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地名源流考

作者:彭雪开,王殿彬

2020-06-22 23:22

字号
河北境域,历有幽州、冀州(冀)、蓟燕、燕赵,河北之称名。秦汉之后,境内置郡、州、县,区划常改,治所频迁。民国17年(1948),改直隶省为河北省,以地处黄河之北而得名。共和国成立后,即置河北省。至2004年始成现域,省治石家庄。皆有历史文化渊源可考。

【编者按】地名,是分布在历史长河里的时空符号,集聚了丰富的人类智慧,蕴藏了各个时期的历史、地理、人文信息,构成了一种独特的识别、命名和用于交往的文化。地名,在国家治理、社会生活、经济发展、文化传承、国防建设和国际交往等方面广泛发挥着深刻作用,是重要的国家历史与民族文化遗产。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对外开放日益扩大、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快速发展,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迫切需要深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迫切需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内涵,进一步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 为了挖掘公共文化内含的社会价值,中国地名学会联合国家文化软实力传播平台中国文化交流网策划推出【地名中国 · 郡县地名源流考释】专题系列,邀请我国高校、研究机构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地名文化议题展开研讨,刊发相关评论文章,解读地名传承的精神价值与时代内涵,发挥学会社会服务、舆论引导功能和传播平台的作用。传承民族文化,服务未来中华。

作者简介:

彭雪开(1953—),男,湖南攸县人,民政部地名研究所科研基地首席专家、湖南工业大学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历史地名。

王殿彬(1964—),男,河北固安县人,民政部地名研究所科研基地专家,湖南工业大学客座教授,研究方向为地名文化。


上古至夏代多属幽州、冀州,商属其方国地。周代境域剖分:西周多属各方国封国地,战国多属燕、赵,中山侯国地,故历有“燕赵”之称。秦汉之后,境内置郡、州、县,区划常改,治所频迁。民国17年(1948),改直隶省为河北省。共和国成立后,即置河北省。至2004年始成现域,省治石家庄。

河北境域,上古多属幽州,夏属冀州,商属土方、亳、孤竹方国地。周代境域剖分:西周多属蓟、燕、孤竹、刑、洛封国地,春秋多为燕、晋、齐侯国及封国地,战国多属燕、赵,中山侯国地,故历有“燕赵”之称。秦汉之后,境内置郡、州、随朝代更改而多变,境域初定,区划常改,治所频迁。民国17年(1948),改直隶省为河北

省。共和国成立后,即置河北省。至2004年始成现域,治石家庄。

———

河北,历有幽州、冀州(冀)、蓟燕、燕赵,河北之称名,皆有历史文化渊源可考。

幽州,当为河北最古地名,其得名约在尧、舜、禹时代。一般认为:北京市古城邑建城史约3100年〔未包括殷商所封京人(蓟人)

方国邑,建都史约850年。如包括尧舜两时代共工城,北京城邑史,约为3500—4000年。公元1153年,金朝建都北京(称中都)之前,北京境域历为幽州、蓟、燕两国或郡国势力范围,或为封国所辖。由此推知:河北古代北部地带,最早称为幽州。夏禹列“九州”,始有冀州之称。

幽州,何以为名?幽,甲骨文训幽为黑,卜辞借为黝,其义为青黑。古今文本义:隐蔽。《荀子·正论》《礼记·儒行》《说文》,皆释为此义。州,古今文中多指:水中陆地,大体依甲骨文释义。《说文》:“州,水中可居者曰州。”州古通洲,后引伸为地域地名之通名。《书·禹贡》:“禹别九州。”有冀州。其时,当为地域地名,但也不排除有部落城邑之名。《北京地名源流考》认为:幽州最早得名,与天文官和叔驻邑有关,亦与共工氏由今河南辉县一带,迁徙今北京一带有关。辉县一带可能为共工氏早期活动中心,而龙庄龙山文化遗址,可能与上古传说中共工氏有关。

