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财经|提升成效是今年国企改革的核心

  来源: 界面新闻

2020-05-22 15:59:03

字号
5月22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提升国资国企改革成效。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完善国资监管体制,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基本完成剥离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国企要聚焦主责主业,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提高核心竞争力。

中国企业研究院院长 李锦

5月22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提升国资国企改革成效。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完善国资监管体制,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基本完成剥离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国企要聚焦主责主业,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提高核心竞争力。

这一段是90个字,去年是186字。比较而言精简了,聚焦更准。因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即将公布,内容在里面充分展开,就使得报告的文字压力减少了。

实施行动、提升成效是主题

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制定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提升国资国企改革综合成效。其实,已经为两会报告定下基调。

当前,国际形势严峻复杂,势态明朗,国内经济处于爬坡过坎阶段,局势已定;国有经济受到疫情很大冲击,已经告一段落。央企、国企在六保中发挥发挥顶梁柱、压舱石作用。三年行动方案会在现实背景催化。

从报告看,2020年国资国企改革尤其注重成效。两年来流传一个说法,叫做“十打纲领不如一个行动”。现在报告呈现一个主题:实施三年行动,提升改革成效。一个中心: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提高核心竞争力。两大任务:完善国资监管体制,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两个剥离: 剥离非主责主业的业务 剥离办社会职能。

按照顶层设计,到2020年,在国有企业改革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成果。2020年经济压力较大,央企、国企在“六保”中发挥发挥顶梁柱、压舱石作用,改革步伐只能加快,甚至更为急迫,在此背景下《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将加快推出。

整个报告,立足于“依靠改革,激发市场微观主体活力,增强新动能”这个背景,通过三年行动方案的制定实施,更好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与四中全会新要求。四中全会指出国有经济五力标准: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将进一步加强。而报告集中于竞争力,字数减少了,目标更明确,不是一个纲领式口号。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是“推进国资国企改革”。2019年是“加快”,从“推进”到“加快” ,预示着国资国企改革的紧迫性。2020年年政府工作报告是提升成效,有递进关系。

确实,国有企业改革进入关键的历史阶段,市场化的体制机制是方向,激发微观主体活力与竞争力是目的,改革结构调整优化结合构成主题,聚焦行动提升效果是关键。

完善国资监管体制是重要任务

健全完善国资国企制度是一个体系,包括着力完善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完善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完善中央企业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制度,推动国资国企发展改革监管和党的建设再上新台阶。体制改革会突出抓好授权经营体制,在行动上加强和完善国有资产监管,推进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试点,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国资体制改革强调更为有效发挥两类公司功能作用。作为国资监管体制不断完善的重要内容,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积极稳妥推进。改组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两类公司”),是国企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的重要内容。当前“两类公司”试点正持续向纵深推进。当前“两类公司”试点正持续向纵深推进。

中央企业层面,国资委分3批在21家企业开展了“两类公司”试点;全国30个省级国资监管部门已改组组建“两类公司”76家。当前国资改革最大的特征就是与资本市场紧密结合,成立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可为后续混改、资产证券化等做铺垫。预计,国有经济两类公司是国资国企改革的“牛鼻子”,是牵一发动全身的改革。央企总部仍然是改革的中枢,是今后数年改革的主要载体。新组建一批国有资本运营公司,也到时候了。在组织架构、运营模式、经营机制方面加大改革力度,探索新的运营机制,加快形成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和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

混改深层问题要突破

对于混合所有制改革改革内容,前年提法是“稳妥推进”。去年是“积极稳妥推进”,加上“积极”两个字,今年说的是“深化”。从2013年来,混改基调屡屡发生变化,一度由积极变为“有序”“稳妥”。“积极”两字,仍然是态度。深化,是程度。

积极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重心由“混”向“改”转变,是“三年行动”与“十四五”规划改革焦点。整体上,“十四五”期间,在多数国企混改的阶段性任务完成的基础上,重点将转入市场化机制改革,积极稳妥分层分类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特别是要推动混合所有制企业深度转化经营机制,充分发挥非国有股东的积极作用。在“十四五”期间,将大力推动国有企业上市,推动集团公司整体上市,加大市场化并购上市公司力度,推动国有资产向上市公司集中,使上市公司成为国有企业主要组织形式和管理资本的重要载体。

围绕主责主业,进行经济布局结构调整

政府工作报告第一次提出“主责主业”制度,这是在结构优化的重要举措,将推动国有经济布局的重大转变

党中央对每个央企都有明确的战略要求,央企的设立都有各自的初心和使命。聚焦主业、做强实业,瘦身健体、提质增效,是央企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持续推动企业“做强、做优、做大”的根本途径。今年将重新厘定央企主责主业,各企业要严格执行新版投资项目负面清单,严控非主业投资比例和投向,推动各类资源要素向主责主业集中。未来国有资本将更多投向重要行业、关键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有效推进企业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是“十四五”规划的重中之重。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结构调整,创新发展一批,巩固加强一批,重组整合一批,清理退出一批。将非核心业务处置列入2020年改革攻坚重点后,很多企业就要下决心退出传统制造业和房地产业务。

重组主要是以下几种形式:一是选择市场竞争程度相对高、产业集中度较低、产能过剩问题突出的行业,包括资源类行业、钢铁、汽车、装备制造、对外工程承包等领域,进行企业并购横向重组,从而减少企业数量,扩大企业规模。二是对上下游协同效应显著的企业优先纵向重组。比如,目前应积极推进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的煤电钢类企业的合并重组,从而以较低的交易成本实现产能消化和压缩。三是注重企业内部资源的再整合。尤其是那些规模庞大的企业集团,要按照业务链、技术链的有机关系进行资产和组织的创新性调配。四是外部重组,央地重组与国际重组。装备制造、化工产业、海工装备、海外油气资产等专业化整合以及煤电资源区域整合将成为工作重点。重复投资、同质化竞争问题突出领域的重组整合有望提速,装备制造、化工产业、海工装备、海外油气资产等专业化整合以及煤电资源区域整合将成为工作重点。

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

这个问题,国有企业压力太大了,包袱太重了,带着沉重的包袱参与市场竞争,很不合理。现在终于写入报告。

中央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是指将中央企业在计划经济特定历史条件下举办的与企业生产经营没有直接关系的社会公益及生活后勤服务单位移交地方管理的行为。中央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的实施范围包括普通中小学和公检法、医院与三管一物,多数已经完成,还有一些骨头要啃。切实减轻国有企业的社会负担,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实现政企分开,提高国有企业竞争力,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项重大举措。近年来,企业办社会职能的分离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任务仍相当艰巨,有些企业包袱太重。现在出现在报告中,是第一次,需要政府的协调。中央政府下决心,下一步力度就大了。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www.whjlw.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关键词: 两会 国企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