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之歌让大山不再沉寂——贵州基层党组织推动少数民族地区和人口较少民族脱贫攻坚

2019-01-04 16:34:47

字号
夏用发举起锄头拆掉自家房子的时候,手在不停地颤抖。未来的生活是怎样的,他还没有把握。

近年来,贵州省不断依托种植产业带动贫困群众脱贫,种植产业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渠道之一。图为2018年12月初,贵州省榕江县国有林场的脐橙基地,员工在采摘脐橙。新华社图

夏用发举起锄头拆掉自家房子的时候,手在不停地颤抖。未来的生活是怎样的,他还没有把握。

10年前,位于梵净山脚下的贵州省铜仁市江口县寨沙侗寨为了摆脱贫困,开启了一场翻天覆地的变革。为了建设全新的侗族风情村寨,所有村民拆掉自家旧房子,分配新位置,盖新房子。这不但意味着既有利益的重新“洗牌”,还要背上几十万的贷款,虽然有政府担保贴息,但这个数字对于像夏用发一样以上山抬滑竿为生的村民来说,依然是天文数字。未来是否可期?

古老的村寨机械轰鸣。1年后,新寨落成,侗寨寨门、吊桥、钟鼓楼等设施相继完成;2年后,村党支部带头,客栈、农家乐、咖啡馆陆续开张;3年后,夏用发用经营客栈的收入还清了30万元贷款。“跟党走就对了!”说这话的时候,夏用发在厨房里忙活着,满脸笑容。

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在国家发展全局中的比重从来不是少数。《“十三五”促进民族地区和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国家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加强民族工作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贵州落实实施《规划》,大力促进民族地区发展,想了很多办法,投入了很多精力。

发展的成果就体现在每一个民族村寨的风貌上、每一户家庭生活实实在在的变化中。

脱贫攻坚的道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卡蒲毛南族乡场河村村民石金池家的门框上,挂着一块亲戚送的牌匾:“金玉满堂”。但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生活似乎并没有像这句祝福中那样发展——跑运输的石金池不幸因车祸造成腿部残疾,红火的日子突然间陷入贫困。母亲痛彻心扉,父亲愁白了头,他的两个孩子的学习生活从此失去了基本保障。

“我刚进他家门的时候,发现每个人都是垂头丧气的,感觉他们对生活失去了信心。”乡党委组织委员王清元觉得,这个家庭似乎已经丧失了斗志。

扶贫先要扶志。无数次谈心后,石金池终于开始答应参加技能培训班,又当起了生态护林员。乡党委、村党支部送去鸡苗、猪仔,鼓励石金池的父母养殖禽畜,帮助他们重新拾起了酿酒、刺绣的手艺,还想办法为他们解决销售问题。两个孩子上学的费用也由政府的专项教育扶贫资金来负担。

点滴累积,石金池家的日子渐渐有了盼头。记者踏入石金池的家门时,石金池正准备骑摩托车去山上进行护林巡逻,他的父亲满面红光,他的母亲在厨房忙活着,一定要让客人们尝尝她刚做好的豆腐。看得出来,那热情源于希望、带着感激。

同村的石志勇夫妇的遭遇同样让人心酸。12年前,夫妻俩满心欢喜迎来了女儿的诞生,但后来女儿被确诊为脑瘫。从此,这对夫妇全部的精力和积蓄都用在了女儿身上,家庭陷入贫困,可是就在不久前,小女儿还是离开了人世。

村支书石仕凯每周都要往石志勇家跑上几次,不断地安慰、鼓励,并想办法。现在,石志勇的妻子已经有了做工的机会,石志勇也开始参与护林、养殖。“这家很快就能实现脱贫目标了。”石仕凯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

“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像石金池、石志勇一样不幸的贫困家庭,没有被落下。场河村的山坡上,易地搬迁的楼房崭新漂亮,山上的蓝莓、菩提树、蔬菜园在冬日里还保持着绿意,新落成的产业园已经有卤制品、泡菜、养鸡场等企业陆续入驻,他们将为当地民族群众提供更多的就业和分红机会。

在这个大山中的人口较少民族乡里,建档立卡贫困户993户3604人,已脱贫871户3350人,贫困发生率已下降至1.99%。贵州省委、省政府提出各部门项目资金优先向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倾斜等扶持政策,为这里的发展加注了十足的动力,人们的生活燃起新希望。

