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最雄:将一生献给挚爱敦煌

  来源: 光明日报客户端

2019-07-11 21:50:06

字号
2019年7月2日8时30分,我国首位文物保存科学博士、著名文物保护专家、敦煌研究院原副院长李最雄先生在兰州病逝,享年78岁。

2019年7月2日8时30分,我国首位文物保存科学博士、著名文物保护专家、敦煌研究院原副院长李最雄先生在兰州病逝,享年78岁。

生于1941年的李最雄,青年时工作于甘肃省博物馆,后调任敦煌研究院保护所副所长、所长、副院长等职,从事文物保护工作55年,带领敦煌研究院保护团队在古代壁画、石窟寺、土遗址保护领域承担省部级科研课题40余项,负责完成西藏三大寺壁画保护修复项目、交河故城抢险加固工程等重大文物保护工程项目50余项,在《Science(日文版)》《中国科学》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丝绸之路古遗址保护》《丝绸之路石窟壁画彩塑保护》等专著11部,授权技术专利30余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国家发明四等奖1项,省部级奖励10余项……业界称其为“敦煌石窟科技保护的开拓者和领路人”。

然而李最雄走上保护敦煌石窟之路,却实属偶然。他上学时因小提琴拉得好,是学校乐团首席,1964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化学系后被分配到甘肃省文化厅工作,然后再转到甘肃省博物馆。最初工作的那20年,他最多接触到的是濒临塌毁的土遗址,风化得面目全非的石雕像,摇摇欲坠的石窟,褪了色的古代壁画……

“我们就像是一群给文物看病的大夫,得时时关心、牵挂着它们。”李最雄曾这样描述自己的工作。

1985年1月,李最雄被调入敦煌研究院,从事古代壁画和土遗址保护研究。

初到莫高窟,他被精美绝伦的敦煌壁画深深折服,但壁画的受损严重也令他痛心不已。于是,如何防止山体的风化危及石窟,如何保持壁画的颜色,怎样防治空鼓、起甲、酥碱等壁画病害,就成了李最雄研究的新课题。

在李最雄的努力下,他带领团队在丝绸之路石窟壁画颜料稳定性及变色、沙砾岩石刻风化机理及防风化加固材料、沙砾岩石窟岩体裂隙灌浆材料、古代建筑土遗址保护加固等研究,在石窟寺和土遗址病害机理及防风化加固研究,古代壁画空鼓加固等领域取得了开拓性的成就,为我国的文物保护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所取得的大量创新成果对国际同行有极重要的指导及参考作用。

李最雄的工作并不限于敦煌,他的团队还承接了很多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工作,其中特别重要的是西藏的文物保护工程。2001至2007年间,他曾18次去拉萨、萨迦及阿里等地区工作。在环境监测、病害调查、壁画制作材料分析及病害机理研究的基础上,研发出适合西藏寺院空鼓壁画灌浆加固材料,成功抢修了布达拉宫、罗布林卡和萨迦寺近6000平方米壁画。

在同事们眼里,李最雄勤奋执着,认准做一件事总是坚持不懈。

在西藏作业时,李先生已年过花甲,同事们劝他少去几趟,但从来没有说服过他。由于那些年往返高原平原频繁,他的身体特别是心脏受损严重,返回内地后多次突然晕倒,进行了心脏支架植入等治疗。

“段先生(段文杰)给我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建设一支保护的队伍。”除了亲赴一线做文物保护工作以外,李最雄另一个重大的贡献就是培养和提携年轻人。

为了加大丝绸之路沿线文物保护人才培养力度,李最雄自掏腰包,捐出50万元人民币,吸引相关慈善人士和机构捐助150万元人民币,在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设立了丝绸之路文物保护人才培养专项基金,用于支持青年人才赴国外访问交流。

多年来,李最雄不仅为敦煌研究院培养出了一批领军人才,使得敦煌研究院走在了国内岩土质文物保护的前列,也为全国文物保护系统培养出了大批古代壁画和土遗址保护的优秀人才,均已成为文物保护行业的骨干。

即使是退休后,李最雄依然念念不忘敦煌文物保护事业,经常嘱托敦煌研究院保护团队要把丝绸之路沿线的古遗址保护好,带好保护队伍。

扎根西部的50多年,李最雄为敦煌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事业的开拓与发展奉献了毕生的心血和精力。

在敦煌藏经洞陈列馆院里,有一块刻着黑字的卧石,上面是陈寅恪先生的一句话:“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这句话一直铭记在李最雄心里,提醒他不忘“敦煌文物被列强劫掠的那段历史”,而他也用一生践行文物保护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宋喜群通讯员王雯静)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www.whjlw.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