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名源流考

来源:湖南工业大学报  作者:彭雪开,王殿彬

2020-05-29 18:17

字号
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有3000多年的建城史,久负盛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区划地名,历有幽州、蓟、燕、大都、北平、北京之称,皆有历史文化渊源可考。

【编者按】地名,是分布在历史长河里的时空符号,集聚了丰富的人类智慧,蕴藏了各个时期的历史、地理、人文信息,构成了一种独特的识别、命名和用于交往的文化。地名,在国家治理、社会生活、经济发展、文化传承、国防建设和国际交往等方面广泛发挥着深刻作用,是重要的国家历史与民族文化遗产。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对外开放日益扩大、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快速发展,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迫切需要深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迫切需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内涵,进一步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 为了挖掘公共文化内含的社会价值,中国地名学会联合国家文化软实力传播平台中国文化交流网策划推出【地名中国 · 郡县地名源流考释】专题系列,邀请我国高校、研究机构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地名文化议题展开研讨,刊发相关评论文章,解读地名传承的精神价值与时代内涵,发挥学会社会服务、舆论引导功能和传播平台的作用。传承民族文化,服务未来中华。


北京地名源流考

彭雪开  王殿彬

(民政部地名研究所科研基地   株洲 412008)

关键词:幽州  蓟  燕  大都  北平 北京  地名源流  考释

北京,是我国最负盛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至今已有三千多年历史。北京地名,据不完全统计有30余说(亦说27说),可谓全国之最。然而,以域邑、国都称名,主要有幽州、蓟、燕、大都、北平、北京之称,皆为今北京最古区划地名,历史文化渊源深厚,先择其考释。

幽州。北京最早称名幽州,又称幽都、幽陵。《尚书·尧典》:“流共工于幽州,放壦兜于崇山,窜三苗于山危,殛鲧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又云:尧“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前者《孟子·万章上》原文引用。《史记·五帝本纪》:“于是舜归于言于帝,请流共工于幽陵。”[集解]马融曰:“北裔也。”[正义]:《尚书》及《大戴礼》皆作“幽州”。可见幽州,又别称幽都,也称幽陵。

———

作者简介:

彭雪开(1953—),男,湖南攸县人,民政部地名研究所科研基地首席专家、湖南工业大学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郡县地名。

王殿彬(1964—),男,河北固安县人,民政部地名研究所科研基地专家,湖南工业大学客座教授,研究方向为地名文化。

宅,古今文中有10余种释义,其本义为居住。但在春秋战国前,又多指王者所居为“宅”。《书·盘庚上》:“我王来,既爰宅于兹。”

孔传:“言祖乙已居于此。”《尚书·尧典》:“分命羲仲宅嵎夷。

《吕氏春秋·疑似》:“周宅丰镐。”由此可见,尧、舜、禹时期,幽州已筑聚落邑。殷商时期,共工氏后裔应为商朝方国,已在幽洲今北京市密云燕落村一带,极有可能筑有城邑。当然,这有待地下出土文物,进一步证实。

幽州,何以为名?幽,甲骨文训幽为黑。卜辞借为黝,其义为青黑。古文中有十几种释义,其本义指:隐蔽。《荀子·正论》:“上幽险,下渐诈矣。”《礼记·儒行》:“幽居而不淫。”孔颖达疏:“幽居,谓未仕独处也。”《说文》:“幽,隐也。”州,古文本义指:水中陆地。依甲骨文字形释义。《说文》:“州,水中可居者曰州。”州通洲。后引申为地域或行政区划之义。《书·禹贡》:“禹别九州。”《尚书》列“九州”,始有幽州之称。其时,幽州当为地域地名。但也不排除部落城邑地名。上古传说时代,幽州当属此况。

幽州最早得名,当与天文官和叔驻邑有关。《史记·五帝本纪》:帝尧“申命和叔,居北方,曰幽都。”[集解]孔安国曰:“北称幽都,谓所聚也。”[索隐]《山海经》曰:“北海之内有山曰幽都,盖是也。”[正义]案:“北方幽州,阴聚之地,命和叔居理之。北方之官,若《周礼》冬官卿。”帝尧时有天文历法大臣羲、和两对兄弟,被帝尧分命东、南、西、北四方,“敬顺昊天,数法日月星辰,敬授民时。”更与共工氏迁徙密切相关。

