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脱贫攻坚战 花灯之乡焕发新活力

  来源: 光明日报客户端

2019-07-16 21:59:35

字号
“月亮出来亮汪汪,亮汪汪,想起我的阿哥在深山……”,听着优美动听的歌声,看着公路两边成片的烤烟田、玉米地,记者来到了“东方小夜曲”《小河淌水》的诞生之地——距离大理市60公里,有着“花灯之乡”与“民歌之乡”美誉的弥渡。

“月亮出来亮汪汪,亮汪汪,想起我的阿哥在深山……”,听着优美动听的歌声,看着公路两边成片的烤烟田、玉米地,记者来到了“东方小夜曲”《小河淌水》的诞生之地——距离大理市60公里,有着“花灯之乡”与“民歌之乡”美誉的弥渡。

在这方152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民间流传着“十个弥渡人,九个会唱灯,一个不会唱只会哼”的俗语,一首首民歌在传唱,一个个身姿在舞动,造就了弥渡独特的花灯文化、民歌文化。“文化兴,县域兴。”在文化繁荣的背后,基层脱贫攻坚的故事正在被讲述和书写,点点滴滴的进步与成就正在被更多的人看到。

产业扶贫铺就致富路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脱贫攻坚的过程中,如何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如何将脱贫落到实处,如何杜绝脱贫又返贫的现象?这些问题都是脱贫攻坚中的关键。近年来,弥渡县着重把招商引资与调整产业结构、脱贫攻坚结合起来,创新性地发展带动了一批传统产业,让县域经济产生内生动力,让百姓的致富路越走越宽。

弥渡得天独厚的气候造就了蔬菜品种繁多、品质优异,产品远销多地,但依然是传统种植和经营手法,存在着集约化程度不高、销售渠道狭窄等问题。2017年12月,弥渡县政府引进总部位于深圳的春沐源集团,在弥渡县寅街、弥城两镇流转土地1100亩,计划投资5亿元,利用荷兰先进技术种植樱桃番茄,打造全国樱桃番茄重点生产园区。截至目前,共建成200亩高端大棚,总产量达1500吨,全部销往了北上广深的超市。

“这种樱桃番茄的特点是不直接利用土壤栽培,采用进口袋装椰糠种植,施肥、灌水、温湿度控制等,利用一部电脑一人操作完成。从育苗、移栽、吊蔓、修枝、采收整个过程,都由春沐源荷兰专家Edwin全程指导实施。”大理春沐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明柱介绍道。

在记者采访的过程中,看到不少本地村民有在棚里作业。在交流中她们告诉记者,“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能上班,一个月工资4000多元,比种庄稼轻松多了。”

类似的情况在弥渡并不少见。政府立足本地资源优势,依托科研院校等技术支撑,创新产业发展模式,鼓励农户成立农业合作社,成立扶贫车间,让建档立卡户在家门口就业。“我们合作社主要种植灯盏细辛,以基地育苗+农户散种为主,共1000亩,实行订单式农业。其中,基地占地70亩,拥有两个专利,集育苗、繁种、采种于一体,育的苗供全省使用。”弥渡众联中药材种植农业合作社的成员之一袁永光向记者介绍道。

ͼƬ21.png

合作社负责人袁永光在基地大棚检查灯盏细辛种苗生长情况。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赵洁摄。

传统产业在改变,新的产业发展模式兴起,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正在形成。“下一步我们还将继续在产业上进行探索,把脱贫攻坚与产业发展结合得更好,让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让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满意度落地。”弥渡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白枝云对记者说道。

提升人居环境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经济要发展,生态更要保护。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常常是基层一线干部需要去面对的议题。“弥渡坝子小、人口多,有些乡镇又特别偏远,在脱贫攻坚的过程中,我们既要一手抓产业发展,推进乡村振兴,更要注重提升人居环境,保护生态。环境美了,百姓的干劲足了,群众的致富道路才能越走越远、越踏越宽。”白枝云笑着对记者说道。

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愈来愈多的人从乡下搬到县城,从旧居搬到新房,农村的“空心房”“危房”越来越多,公共活动空间不足、道路岔路多、通行不够方便的问题日趋突出。

对此,弥渡县在全县推开“一户一宅”“退旧批新”政策,全面开展“空心村”整治工作,清理“空心房”“危房”近万间,将清理出的土地交回村组统一规划,用于恢复耕种、缓解农村宅基地刚性需求、建设公共场所、增加农村娱乐活动场所,达到改善人居环境。以新街镇为例,截至到今年5月,已完成空心房整治234.54亩,村庄基础设施的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着。

在一些位置较为偏远的地方,提升人居环境的步伐走得更稳更实。当记者驱车抵达牛街镇梅红村时,热情好客的当地人看到路人都会邀约进屋喝水。引起记者注意的是每家每户门前都有花,走进庭院还有竞相开放的10多盆花。

当走进村委会时,可以看到墙上贴着村民理事会的名单、志愿者服务名单、每家每户卫生保洁分数等,不等记者开口,梅红村党总支书记张玉红对记者解释道,“这主要是因为我们选举村民代表,成立了村民理事会,一起协商村上的大小事宜,设立积分制度,督促做好美丽庭院建设工作。在村里设立爱心超市,村民们可以通过积分去爱心超市换取需要的生活用品。”

ͼƬ20.png 

当地村民家。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赵洁摄。

此外,弥渡还在全县加大对农村环卫设施与环卫服务的投入力度,建立和完善了坝区“户清扫、组保洁、村清运、镇中转、县处置”的生活垃圾治理“五级联动”机制,山区“户清扫、组清运、村处理”的生活垃圾治理“三级联动”机制层层把关,有效解决了农村垃圾和污水治理中的难题。

“生活好了,环境美了,每一天都挺开心的。”回想着梅红村村民对记者说的话,看着相机里他们的照片,记者离开了梅红村。汽车穿梭在庄稼田之间,越走越远。干旱已久的弥渡终于在盛夏七月迎来了雨季,树木与庄稼借着阵雨疯狂地长了起来,本地人喜欢吃的菌子也开始露出了身影,崇山峻岭之间的村庄与坝子变得更加可爱起来。(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赵洁)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www.whjlw.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