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莉:诗词里的节庆民俗,彰显中华文化软实力

  来源: 中国文化交流网

2019-06-28 12:43:08

字号
无论是王安石笔下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还是李商隐笔下的“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或是杜牧笔下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春节、元宵、清明、端午等中国传统节庆与诗词在历史中结缘,他们从这片广袤的土地上长出,融入老百姓的生活,记录了民族的特色,而中华传统民俗节庆都在过往的诗词中找到了自己的归宿,从而中华文化软实力也因此生生不息。

无论是王安石笔下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还是李商隐笔下的“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或是杜牧笔下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春节、元宵、清明、端午等中国传统节庆与诗词在历史中结缘,他们从这片广袤的土地上长出,融入老百姓的生活,记录了民族的特色,而中华传统民俗节庆都在过往的诗词中找到了自己的归宿,中华文化软实力也因此生生不息。

为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的精神,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华诞,6月19日,陕西作家、资深教育专家刘晓莉老师“诗词里的民俗——中国文化大讲堂”在国声智库会客厅录制举行。刘老师趣味、独特内涵的语言风格为广大读者分享了一次知识与思想的盛宴。

据了解,民俗文化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诗词里的民俗》是古往今来人民诗人生活历练、精神智慧的历史积淀,经历了人民和时间的考验,大多流传千年朗朗上口。此次公开课刘老师主要为绕“诗词里的节庆民族与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做深入浅出,生动趣味的节目录制。

端午节的起源,我们流传的认知是为了纪念屈原。刘晓莉老师说,其实在屈原之前,端午节已经出现了。屈原《楚辞·涉江》里有这样的诗句“乘舲船余上沅兮,齐吴榜以击汰”,“船”就是指端午竞渡的龙舟。屈原的诗句证明在屈原生活的年代已经有龙舟竞渡的习俗了。又据《汉书》“端午,越人常在水中,故断其发,文起身,以象龙子,故不见伤害也”的记载可见,端午节的起源应该最早是指吴越之人的龙图腾意识,是一种原始信仰。吴越人认为端午节“苍龙在天”,他们以断发文身为龙子为荣,他们划着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目的是让龙高兴,娱神娱人。端午节吃粽子习俗应该是指吴越人祭龙所扔的米团饭团。从传统节日的起源说看,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应该与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天象观象、易理数术等人文、自然文化有关。所以,龙图腾、祭祀神灵祖先应该是端午节的源,而后来演变成纪念屈原或伍子胥或曹娥的起源说。

又如重阳节,现在人们认为是老人节,成为敬老、尊老、爱老、助老的节日。刘晓莉老师说:“重阳节”是农历九月九日,而“九”在古代是阳数,九月九日中月、日都是阳数,所以叫重阳节。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里说“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由王维诗句可知,重阳节习俗是登高、插茱萸。重阳节登高蕴含的是古人避灾祈福的愿望。民间认为,九月九日是逢凶厄日、多灾多难。农历九月阳气越来越远,阴气越来越近,所以,这一天人们努力“登高”,努力接近阳气;茱萸被人们称为“辟邪翁”,遍插茱萸以辟邪求吉,以祈福消灾求平安。登高、插茱萸、吃重阳糕(糕与高谐音)这些节日民俗是富有生命意蕴的节庆活动,后来人们赋予了重阳节思亲敬老的传统孝道伦理思想。

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离不开中华民俗文化,刘晓莉老师用诗词对中国传统节日进行阐释和解读,用诗词印证中国传统节日的源、流,并用诗词解释节日文化内涵。整场公开课录制中,用诗词印证节日民俗,让节日民俗诗情飞扬。一个个文化符号,一个个饱含深情与家人团聚的时刻,上巳踏青、清明折柳、端午采艾 、中秋赏月、重阳登高、春节团圆、元宵赏灯等等每一个时空点的节日,诗歌如虹传递着民族精神的永恒,既有天人合一的思想,又有贵和尚美的理念,还有祭神尊祖的孝道思想,也包含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与美好。

据悉:随着刘晓莉老师新作《诗词里的民俗》全国出版发行,此类活动不但在北京参与举行,还将在陕西西安等地同期举办多场次文化惠民公开课。刘老师表示:文养民,诗以修心,希望在增进民族自豪感、自信心的同事,也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添砖加瓦、贡献力量。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www.whjlw.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