其一、共工氏,传为炎帝祝融部落后裔。先秦典籍《尚书·尧典》、《孟子·万章上》、《荀子·议兵》、《韩非子·外储说》、《山海经·大荒北经》、《列子·汤问》等皆有载。其部族有著名首领,周厉王时为共伯,立有共国。《古竹书纪年》:“共伯和干王政。”《左传·隐公元年》:“大叔出奔共。”杜注:“共,国。今汲郡共县。”《汉书·地理志》:河内郡县十八。其中有“共,故国。”孟康曰“共伯入为三公也。”共伯当为共工氏后裔。

其二、共工氏所处时代,为颛顼、帝窖、尧、舜禹时代。《管子·揆度篇》:“共工氏之王,水处十之七,陆处十之三,乘天势以隘制天下。”《左传·昭公十七年》:“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淮南子·修务训》:“共工振滔洪水,以薄空桑。”传为善治水部落。因部落势力强大,常与姬姓部落抗争,《史记·楚世家》载:“共工氏作乱,帝喾使重黎诛之而不尽。”

其三、先秦文献与考古学考察,可证今河南辉县一带,应为共工氏早期活动中心区域。辉县孟龙庄龙山文化城址,可能与上古传说中的共工氏有关。《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共工氏有子曰句龙,为后土。”《国语·鲁语上》:“共工氏之伯九有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土,故祀以为社。”《礼记·祭法》也有同载。在春秋战国时代,后土已奉为农业丰收及生育保护神,世代祭祀。由此推测:在尧、舜、禹时代,共工氏是善农耕、治水、筑城的部落。

其四、地方史籍也有详载。2011年《辉县年鉴》载:辉县市远古时期为共工氏部族居地。夏属冀州之域,殷商系王畿内地,周称凡国、共国。周厉王三十六年(前841),共国君共伯和受诸侯拥护,代行王政,号共和,是为元年(前841),为中国历史上有确切纪年的开始。

其五、共工氏何时迁徙于幽州。史无明载,但亦有迹可寻。《尚书·尧典》始载其事。《孟子·万章上》明载“舜流共工于幽州。”《荀子·成相篇》:“禹有功,抑下鸿,逐共工。”《山海经·大荒西经》:“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禹攻共工国山。”《括地志》:“燕乐县。故龚城在檀州燕乐县界,故老传云舜流共工幽州居此城。”这表明唐初共工城仍存在。清光绪《顺天府志·地理志十》载:共工流放地,在密云县东北五十里“安乐庄”。孙冬虎先生认为:《顺天府志》中的安乐庄与燕乐庄、燕乐村,其专名部分,皆为一音之转,为近音异写。

其六、地下文物考古资料表明:密云燕落塞雪山文化遗址出土新石器、陶器表明:距今6000年左右,密云一带就有人类聚居。尧、舜、禹时期,幽州应有聚落城邑。燕乐村今名燕落寨,发现燕落寨夏家店古村落遗址,距今约3500—4000年。这虽是北方草原青铜文化,但不排除共工氏聚居这一带,与其融合发展。北魏太平真君元年(440年),燕乐县治,始建于燕乐村。今有古城遗址,占地面积约2.4万平方米,墙体为粗砂黄褐土夯实。1980年,发现几处汉代砖室墓,出土有汉代绳纹瓦、灰陶罐等文物。燕乐县治,极有可能在共工古城址上扩建而成。

总之,古文献尤其是先秦文献及地下文物考古双重证实:《史记·五帝本纪》载:帝尧“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舜流共工于幽陵。”有充分依据,当为史实。

蓟。北京市古称。蓟,何以得名?古文中多释为术、菊。《尔雅·释草》:“术,山蓟。杨,枹蓟。”邢昺疏:“此辨蓟生山中及平地者名也。生平地者名蓟,生山中者一名术。”今文多释为:多年生草本。全株有硬刺,密被白色软毛,头状花序顶生。全株可入药,有凉血、止血功效。