冀州(冀),当为区域地名,故河北历称“冀州”,简称“冀”。

冀州,何以得名?冀,古今文本又多指:希望。后引申北方州名。《左传·僖公三十三年》:“郑有备矣,不可冀也。”《战略策·韩策二》:“韩大夫见王老,冀太子之用事也,固欲事之。”《说文》:“冀,北方之州。”冀州,意为充满希翼的地方。禹之“冀州”,非行政区划地名。

冀州地望,古今多有争疑。《汉书·地理志》引《禹贡》载:“冀州,既载壶口,治梁及岐。既修太原,至于岳阳。覃怀底绩,至于衡漳。厥土惟白壤,厥赋上上错,厥田惟中中。恒、卫既从,大陆既作。鸟夷皮服。夹右碣石,入于河。”《〈禹贡〉‘冀州’与夏文化探索》一文认为:郑玄曰:“两河间曰冀州。”《孔疏》曰:“河东之西,西河之东,南河之北是冀州之境地。”此释与上述冀州诸地名考辨相符。以此可知,冀州的范围,至少包括现今的山西中、南部,河南北部,

河北的中南部。而中心地区则在山西南部。作者考证后认为:山西南部,为古之“夏虚”,并引服虔及顾炎武《曰知录》之说:夏虚当在汾浍毗邻以南地区。山西夏县东下冯遗址发掘,所发现的文物,为“夏虚”在晋南夏县一带,提供了有力证据。

《逸周书·尝麦篇》《山海经·大荒北经》《尸子·卷下》等先秦古籍,皆言黄帝斩蚩尤于“中冀”。中冀当与《水经注·渭水》条下之冀川、冀县、冀南山、冀水、冀谷、冀城、冀治等,一系列以“冀”为地名的山川河流及城邑相关。春秋时秦置冀县于今甘肃天水市境。后区划累变,至东汉建武元年(25),全国始行州、郡(国)、县三级管理体制,始置冀州,州治信都县治(今河北冀州市旧城),直至宋代。《吕代春秋·有始览》之后,古籍皆言“两河之间曰冀州”,而“冀州之野”,极可能是指渭水下游及黄河三角洲地带。加之东汉初置冀州(相当于省级),由此形成古冀州之域,在今山西、河北两省之间印象。这恰与《禹贡》:“冀州”之域相合。

由此推定,夏文化中心地带,在今山西夏县一带;但古冀州的主体部分,当在今河北一带,故称“河北”为冀,有其史实依据。

蓟、燕。蓟,北京市古称,为周武王所封殷商末方国为蓟侯国,臣服于周,治今北京市广安门一带。甲骨文中有“燕”字,无“蓟”字,蓟字为后造字。有学者考证:蓟,从草从术、从鱼从刀。从草从术,可通借为“稻”;从鱼从刀,可训为渔猎之义。事实上,蓟为一种植物。《尔雅·释草》:“术,山蓟。杨,枹蓟。”邢昺疏:“此辨蓟生山中及平地者名也。生平地者为蓟,生山中者一名术。”今文多释为:多年生草木,全株可入药。古人造字少,同音假借字,在先秦文献中屡见。如《诗经·幽风·七月》《礼记·乐记》《周易·多辞》中,皆有先例。

《山海经·大荒东经》:“黄帝生禺虢,禺虢生禺京,禺京处北海。”后世文献载:禺京于今河北保定建有郭国,为郭氏。公元前670年亡于齐。《战国策·燕一》载:郭氏后裔郭隗仕燕,为燕昭王之师。

由以上推断,今北京市与河北西北部,最早族居此地立方国者,当为黄帝之孙禺京及后裔,即兼管稻作及渔猎的京族(非今京族),筑有聚落邑,商末因族居于蓟丘之上,以蓟丘为邑,故名蓟族。京、蓟乃一音之转,京族既蓟族。《史记·周本纪》:“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水经注·漯水》载:“周武王封尧后于蓟,今城内西北偶有蓟邱(丘),因邱以名邑也。”

