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热议:如何利用新媒体传播戏曲艺术

  来源: 光明网

2019-07-31 21:38:41

字号
7月30日下午,由中央网信办移动网络管理局指导,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支持,光明网主办、思享无限(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协办的“为人民抒情追梦新舞台—2019戏曲传承与全媒体传播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会议邀请行业主管部门负责人、戏曲界知名演员、编剧、评论员,高校学者,直播平台代表等嘉宾,就新时代下如何结合全媒体传播手段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戏曲文化进行对话和探讨。

光明网讯(记者 赵艳艳)7月30日下午,由中央网信办移动网络管理局指导,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支持,光明网主办、思享无限(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协办的“为人民抒情追梦新舞台—2019戏曲传承与全媒体传播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会议邀请行业主管部门负责人、戏曲界知名演员、编剧、评论员,高校学者,直播平台代表等嘉宾,就新时代下如何结合全媒体传播手段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戏曲文化进行对话和探讨。

新媒体和戏曲艺术两个体系如何打通?其中的难点又是什么?在圆桌论坛环节,就如何利用新媒体传播戏曲艺术,与会嘉宾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ͼƬ84.png 

从左至右分别为:张玉玲、李铭、胖不墩儿、芦琦、王敏慧、陈霈然 摄影:光明网记者潘迪

主持人:

张玉玲 光明日报社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

嘉 宾:

李 铭  天津市青年京剧团副团长

胖不墩儿 京剧漫画家

王敏慧  思享无限(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市场总监

芦 琦  酷狗音乐高级媒介经理

陈霈然  主播代表

张玉玲:参加的专家多了,参加的平台多了,参加的剧种也多了,这体现了光明网在新时代发挥的媒体作用。从传承到传播都有新的变化。去年有一个专家说过一句话让我印象特别深刻,他说在他的印象里有两类人,第一类人是喜欢戏曲的人,第二类人是还没有接触过戏曲,只要能够接触戏曲就会爱上戏曲的人。我希望五位专家在今天的对话中能给我们留下一些精彩的话。

李铭:我是天津青年京剧团副团长李铭,非常高兴今天能够参加论坛活动。5月底在上海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中,我们团参加文华奖的评奖活动,光明网给予我们很大的支持,也做了直播,谢谢光明网。

胖不墩儿:我是画漫画的,我更多的是站在观众的角度。我从这个角度画京剧漫画。可能对于不了解戏曲的人来说,我这种形式更好接受一点,更好传播一点。

芦琦:大家好,我是酷狗音乐的芦琦,特别感谢有这次机会和大家分享这个话题。作为一个新媒体的平台,酷狗音乐今年已经十五年。我们旗下的产品有音乐、直播和短视频,对直播+戏曲和音乐+戏曲做很多的尝试,包括我们一直在做的广东省艺术节,还有2017年一直延续到今天的非遗的项目,我们也邀请了很多的戏曲大师来到直播间和网友分享。我们还有一个不错的尝试,我们对15场的戏曲演出做了直播,每场的观看量有20多万。我们开辟了戏曲专区,这是我们和广东粤剧院和北方昆曲剧院进行合作的。现在在平台利用新媒体的方式听戏曲的人很多,为了让年轻网友接受戏曲,让传统的文化和现在的形式相结合,我们拉动一些古风的原创音乐人,他们有很多的年轻受众。我们尝试做原创音乐的探索,与西安秦腔和成都川剧的老师一起合作音乐来作为地方的主題曲,非常好听。作为80后,我听第一场的川剧和秦腔都会觉得好好听,00后和90后也都是非常好的受众,我们会觉得在新媒体的传播方式上对这些戏曲做一些融合,其实年轻人是很愿意接受的,这是一个很好的探索。

王敏慧:大家好!我是秀色直播的代表,也是思享无限旗下最大的直播平台。去年我们在传统文化以及与新媒体的融合上做了很多的尝试,我们一起做了“你好,新时代——中国戏 pick me”。我和主播走了很多的地方,走到台前幕后。在直播的过程中发现,其实用户的活跃度、停留的时间、以及发言数都体现出他们是欢迎的。一旦接触了以后,他们安安静静欣赏了一段时间,他们会觉得很有意思。开始我们做这件事情的时候是有着疑问的,不知道效果。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发现,这些年轻的小朋友,他们真的是需要这种优质的内容;而且作为直播平台来说,也同样需要这样的优质内容来丰富我们。在这个过程还是收获很多的。

张玉玲:陈老师有参与过直播吗,效果怎样?