不过,甲骨文中有“燕字”,无“蓟”字。蓟字为后造字,多见于汉印。然而,也不排除西周初,当有它字代替。极有可能禺京有封邑曰“京”。周武王、周成王伐纣灭商时,以京、蓟谐音通假为“蓟”。古人造字少,同音假借字,在先秦文献中多见。如《诗经·豳风·七月》:“七月食瓜断壶。”此“壶”假借为“瓠”。又如《礼记·乐记》:“发扬蹈厉之已蚤。”“蚤”通假为“早”。《周易·系辞》:“尺蠖之居,以求信也。”“信”通假为“伸”。殷商末禺京后裔封邑或“京”,周初通假为“蓟”。当然,京、蓟是否通假,仍值得探讨。

蓟,从草从术从鱼从刀。这可能更符合禺京后裔京人的实情。故京人转称为蓟人。从草从术,术即秫。秫,可训为糯。“‘三月而种粳,四月而种秫。’皆谓之稻也。”从魚从刀,可训为渔猎之义。

《山海经·大荒东经》:“黄帝生禺虢(左办旁为“豸”),禺虢生禺京。禺京处北海。”禺京后裔建有郭国,为郭氏,公元前670年亡于齐。《战国策·燕一》载:郭氏后裔郭隗仕燕,为燕昭王之师。《畿辅通志·名臣》认为:郭隗于保定……仍为燕人。由此推知,今北京市与河北西北部,最早族居此地立国者,当为黄帝之子禺京之后裔,亦即兼营稻作及渔猎的京族,筑有京邑。商末因族居于蓟丘之上,故名蓟族,蓟丘为邑。《水经注·纍[左旁加三点水]水》:“周武王封尧后于蓟,今城内西北隅有蓟邱,因邱以名邑也。”

蓟国封国建都,是周武王伐纣灭商的产物。《左传·昭公九年》:“及武王克商,……肃、慎、燕、亳,吾北土也。”《史记·周本纪》:武王追思先圣王,乃封“帝尧之后于蓟。”《史记·乐记》:“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两说实为一事,因按《史记·周本纪》等古籍记载:帝尧乃黄帝玄孙。

周武王伐纣于牧野,商纣王逃登鹿台自焚而死,时限当在周武王四年(公元前1066)。杨宽《西周史·西周大事年表》,也录为此年。由此推知周武王封蓟,当在这一年。

蓟国第一任及历代国君,当为殷商末京人方国旧部。因武王克殷,京人方国可能助周伐纣,立有殊功,故“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

“褒封”之褒,古文中有宽、大之义。《盐铁论·论儒》:“齐宣王褒儒尊学,……。”《后汉书·董扶传》:“董扶褒秋亳之善,贬纤介之恶。”即是此意。封,古文中指植树为界。后引申为:封土立国。《国语·楚语下》:“其生不殖,不可以封。”《说文》:“封,爵诸侯之土也。”《公羊传·隐公元年》何休注:“有土嘉之曰褒,无土建国曰封。”由此可见,周武王褒封“帝尧之后于蓟”,是褒封先圣后裔商代小方国“京”为“蓟”国,当为事实。不过,此“蓟”因非周姬之“亲”,故历代国史未载周初国君之名。至春秋时期,燕盛蓟弱,终为姬姓燕国所灭,决非偶然。

周武王伐纣灭商后,周初分封因势兴而异,并非武王一人所为。《左传·昭公二十八年》:“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而“光有天下”,当在周成王、周康王之际,而大多数封国,在周公东征,灭武庚、管叔、蔡叔反叛,践奄伐薄姑殷商诸侯之时。各家皆有注。现有学者也持此看法。不过,周初蓟国之封,古文献有载,更有地下出土文物证实,是不争的史实。

一是在今北京市广安门一带,发现战国及战国前遗址,有燕国宫殿常用构件;古陶件最早接近于西周时期。在北京市宣武区条周胡同地表以下7米处,出土方折式“偃”字刀币10枚及古代建筑构件饕餮纹半瓦当,以及许多细绳纹陶片。学术界公认为燕国宫殿所用。公元前644年(亦有另说),山戎侵燕,齐伐山戎救燕,后燕庄公为北方诸侯之长时,不久燕襄公攻灭蓟国,占其残城又筑新蓟燕,号燕蓟或燕都。