其时,蓟族的势力范围,当包括今北京市及河北西北一部分。今北京市地下出土文物,充分证实了这一点。

燕,燕侯国,即今北京市及河北省北部偏南地带,为周成王所封。首治今北京市房山区董家林琉璃河边,后都城四迁,终灭于秦。《诗经·大雅·召旻》载:召公统兵北伐“日辟国百里。”史载:周成王十年左右,北方殷民,殷燕(郾)人与殷所属方国叛周,周成王命召公奭平叛取胜后,返回宗国,因功封召公奭于燕。这是周朝开国之初,深入北方最远的一支姬姓贵族。其时黄河北岸今河北大部分地域殷人、贵族、土著,皆臣服于周。由此可见,周朝立国之初至战国末,今河北省西北大部及北京市境域,皆属周代蓟、燕侯国所辖。

燕赵。战国时期,今河北属燕国、赵国、中山国地;而燕、赵为其主体,故河北历有“燕赵”之称。

“燕赵”之燕,是春秋战国时燕国,辖境与西周初至春秋时有别。其时燕为强国,为战国七雄之一。燕赐王(前335-前279),燕国辖境包括今河北省北部和北京市以及辽东之地。其时,燕国建有三都,即蓟城,即今北京市广安门一带;中都,在今北京市房山区窦店以西。下都,在今河北易县。燕昭王时,重用人才,向北扩展,以秦开为将“袭破赵东胡,东胡都千余里。”又向南开拓,占领了中山国不少领土,公元前296年终灭中山国,迁中山王于肤指(今陕西省绥德县东南)终成“七雄”之一。

赵国,亦为战国“七雄”之一。赵,古文中有疾行之义后多引申为赵姓,国号。《风俗通·皇霸·六国》:“赵之先舆与秦同祖,其裔孙曰造父,于周穆王为御骅骝騄耳之乘……帝念其功,赐以赵城,因以为姓。”《史记·赵世家》:“(缪王)乃赐造父以赵城,由此为赵氏。”《玉篇·走部》:“赵,国名。”周穆王封造父于赵,故城在今山西省赵城县西南。公元前453年,韩、魏、赵三氏联合灭智氏(伯),三家分晋而立。赵氏国号赵,辖境在今山西北部、河北西部和南部一带。赵国在赵列侯(前408-前387)时,又重用人才,“选练举贤,任官使能”,“节财俭用,察度功德”,“以仁义,约以王道。”至赵武灵王(前340-前295)时,推行“胡服骑射”改革,始强盛,灭中山国,败林胡、楼烦二族,辟云中、雁门、代三郡,开筑“赵长城”,其时赵之强,甲于三晋。

由此可知,今河北省境在战国时,属燕国、赵国所辖,故有“燕赵”之称。

河北。以地处黄河之北,太行山之东而得名。

河,水道之通称,亦专指黄河。黄,古今文中多指:土地色。《易·坤》:“天玄而地黄。”孔颖达疏:“天色玄,地色黄。”《诗·小雅·何草不黄》:“何草不黄,何日不行。”朱熹注:“草衰则黄。”《说文·黄部》:“黄,地之色也。”河,《书·禹贡》:“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南至于华阴,东至于砥柱,又东至于孟津,东过洛纳,至于大伾,北过降水,至于大陆,又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庄子·秋水》:“秋水时至,百川灌河。”《说文》:“河,水。”西汉初,史书有“黄河”之载。《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载:“使黄河如带,泰山如厉。”《三国志·吴志·周瑜传》亦明载:“可以拒曹者,长江也。”故西汉之前,黄河简称为“河”;东汉末之前,长江简称为“江”。黄河,因河水浑黄而得名。

北,古今文中,指方位,与南相对。在甲骨文中,字形像二人相背之状。《诗·小雅·大东》:“唯南有箕,不可以簸扬。唯北有斗,不可以把酒酱。”《左传·僖公四年》:“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玉篇·北部》:“北,方名。”由此推知:河北,黄河之北之谓。