陈霈然:很高兴来到这里认识大家,因为我是来学习的,所以很感谢思享无限提供了这个平台。我是新生代的黄梅戏的演员,我借助新生代的媒体而来。我是年轻的演员,可能我的想法更偏年轻化一些,我希望做的东西可以更接年轻观众的地气,包括年轻化的服装和唱腔都要偏向现在流行的可以接受的东西,让他们传播我们的戏曲。希望通过思享无限的平台来做这个工作。

张玉玲:新媒体和我们的戏曲其实是两种语言、两个领域,是内容和技术、传统和现代的结合。要跨界,这两种语言、两个体系怎么打通?彼此接触的过程有什么难点?

李铭:今天参加活动真的是抱着学习的态度,跟曹院长也探讨了。作为戏曲院团不乏有一些院团媒体方面做的很好,宣传及各方面也都做的很好。戏曲演员的脑子可能都在创作上,我们各个院团都有痛失机会的经历。原来的一些老艺术家的思想真的不够开放,“我当初受很多罪学了这个东西不能轻易地露出去,”一些艺术家有这样的观点。现在真的应该把媒体放在高的位置,作为院团的管理者和主演应该树立一种时时刻刻与媒体接轨的观念。我们时时刻刻对戏有交流,对词、对唱腔,这时真的应该有一个团队进行记录。哪怕拿着一个手机,当时有这样的意识拍下来,然后放在平台上。

ͼƬ83.png

天津市青年京剧团副团长李铭与主持人就戏曲院团的新媒体意识问题进行讨论。摄影:光明网记者潘迪

张玉玲:幕后的工作状态是最可以感动人的。

李铭:中宣部给天津宣传部下文,天津也是戏曲大码头,学习强国想上一些戏曲的素材。演出的片段,整出戏,半出戏,片段的,技巧的,以及平常的花絮,这些东西都是可以往上传的,观众肯定也是非常喜欢看的。我们几家院团长之前开会,我们觉得上一个片段,《珠帘寨》上一个片段好办,我们没有问题,但如果拍花絮对院团来说有点捉襟见肘,需要组建团队。戏曲院团大部分的脑筋还是走在艺术生产上,新媒体是一个新生事物,他们接受有点慢。

张玉玲:这体现了国有院团的认识问题,能不能接触新媒体,愿意不愿意利用新媒体进行推广,愿不愿意放下身段和年轻观众甚至是年轻的网民进行互动,这就是一种认识问题,怎么能够让院团体现出版权与价值?

胖不墩儿,你进行跨界的过程中,你认为难在什么问题,存在着版权的担忧吗?

胖不墩儿:作为画画的人来说,版权这件事太难了。你的画发出来以后就基本被别人拿走了,没有什么办法完全维护。当你发现有人进行商用可以找律师做这些事,但在我来说如果你不商用的话,大家拿走就拿走吧,这也是一种传播。但如果你拿去挣钱,还不跟我说,这就有点过分了。

张玉玲:戏曲利用新媒体平台最大的作用就是放大了我们的观众。可能你在剧场就是几百人可以看,但在平台就是上百万人看,这完全是一个巨大的放量。

芦总,您认为做传统文化和戏曲的难点在哪里?

芦琦:刚才提到如何把传统的戏曲传播做到大众化和年轻化,难点就是大众化和年轻化。我们平台有很多戏曲演员,年轻演员也有这样的困扰。上次两会的时候,我们的主播在两会代表发出声音,如何让我的声音被更多人听到。他是国家二级演员,他的父亲是一级演员,也是中国女子川剧变脸的演员。他自己独创了莲花手舞来融入戏曲的元素,粉丝爆了,超级喜欢。他配上了一些古风的音乐,把一些元素拿过来。他可能会觉得如果我唱一段,对年轻人来说不能那么快的适应。他选择的是拿一些元素出来,拿一些你可能会感兴趣的内容的创新和改编,效果非常好。我们平台给的是渠道,资源和流量等等。但最核心的东西其实还是内容,一个是年轻演员如何可以把传统的内容创新到年轻人可以接受的新方式。另一方面,我觉得也是平台对于这些年轻演员的一种教育和培育。我们其实也有做主播教育,如何让专业院团适应新的传播方式。

张玉玲:根据用户的需求提供他们需要的内容,才能让戏曲传播的更好,哪怕就是元素,可能就是一些简单的方式。

芦琦:只是一个手势或者说变脸,或者只是一个理胡子的动作。

张玉玲:吸引进来才能给更多的传统文化的熏陶。

芦琦:是的。

张玉玲:王老师,在您的平台上,您是怎么解决两种领域的差距。

f44d3075899d1eab8af50b.jpg

思享无限(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市场总监王敏慧在圆桌论坛环节发言。摄影:光明网记者潘迪