二是在北京市城区西南部,陆续发现春秋战周至西汉时期陶井、大量墓葬;尤以宣武门到和平门一带,最为密集。1973年及1974年,分别在法源寺及白纸坊以北,发现2处战国墓群。这为探索春秋战国至汉代蓟城城址,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

三是有学者根据古文献及地下考古资料认为:西周蓟都及春秋战国燕都均位于宣武门、和平门及白云观东西一线的南北两侧。其中西周蓟都小城,当位于广安门外护城河一线东西两侧;而燕国迁都于此后进行了扩建。而商代中期以后的蓟城,为西周之蓟都沿用。齐桓公救燕伐山戎后,燕强蓟弱。约在公元前629~前628年,蓟国存国约400多年。终为燕灭。

燕。《史记·周本纪》载:武王克商,封“召公奭于燕。”

《史记·燕召公世家》:“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召公奭”、“召公”,实指一人。西周燕国,史载于国史。

     燕,何以名之。燕字,源于甲骨文,其字形如燕状。《诗·邶风·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论语·述而》:“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说文》:“燕,玄鸟也。”《尔雅·释鸟》:“燕燕,鳦。”邢昺疏:“此燕燕即今之燕,古人重言之。以其玄色,故谓之玄鸟。”

玄,古文可训为赤黑、黑;亦可训为幽、阴。由此推断,燕山,上古时多燕,故名。幽,亦可假借为黑。《诗·小雅·隰桑》:“隰桑有阿,其叶有幽。”毛传曰:“幽,黑色也。”幽,通黝。《说文》:“黝,微青黑色也。”《山海经·海内经》:“北海之内,有山,名曰幽都之山,黑水出焉。其上有玄鸟、玄蛇、玄豹、玄虎、玄狐蓬尾。有大玄之山。有玄丘之民。有大幽之国。”《山海经·海内经》中“大玄之山”、“大幽之国”,可能指燕山、古燕国。由此北京古称幽州、燕,就迎刃而解。

燕国为周成王所封。一是《左传·昭公二十六年》:“昔(成)〔武〕王克殷,成王靖四方,康王息民,并建母弟以蕃屏周。”《左传·僖公二十四年》[疏]:武王克商“乃得封建兄弟,归功于武王耳。并非武王之时已建五十五国,其后不复封人也。”王维国认为:武王克纣之后,只立武庚置三监而去,而未能抚有东土。直到成王时出现武庚之乱,周公平叛于东北方,克商践奄,灭国五十。随后建康叔于卫,伯禽于鲁,太公望于齐,召公之子于燕。

二是周武王灭商伐纣后,其时周朝控制的范围,仅到达黄河北岸及淇水流域殷商故都一带。周武王克商后“封邦建国”,在王畿内分封邶、鄘、卫而置“三监”(蔡叔、管叔、霍叔)。周成王元年(约公元前1061年),周公平管、蔡、武庚之乱,成王年幼。《尚书大传》载:周公摄政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平定东夷奄国),四年“建侯卫”(分封诸侯),五年“营成周”(今洛阳)。

三是《诗经·大雅·召旻》载:召公统兵北伐“日辟国百里。”当在周成王时期。周成王十年左右,北方殷民、殷燕人与殷各属方国叛周,周成王命召公奭平叛取胜后,返回宗周,因功殊伟,乃封召公奭之子于燕(今北京市房山琉璃河一带)。这是深入北方最远的一支姬姓贵族。

然而,召公奭并末亲自就封,其长子郾侯克代父就职,为第一代郾侯。《书·君奭·序》:“召公为保,周公为师相成王左右。”从北京房山董家林出土文物“堇鼎”铭文看,召公奭并末亲自就封,而是留在宗周都城,为周成王身边重臣。召公派“元(长)子”郾侯(克)代父就职,为第一代郾侯。曲英杰先生根据董家林墓葬出土青铜器铭文考证后认为:第一代郾侯克,第二代郾侯舞、第三代郾侯癸,连同召公奭四代父子相传。因此之故,周成王封燕,比周武王褒封“帝尧之后于蓟”,约晚10余年。

