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琦岩:“开放、融合、共享”政策推进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建设

2019-06-18 21:12:42

字号
据刘琦岩副所长介绍,随着港珠澳大桥的通车、《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湾区纲要》)的发布,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开始阶段,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一个城市联合体或者说一个综合经济体横空出世,对当地和国家的发展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ͼƬ1.jpg

6月14日,由广州基金主办,清科集团、投资界、新芽联合主办,清科创业承办的溪谷沙龙-湾区科创专场在广州举行。广州基金总经理刘志军,广州科学技术局局长王桂林,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副所长刘琦岩等嘉宾应邀出席。在沙龙中,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副所长刘琦岩就大湾区成为国家战略以后推出的新政策进行了重点解读。

据刘琦岩副所长介绍,随着港珠澳大桥的通车、《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湾区纲要》)的发布,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开始阶段,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一个城市联合体或者说一个综合经济体横空出世,对当地和国家的发展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2010年左右,有关部门围绕着高新区的规划进行深入的探讨,当时准备将高新区定位成所在城市的创新中心。不同于金融中心容易定义和识别——哪个楼高,一般就是当地的金融就是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定义起来较为复杂,必须拥有更多的资源、更大的影响力才行。十八大前后,北京、上海等已开始谋划科创中心建设,都围绕着总书记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来设计。当今世界谁抓住了科技创新的牛鼻子,谁就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

ͼƬ2.jpg

《湾区纲要》2月份出台,在第四部分就把科创中心放在了规划目标非常优先的位置。

在定位上,粤港澳大湾区要构建开放型、融合型区域协同发展的创新共同体、全球科技创新高地和新兴产业重要策源地,体现大国对区域发展有包容和引领。目前,国内各地尤其中省会城市都追加科创中心这个概念,要体现中心城市的担当和魄力。大湾区的科创中心定位也如此,体现着湾区的使命、担当和魄力。这个定位得到了普遍的赞许和支持,因为创新的活力在这里面体现得最为充分,特别是以华为为代表的创新主体不仅有相当的实力,发展更具潜力。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的定位还有别于北京、上海等中心。需要注意的是,建好其中的科学中心是技术中心、创新中心的一个重要前提,所以,建好如广州科学创新中心等平台,是构建大湾区科创中心的先行条件。

除了国际科学科技创新中心之外,《湾区纲要》提出共建大数据中心和国际化创新平台,就是要使粤港澳台的科技资源、科技优势发挥合力协同效应,推进“广-深-港-澳”科创走廊建设。再者,依托深圳国家基因库发起“一带一路”生命科技促进联盟,向港澳有序开放国家在广东建设布局的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加强产学研融合,支持港澳联合创新资助计划,建设粤港澳产学研创新联盟等。

打造高水平科技创新载体和平台,有序扩充国家和省级高新区队伍,进一步优化创新创业环境,聚集急需人才,促进成果转化,促进珠三角九市联合建设一批单独面向港澳青年创业的孵化器或众创空间。湾区将更充分发挥香港、深圳两大城市在资本市场建设方面的优势,推动广州区域金融中心和辐射能力建设,向全国展示新的引领模式。

加大企业创新普惠性支持,这其中包括全面实施新的企业研发加计扣除奖补政策、推行升级版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政策、高新技术企业政策、高成长型企业政策、鼓励企业上市政策、重大创新产品示范和创新服务采购政策等等。

ͼƬ4.jpg

“广东12条”的颁布又吹来一股改革春风。“广东12条”完全围绕大湾区建设发展,在改革开放、谋划推动创新方面有新的较大突破,将加快集聚资源,使极大激发包括企业家、科学家、投资人士在内的各个创新群体主动创新、参与创新的积极性。

“广东12条”特别是在聚集人才方面的举措尤为引人注目。加快建设人才高地,着力重大科研装置、创新平台建设,推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实验室开放共享。优化重大人才工程,率先实施人才永久居留政策;优化人才签证便利化制度,试行粤港澳人才保险延缴政策。支持地级以上市属高校、科研机构、开发区在周边人才密集地建设人才租赁房等政策。加快建设省实验室和新型研发机构,试点实施事业单位性质的新型研发机构运营管理机制改革,允许新型研发机构设立多元投资的混合制运营公司。支持高校参与“一带一路”的建设,到一些国家设立科技机构;试行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科研人员办理往来港澳手续、对高级人才所得税负差额给予补贴,吸引高端人才。鼓励港澳高效承担科技计划,吸引人才来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创业。

“广东12条”还特别强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提出支持香港建成区域知识产权贸易中心,在技术产品贸易服务领域强化这个地位和中心功能,为建立大湾区知识产权信息交换机制和信息共享平台提供重要支撑。

ͼƬ5.jpg

在促进成果转移转化方面,加强制度衔接,特别是落实成果处置权,支持建设专业化的技术转移机构,促进科技金融深度融合,特别加大政府引导基金等力度。同时,加强科研用地保障,优先保障重大科技项目用地。加快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十大核心平台建设,并进一步增强区域创新发展平衡性。加强科研诚信政策,特别支持开展科研伦理和道德研究。加大企业放管服的改革力度,改革科研组织管理和项目形成机制,试行部分财政科研资金委托地级市、高校、科研机构自主立项、自主管理等。

建设科技强国对从事创新创业的人来讲是最大的机遇。机遇就在这里,抓住了就是机遇,抓不住就是挑战。粤港澳大湾区已经启航,真正的历史悄然开始,让我们共同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发展,见证祖国的伟大复兴。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www.whjlw.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