民族文化自有万钧之力

每天早晨4点钟,大山深处的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麻江县龙山镇复兴村村民金渊秀已经起床了。制作仫佬族独特的美食“灰拔豆腐”,比做普通豆腐程序更复杂,需要的时间也更久一些。

被草木灰包裹后的豆腐口感细嫩,且带有独特的草木香气。2017年,灰拔豆腐被黔东南州收录进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州委州政府不遗余力地宣传推广灰拔豆腐,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这道仫佬族传统美食。

在扶贫资金支持下,金渊秀已经在山下盖起了灰拔豆腐加工厂,更让她喜出望外的是,“金渊秀豆腐坊”已顺利注册为商标,她身着仫佬族服饰的形象也被印在了商标上。“这是过去想都不敢想的好日子。”金渊秀说。

金渊秀嫁到婆家不久便跟婆婆学做豆腐,没想到十几年后她有了自己的灰拔豆腐品牌。通过机械化量产,现在豆腐坊一天的产量就有1000斤,现代产业的操作模式让仫佬族的传统美食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少数民族文化是贵州的一大特色,也是贵州旅游叫响“多彩贵州”的底气之一。现在,贵州省命名挂牌了512个“贵州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其中213个被国家民委命名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这些备受重视的民族村寨,将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作为国家民委确定的第一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复兴村利用人口较少民族扶持政策,建立起复兴仫佬族文化陈列馆,整合美丽乡村和危房改造项目资金,对传统木房进行打磨包装,保护传统村落。仫佬族的印记在西南大地上雕刻得更加深刻。

同样聚集着仫佬族的凯里市下司镇,曾经历过商贾云集的辉煌,也曾衰败残破。2013年,下司镇被重新打造,清江映古镇的景象优美宜人,多民族元素融为一体的建筑风格别有风韵。现在清江村年均旅游收入已达6000多万元,带动数千人就业。

发展中,民族文化不是被动地接受保护。“让文化活起来,它本身就具有万钧之力”——这样的观点,被贵州多地的干部群众落实在实践中。

火红的草莓映红的日子

下司古镇边上,清江村的蔬菜大棚里,几颗草莓已经率先红了,放在嘴里,浓郁的草莓味让满口的味蕾都愉悦起来。党支部书记吴聪明说:“这些草莓,可是贫困户的希望。”

为帮贫困户发展种植业,清江村党支部采用“党支部+公司+贫困户”的产业模式建设蔬菜大棚,由党支部建设大棚,公司提供种子、农药和劳动工具,提供技术指导和负责销售,贫困户到大棚种植蔬菜、花卉,并进行后期管理,三方共获收益。

进入蔬菜园区,左手边的第一个大棚便由吴聪明带领贫困户朱三明、文金凤共同管理。投入了心血的三个人,已经熟悉育苗、移栽、整地等诸多环节,他们盼着第一茬草莓成熟,火红的草莓将映红棚顶,映红日子。

脱贫攻坚的道路上,各级党组织始终发挥着引领作用,而基层党组织冲在了最前沿。

黔南师范学院党委2017年做了一件颇具创意的事情。教师们说,过去,学校搞扶贫工作,除了给钱和物之外,也不知做些什么好。多方调研之后,学校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学校食堂直接向农民购买农作物。

“我们带了20万元去,只收了2.3万元的农产品。”第一次收购让学院党委副书记陈治松印象深刻,“那时,老百姓还是有顾虑。”他们把全村都走遍了,到最后只收了2.3万元的农产品。

为消除老百姓顾虑,学院在当地政府的见证下,与贫困村合作社签订了长期定购合同,每学期开学进行一次集中定点采购,学院后勤集团把每周、每月、每季、每学期需求产品和数量的公告贴到村寨。

百姓的热情逐渐高涨,纷纷参与进来。“收购日”成了乡里的大日子,全家老小带着能卖的全部收成,早早赶到采购点过磅交割。农产品的销路问题以这种特殊的方式得到解决。

现在,贫困地区农产品的产量不断提高,购买方也从黔南师院一家扩展到贵州省“高校集团”。“校农结合”的模式在贵州省全省推广开来。

被大山包围的这片土地,不再沉寂。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www.whjlw.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关键词: 脱贫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