周成王封召公奭于北燕,立都城于琉璃河边,已被今北京市房山董家林西周古城遗址所证实。琉璃河古城遗址,为燕国都城存360余年。约在燕桓侯初(前697~前687)时,迁都临易。今河北容城县有易城遗址;今容城县晾马台、南阳一带出土“西官”、“左征尹”铭文铜壶,皆可为证。《世本》载“桓侯徒临易。”《括地志》《太平环宇记》两书,均有考载。35余年后,燕庄公二十八年(前663),国都又迁驻原蓟城附近的上都蓟,今北京市广安门护城河一带。迁都前灭蓟国为燕境。实际上是占蓟国之旧蓟都,扩建而为燕都蓟城。燕国在蓟城建都约150余年。

约在燕文公三年(前552 ),即齐庄公二年,齐国联合山戎等部共击燕师。在前554~前544年,燕文公又迁都今易县燕下都,300年不易;又以上都蓟为副都。因此之故,今北京市古城建城史约有3100年。这不包括今北京市殷商所封京人(蓟人)方国邑,更不包括尧舜禹时代的共工城。

秦王政二十年,燕王喜二十九年(前227),燕太子丹遣荆轲刺秦王未遂,秦将王剪率军攻燕,毁其都;秦兵临易水。燕王喜与逃到代地的赵公子嘉,联兵攻秦兵,败后燕太子丹,逃匿于衡水,旋被秦将李信追斩。燕王喜弃蓟城,率兵退却辽阳。五年后,秦将王贲俘燕王喜,燕国亡于秦。燕国约存840余年,传王42代,五易都城,其中立都蓟城最久,燕城次之,燕下都、临易又次之,辽阳立都仅5年而国灭。

秦灭燕,置蓟县,治今北京城西南;亦为广阳郡治。共和国《北京志·建置志》载:西汉,境域分属上谷、渔阳二郡和燕国( 后改广阳国) 。汉武帝分为幽州刺史部,为监察区,州治常寄迁。东汉,境域置有幽州和燕郡( 国) , 郡( 国) 下领县。东魏时, 塞外州郡县内徙, 行政建置难以详述。 隋开皇初,废郡存幽州;大业初改置涿郡。唐初又改涿郡为幽州。唐建中二年(781),分蓟县置幽都县,同为幽州治。辽改蓟县为蓟北县,建为陪都,号燕京。为析津府治,领州县若干。析津、宛平二县依郭,为府治。

中都。中,古今文有10余种释义,其本义指:中间位置。都,古今文有近20多种释义,其本义指:城邑。中都,意为金朝境域正式建都并位处中间的大城。

中都建立,与女真族完额部首领乌古刀之孙阿骨打(1068~1123),创立金国有关。北宋衰落后,我国北方女真族逐渐强盛。公元十世纪时,族部历受辽国欺压。十一世纪末,女真族完额部崛起,其余部落纷纷归附。统一众部落后,北宋政和三年(1113),阿骨打为酋长,率部攻辽取胜,建立金国,建都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南)。

公元1125年,灭辽;次年灭北宋。公元1153 年,金海陵王迁都燕京, 改名中都。在今北京市内,置中都路和大兴府,下领州县若干。据《金史·本纪第五·海陵》载:“改燕京为中都,府曰大兴,汴京为南京,中京为北京。”北京之名始于此。其时中京府治,在今吉林省和龙市西古城。因位于汴京(今河南开封)之北,故称“北京”。其得名与明代“北京”有别。其时,大兴、宛平为附郭县。1214年金朝第八位皇帝宣宗完颜珣,于迁都南京(今河南开封)。其国力强盛时,国土辽阔。长期与南宋对峙,争战不止。为我国统治北方的王朝。天兴三年(1234),在蒙古与南宋联合进攻下灭亡。历九帝,存国120年。因此之故,北京建都史约800年。

大都。何以得名?大,古今文中有十几种释义:其本义指:在空间位置方面(面积、体积、容积),超过一般所比对象,与小相反。《论语·子路》:“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荀子·天论》:“大而无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皆含此意。大都,即指大的城市,即为元代的大都城。

