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敏:构建可持续的共享公益生态

2016-12-05 11:55:34

字号
构建一个完整、可持续的共享公益生态,不是简单地靠富人或企业捐钱给受助人,也不是政府大包大揽公益事业,更不是公益组织‘夹缝中野蛮生长’,而要靠全民共同营造良好的公益环境,打造平民公益、人人公益、天天公益的‘公益+’时代。”

129390750_14809037636691n.jpg

在汪敏看来,公益行业的发展是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基础

“一直以来,中国的公益实际上都是富人公益、政府公益、商业公益,爱心人士、企业和政府部门等社会资源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整合。构建一个完整、可持续的共享公益生态,不是简单地靠富人或企业捐钱给受助人,也不是政府大包大揽公益事业,更不是公益组织‘夹缝中野蛮生长’,而要靠全民共同营造良好的公益环境,打造平民公益、人人公益、天天公益的‘公益+’时代。”

在今年8月份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举办的一场讲座上,云南大益爱心基金会秘书长汪敏受邀作为主讲人,以“中国公益发展缺什么”为题发表演讲。汪敏认为,虽然中国的经济发展已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相比经济增长的速度,中国公益行业的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发展速度相对缓慢。究其原因,是因为中国公益缺乏可持续的共享公益生态。在她看来,公益生态就是政府、社会组织、公众以及受助人都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参与公益,同时每个结构之间既相互关联、相互依靠,又互相增长、互相促进的状态。

此前,汪敏做过教育部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教师,在外经贸部工作十余年,还曾担任商务部配额许可证事务局局长助理。2004年5月,汪敏进入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以下简称青基会)担任副秘书长至2010年,期间获得2006年度“中华慈善奖”。她还曾担任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秘书长,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副秘书长等职。2015年6月,汪敏成为云南大益爱心基金会秘书长。丰富的工作经历和人生经历让她对公益有着不同的看法。

社会发展需要公益

《公益时报》:从商务部到青基会,可能很多人都不理解你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当时你是如何理解公益的?

汪敏:其实我对于投身公益事业一直有着自己的规划,当时离开商务部进入青基会也是公益事业发展的需要,我也愿意为公益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是清华大学首届公共管理硕士(MPA),我在清华期间感受很深的一点是,为什么所有关于公益的案例都是反面的。那时候王名老师给我们讲授关于公益管理、评估等课程,他非常注重案例教学,很多案例都是反面的。这也会引导你对中国公益的发展进行思考,比如中国公益的起步、公益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冲突,包括家庭结构及养老等问题。

拿养老问题来说,我们国家实际上是以家庭赡养为基础形成的社会体系,大家不理解也想不到为什么会有民间力量去关注这方面的事情。市场经济发展起来后,我们在这方面的缺失、与西方社会现代公益的差距就显现出来了。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的需求和问题不断出现,可能过去所有的事情都由政府包揽,但现在我们发现政府也不能面面俱到,同时市场也有失灵的时候,而这就特别需要公益来填补、支撑,公益在社会建设中的作用也会突显出来。这也是社会治理现代化一个很重要的基础。

《公益时报》:对你来说这可能是人生的一个重大转折,如何看待“公益人”这个角色?

汪敏:公益人是什么?我曾无数次跟他人解释关于公益组织行政经费的问题,因为当时有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做公益的人还要拿钱,当然现在也有人不理解这一点。很多人把公益人当成圣人,他们似乎不吃不喝,有很高的思想境界。其实不是这样。在国外,公益组织解决了很大一部分就业问题。公益人也是职业人,他有自己的价值观,有自己的追求。

推动公益升级

《公益时报》:你一直关注青年公益,2015年带领基金会推出了全新的大学公益项目——青年益工社,推出这个项目的初衷是什么?

汪敏:我觉得就学生的资助来说,贫困大学生是最困难、最需要关注的群体之一。虽然大学生有能力去勤工俭学,但是他们在从家门踏入大学校门的时候是最艰难的,不少学生甚至因为家庭困难放弃了读大学的机会;而且即便进入大学,他们的后续发展也会遇到很多问题。此外,很多大学生都有做公益的热情,但有时候他们是为了公益而公益,不懂分析社会需求,也没有专业能力去开展项目。我们发起青年益工社项目一方面是为了扶持校园公益事业,培养公益人才,同时也想为大学生群体提供更多创业就业机会,这一点也是他们迫切需要的。

《公益时报》:该项目具体以何种形式展开?通过这个项目想要达到什么目标?