河北,得名于唐贞观元年(627)。作为唐初“河北道”(省)级政区地名,当与唐太宗李世民治政有关。

《新唐书·本纪第二·太宗》载:“太宗为人聪明英武,有大志,而能屈节下士。”史载唐太宗即位后,能虚心纳谏,勤于政事,轻徭薄税,注重发展经济,善于用人,发展科举制度,注意睦邻友好。对于威胁边疆安全的外部势力,坚决回击。史称“贞观之治”。

隋文帝时撤郡,“以州治民”,更改重名县名几十处。隋炀帝虽为暴君,但政区地名改革仍有成效。隋38年而亡,至唐初权置州、县,亦较以前为多。隋大业五年(609)郡184个,县1245个,每郡平均辖县6.77。至唐武德八年(625),州数增加到413,县数增加到1628,每州平均辖县3.94个;同时,政区重名者亦有。至贞观元年,国内政局初定,唐太宗悉令省平,并置河北道等。共废州73,废县137,贞观十七年废州13。贞观年间(627-649)共废州157,县274。与此同时,又新置了75个州,175个县,至贞观十四年全国共有360个州,1557个县。

由于唐初社会稳定,国力强盛,至“贞观之治”时,达到顶点。唐太宗有人力、物力、财力,对县以上行政区划地名,进行清理、整顿、调整。由此可见,贞观年间政区地名的整顿与成就,当与李世民治政有关,是“贞观之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至天宝年间,唐王朝在地名整顿方面的力度更大。《旧唐书·玄宗纪下》载:天宝元年九月“丙寅,改天下县名不稳及重名一百一十处。”成效很大,影响深远。天宝元年,有郡府362,县1528,基本与贞观年间持平。可见,唐王朝这两次全国范围内的整顿,成效显著,可为后世鉴。

唐开元二十年(732),改河北道为监察区,分属十九州,隶河北道。宋、元、明、清,河北境域,时属路、府、州辖。

民国立(1912),次年河北境域,划属直隶省,省辖县(顺天府除外)。民国3年(1914),改顺天府为京兆特别区,置津海、保定、大名、口北四道和察哈尔、热河特别区。民国17年(1948),改直隶省为河北省,省会保定。

共和国成立前夕于1949年8月1日,成立河北省人民政府,辖上10个专区;又分河北省置察哈尔、热河两省。1952年撤察哈尔省,属河北张家口专区;1956年撤热河省,属河北省承德专区。1958年天津市划归河北省,省会迁天津。1967年天津市改为中央直辖市,河北省会迁保定。1968年省会迁石家庄。之后,政区略有调整,至2004年河北境域始成现状。

河北西北部,山地、高原错杂,余者平原广阔,气候适宜,水系完整,资源丰富。交通便捷。平原盛产小麦等粮食作物;山区多果木特产;工业体系完善;教育科技发达,高校林立。承德、保定、邯郸、正定、山海关,历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境内名胜古迹众多,为国内旅游大省。

参考文献:

(1)河北省人民政府:走进河北[EB//OL][2019-06-21])

(2) 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1914.

(3) 彭雪开、王殿彬.北京地名源流考[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11.

(4) 周书灿、毛长立.共工氏流徙的考古学考察[j].文物春秋,2008(2):23.

(5) 古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725.

(6)(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9:1231~1232.

(7) 李民.《禹贡》“冀州”与夏文化探索[j]社会科学战线,1983:(3).

(8) 汉语大字典[M].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7:1377.

(9) 国语·战国策[M].长沙:岳麓书社,1988:290~291.

(10)(西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99:92.

(11) 陈桥驿:水经注校证[M].北京:中华书局,2011:324.

(12)程俊英译注.诗经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617.

(13)杨宽.西周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8:517.

(14)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册,原始社会夏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6:33-34.

(15) 杨宽.战国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288.

(16) 中国文化知识精华[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9:60.

(17)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9:15.

(18)史地知识词典[M].延边:延边人民出版社,1989:1114-1115.

(19)华林甫.中国地名学源流[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145.

(20)(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9:145.

责任编辑:嘉木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中国文化交流网 www.whjlw.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