王敏慧:我特别同意谢老师说的,他认为这是戏曲最好的时代,我也觉得这是戏曲最好的时代。因为新媒体通过技术可以触达到的用户更加多,范围更加广泛。我认为不管是戏曲还是传统文化,一定要保持灵魂。借助新媒体的优势,比如说交互,可以实时的台前幕後的展现。有很多的小朋友为什么不熟悉戏曲,是因为他们不知道,不了解它的底蕴,不了解历史,也不了解整个戏曲背后的传承。没有传播就没有传承,怎样通过传播让戏曲更好的传承下去,我觉得这是一个我们需要探讨的问题,但要相信它一定是最好的时代。

张玉玲:其实传播也是传承的一种特别好的方法,只要你的传播受众大了也是在慢慢的传承。

陈老师,您在进行直播尝试的过程中,您怎样有意识地和观众进行互动?

陈霈然:我做黄梅戏,京剧和我们安徽有渊源。黄梅戏是地方小戏,不会像京剧那样进行专门的研究,很多的东西不是很规范。我在传播的时候,我会利用大视频,我的字幕和我的内容相匹配来讲一个故事,这是一种诉说的方式。还有就是在直播平台的时候,我也会唱一段与大家进行交流。我新创了一个作品,是马老师20年前唱的作品,这是黄梅戏的花腔小戏移植过来的。这样的形式观众听着会有一种交流的感觉,他也会从中学到戏曲的东西。我们不缺少媒体,媒体会越来越多,戏曲也会越来越繁荣,但你要懂戏曲,这是一个难题,我觉得可能需要我们主播做桥梁嫁接。

张玉玲:作为翻译,怎样把传统文化的语言能够翻译成现代可以听懂的语言进行传播?

陈霈然:我为什么做戏曲,我的爷爷奶奶都是老一辈的黄梅戏演员,我的母亲也是黄梅戏的演员,我从小在黄梅戏世家长大。我自己很喜欢新生代的东西,所以我一直在进行尝试,更好利用这个平台和主播,这是我的一个荣幸。

张玉玲:要做传统文化和新媒体的结合,要做创新。刚才您表演的形式有很多的创新。

陈霈然:作为我们主播,我们既要了解传统的东西,又要了解新生代的东西,所以才能很好的嫁接。

张玉玲:中间需要有一个翻译和桥梁。刚才有一个专家说的特别好,他说戏曲界要主动的了解新媒体,做这方面的普及。同时,新媒体人也得了解传统文化,得做一些文化的普及。

戏曲和新媒体怎么结合?请大家提出建议。

李铭:从院团做起,树立意识,树立观念。有了意识和观念,才能真正地与媒体接触融合到一起。

张玉玲:不要说过去错过了什么,而是说未来要面对什么。

胖不墩儿:从一个观众的角度来说,我是希望看到有趣味性的东西,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趣味性。无论是吸引业内的人士还是吸引戏曲圈外的人士,有趣最重要。

张玉玲:先打动他,吸引他。

芦琦:从平台来说,综合前面两位嘉宾老师的话来说,就是如何利用有趣的内容,通过平台的影响力,然后能让更多的青少年,更小的孩子喜欢,从小的教育就开始喜欢上戏曲。不仅仅是世家,不仅是爸爸妈妈在这,而是从小就喜欢他。可能爸爸妈妈不是这个专业,但我也愿意接受它,这是未来戏曲越来越壮大的基础。

张玉玲:通过有趣吸引他,然后最后让他能够接触更多内容,更深层次的东西。

王敏慧:平台自身来说,我希望通过内容的扩容,通过流量的扶持,以及通过商业的赋能,我希望平台能够吸收包括传统戏曲在内的更多正能量的内容到平台来,让我们也为传统文化和中国的文化精神做出自己的贡献。

陈霈然:作为主播和演员的身份来说,我们不要排斥新媒体,我们要多接触新媒体。我们要保留传统,但要创新文化。

张玉玲:保留传统,创新文化。

戏曲以前可能在自己的小舞台,在传统的舞台上表现。现在有了新媒体,这是一个更大的互联网舞台和平台。希望我们的戏曲和新媒体能够有更好的融合,让我们的观众圈能够做大,让我们的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传播,谢谢!期待明年再见。(实习生高婷婷参与整理)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www.whjlw.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