别称作“东阳村、西阳村和北阳村”。关于“高阳里”和”“阳村”之名的来历,都缘于此地曾是高阳氏的封地。

  一个地方的名号,往往记载着先贤的功绩,历史的变迁和文化的传承,这些与“高阳”有关的村名,是五帝之一的先人高阳氏在这片土地上留下的历史碎片,也承载着当地老百姓对高阳氏的追忆与纪念。荆楚人尊高阳氏为其先祖,很难想象如今的“沙苑地区”,会是逐水、好水、喜水、爱水的荆楚人先祖的生息繁衍之地,我想远古时期的“沙苑地区”,一定是个烟波浩淼,水草丰美,鱼虾欢畅之地,要不怎么能承载视水为精神魂魄的荆楚人的先祖呢?

  后来,随着历史潮流的变迁,自然环境的变化,繁衍生息的需求,荆楚人的先祖一路向南,逐水而居,翻大荊山(即今华山),越大荆川,渡丹江商水,过陨西,聚居于鄱阳湖两岸。

  我的家乡拜家村,伫立在渭河平原希望的田野上。家乡所在的 “沙苑地区”,东临黄河,南据渭河,居中洛河,是黄、渭、洛三河的交汇处,水资源丰富,是关中地区的粮仓和水果之乡,经济作物丰富。黄河到了大荔,便不再像一个莽撞的青年汉子,更像一个进入成熟的中年男人,没有了在陕北黄土高原的浊浪滔天、凶猛高歌的气势,以舒缓、悠扬地节奏缓缓流淌,河面也变得宽阔而敞亮,河水也不象上游那般的浑浊,泥沙下沉,有些许的清明之景象了。渭河自西向东从大荔县域流过,岸上冲积而成的渭河平原,一马平川,一望无垠,土地肥沃,绿毯如茵;洛河从段家镇庙底村进入大荔,自西北向东南流淌,到赵渡镇的“长春宫遗址”一折而向南,在雨林乡新建村以南流入渭河,而后融入华夏母亲河黄河。

  史前文明蔚蓝的海已经远去,黄土原湖、三门古湖早已干涸,荆楚人祖先的遗迹还在那里,家乡人的希望还在那片葱茏的田野里。油然想起杜牧《归家》中的诗句:“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回望家乡,不由得使我沉醉,沉醉不知归期。

  我的家乡拜家村,就流淌在在沙苑地区历史文化的长河里。

  [1]《续修大荔县旧志存稿》,卷四,土地志六 物产,67-68页,陕西省印刷局承印,1937年

  [2]位于河南新蔡县西北25公里的李桥镇葛陵村周围。

  [3]司马迁:《史记 卷四十 楚世家第十》

  [4]根据新蔡楚简甲三11、24号简文:“昔我先出自邕( 雍 )、連( 商 ),宅兹沮 、章( 漳 ),台( 以 )选迁处。”大意为:以前我们楚人的先辈本居住在雍、商一带。

  [5]据古籍《尚书禹贡》、《尔雅释地》的记载。

  [6]据古籍《尚书禹贡》、《尔雅释地》的记载

  [7]司马迁:《史记 卷一 五帝本纪》记载。

  [8]“县治”是县衙所在地,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县政府所在地;“故城”是指早就有的城池。

  [9]《续修大荔县旧志存稿》,卷二,保甲八,大荔县联保组织表八,陕西省印刷局承印,1937年。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www.whjlw.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