汪敏:青年益工社共分为四个板块:一是爱心茶室,致力于打造校园创新创业孵化器,为学生创业积累经验;二是益文化,我们定期推出各类沙龙、讲座,涵盖公益、创新创业、传统文化等领域;三是益创业,为校内创业学生提供“网络视频直播+现场交互式”培训,优秀创业项目还可获得额外督导、资金支持,甚至是持续的培育孵化;四是益公益,帮助有爱青年实现爱心梦想,扶持与帮助校内公益社团发展,为公益路上的小伙伴提供资金支持、场地支持等,并参与公益骨干培训计划。

我们的项目以提升大学生能力为抓手,包括做公益的专业能力、创新创业的能力、领导能力以及服务他人的能力,等等。我们会整合政府部门、企业、社会组织等多方资源,为在校学生搭建一个锻炼能力、提升素质的综合性实践平台,并将公益实践、创业实践、就业实践、创新实践融于一体,让学生从中受益。青年益工社其实是在做升级,我们要成长,而且要共同成长。

《公益时报》:的确,社会需要好的公益项目,但是设计一个好的项目也不是容易的事。

汪敏:结合我在青基会期间做的事情和这些年对公益的思考,我会采用渐进的方式去设计项目。第一,发现需求。我们要去调研社会需求,因为做公益一定是要贴近需求的,不管这个需求是群体性的还是个体性的。第二,分析需求出现的原因,要去了解社会最需要的是什么,应该从哪一个角度去做。通过这一系列的工作,将需求转化成公益产品,实现公益项目产品化。然后才是下一步的社会发布、社会动员,让更多人参与进来。

前面我也谈到有时候很多人是为了公益而公益,他做公益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没有去思考自己关注的对象究竟需要什么。我有一次和大学生聊天,他们告诉我有时候联系了很多机构,但是这些机构并不需要他们的帮助。后来,学生们联系到一所打工子弟学校,但学校也不同意他们为学生们上课,因为学校有自己的教学安排。最后没有办法,他们申请做孩子们的心理辅导老师。我问他们为什么要做这个,他们回答说自己觉得打工子弟的孩子们需要心理辅导……所以我觉得,我们首先要学会发现需求,贴近受益人,创造价值,摆脱为公益而公益的圈子。

理念倡导更有意义

《公益时报》:你曾动员并帮助姚明设立了姚基金,协助开展姚明慈善晚宴、NBA慈善义赛等,也和很多名人明星建立了良好的伙伴关系,你如何看待明星和公益的关系?

汪敏:为了帮助贫困大学生群体,完成他们上大学的梦想,青基会在2006年联合全国的省级青基会,与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等机构和媒体合作,发起了“圆梦行动”。这是我当时最看重的一个项目,当然我们也遇到了很多困难。姚明就是那个时候被我们拉进来的,因为我们需要社会关注,需要借助明星的影响力。2006年是姚明正火的时候,之前他也在做公益,但是不重视宣传,没有意识到需要引领公众一起做公益,也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观念会影响很多人。

和姚明一样,很多中国人一直都有这种想法,叫‘显善善小’。怎么理解呢?就是我做点事情可以,不要去过度传播,好像那样就是沽名钓誉。其实不是这样。实际上,作为一个明星,他是千千万万青少年的偶像,他的做法会对青少年群体产生极大的示范作用,如果不去传播的话就会掩盖这种示范作用。所以我觉得,我们需要把公益价值、公益文化的传递放在更重要的位置,这也是我认为的公益3.0版本。后来姚明也主动联系我,表示想要邀请NBA球星到中国开展慈善晚宴、慈善比赛,把所有门票收入捐赠出去。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姚明跟我说他准备成立姚基金。对于明星来说,他们倡导的价值、理念传播的价值比捐钱更有意义。这是一个很大的转变。

《公益时报》:你一直在强调公益理念的倡导和传播,在你看来,中国公益行业的发展还存在哪些不足?

汪敏:的确,从历史的纵向来看,中国的公益行业确实发展很迅速,公益组织的数量和规模越来越庞大,但我觉得应该从横向比较。从公益行业整体发展水平、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综合国力发展水平的视角来比较,你就会看见差距。“世界捐助指数”有三个指标,包括“过去一个月是否帮助过陌生人”、“过去一个月是否捐过钱”和“过去一个月是否做过义工”,我们的公益不管从哪个指数来说,都处于倒数的水平。我希望能有更多人意识到这个问题,公益圈的人不能只盯着圈里的事情,还应该放宽眼界,在更大的范围内思考。

我觉得我们的公益缺少的是可持续的共享公益生态。什么是公益生态?就是政府、组织(包括营利、非营利)和公众、受助人都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参与公益,同时每个结构之间既相互关联相互依靠,又互相增长互相促进的状态。很多时候,我们对公益生态的破坏非常容易,就如同环境一样,但是修复起来非常难。所以,大家应该共同为公益行业的发展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各个环节、各个因素要共同发挥作用,互相提供营养,而不是相互制约,由此才能形成公益的正循环。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www.whjlw.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