1964年,经地下文物考古发现:大都城平面呈长方形,城墙夯筑,四面辟城门11座,由外城、皇城和宫城组成。南北长7600米,东西长6700米,总面积约50多平方公里。皇城位于外城南部中央,宫城在皇城的偏东部。遵循"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汉制。城址内发现有城门、街道、水涵洞、下水道、居住遗址等遗迹,出土物以瓷器为主。它包括今北京市旧城的内城及其以北部分,始建于元至元四年(1267年),至元十三年(1276年),基本完工,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都市。

元朝大都,始建于今北京,当与元世祖忽必烈(1215—1294),立国治政密切相关。《元史·忽必烈传》载:“世祖度量弘广,知人善任使,信用儒术,用能以夏变夷,立经陈纪,所以为一代之制者,规模宏远矣。”有关史籍载:忽必烈为政期任用儒生,注重农桑、兴办屯田、攻云南、灭大理(1254),后,率军攻宋鄂州(今湖北武昌)。1255年兄死继大汗位,始建年号称中统。其弟联合诸王反,至元元年(1264),平叛胜利后,迁都燕京称大都(今北京)。至元八年定国号为元。至元十六年灭宋,统一全国。之后,多次向中亚邻国进攻均败。在位其间,建立行省制度,强化中央集权与边疆管理,提倡朱程理学,巩固发展多民族国家。但因阶级、民族压迫沉重,人民反抗不绝。而迁都于大都,建成国际大都市,也足见其睿智大略。元代,今北京境域属中书省( 腹里) 、大都路和大兴府, 下领州县若干。

北京。北,古今文中有10余种释义,其本义为方位,与“南”相对。在甲骨文中,其字形象二人相背状,后引申为背脊之“背”。中原以北建筑,多背北朝南,故泛指北方之北。《诗经·大雅·大东》:“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孙子·军争》:“背丘勿逆,佯北勿从。”皆含此义。京,古今文中有数种释义,其本义为:高丘。《说文》:“京,人所为绝高丘也。”亦指京城、国都。《诗经·大雅·文王》:“裸将于京。”张衡《东京赋》:“京邑翼翼,四方所视。”皆为此义。

北京,即为地处北方的全国都城。

北京成为明代全国之都,当与朱元璋第四子燕王朱棣(1360—1424)“清君侧”,以武力夺取皇位有关。《明史·成祖传》载:洪武三年(1675)封燕王。“王貌奇伟,美髭髯。智勇有大略,能推诚任人。”

有关史料载:建文元年(1399),起兵自称“靖难”,四年破京师(今江苏南京),夺取帝位。永乐元年(1403),改顺天府为北京。北京之名,始载国史、地志。七年(1409)拓管北方至库叶岛一带。永乐十九年(1421),迁都于此,称京师,仍习称北京,并置顺天府,府下领州、县, 州下亦领县。以南京为留都。在位期间,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强化中央集权,维护巩固多民族国家统一;扩大对外交往;加强文化建设,编纂《永乐大典》;提高国际地位,多有贡献。因压迫剥削日重,曾爆发唐赛儿农民起义。

清代基本沿袭明制, 属直隶省、顺天府、宣化府。直隶州领县, 一般州不领县。清顺天府下又设东、西、南、北四路同知, 亦称四路厅, 非一级行政区。    民国前期, 北洋政府仍以北京为都。 废顺天府, 改置京兆特别区, 又废州称县。1928 年国都南迁, 改北京为北平, 置北平特别市,仅辖城区和近郊, 城区范围同清代。废京兆特别区,原属县划属河北省( 直隶省改名) 。1930年北平特别市,降为北平市, 属河北省。北平市设辖若干区。    1949 年10 月1 日始, 北京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 为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为中央直辖市。后地名不变,区划数调,境域大扩,始成现域。

境内依山偎海,多冲积平原;河流众多,气候适宜。富有矿产,农业多特产;高科技工业富集,成效显著。为全国最大交通枢纽。历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现为全国文化、教育中心。文物众多,尤以周口店猿人遗址、房山董家林西周古城遗址、八达岭长城、故宫、圆明园遗址等,闻名于世。今生态日益改善,渐成公民宜居大都市。

(说明:本文发在湖南工业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2期)

责任编辑: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中国文化交流网 www.whjlw.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