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乡村旅游、高山搬迁 “双赢” 绿了青山富了民

2016-05-17 15:28:06

字号
生态环境退化与经济贫困恶化是许多贫困地区面临的两大困局,如何将对这二者的治理结合起来,实现减贫脱贫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双赢”,是重庆一直在探索的思路。

生态环境退化与经济贫困恶化是许多贫困地区面临的两大困局,如何将对这二者的治理结合起来,实现减贫脱贫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双赢”,是重庆一直在探索的思路。5月11日,“全国百家网络媒体总编看重庆”活动启动,网媒大佬们走进渝东南、渝东北以及渝西地区,深度了解绿色扶贫。那么,如今重庆的生态扶贫究竟形成了什么样的新模式?

36.jpg

搬出大山,办起农家乐,村民们都走上了致富路。首席记者 李文科 摄

生态搬迁:人口下山产业上山 搬迁当年人均收入增长35%

巫山县庙堂乡被称为“重庆第一穷乡”,648户农户大多散居在海拔1000-2400米的中高山上,生存条件恶劣,贫困和返贫现象突出。43岁的刘广明正是曾居住在此的村民之一。

“以前90%的村民都是住的又老又破的土房子,全部在陡坡上,隔很远才能看到户人家。”刘广明的家位于峡谷底部稍平坦处,海拔900多米,这样的位置在乡里就算是“黄金地段”了。

然而,由于庙堂乡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都不配套,刘广明从家里到巫山县城,要花上6小时之久,“路是很烂的机耕道,我们都是坐拖拉机出去,去一次县城简直太遥远了。”

不仅如此,作为乡村医生的刘广明经常需要四处出诊,走1、2个小时山路也是常有的事,“乡里地势太险,摩托车都不敢开,每次都是手脚并用地爬。”

回忆起以前,站在院子里的刘广明扭头看了看身后的新家,露出满足的笑容。2009年,庙堂乡实施整乡生态扶贫搬迁,他和其他村民一起搬离了那个生活了几代人的地方,住进了两坪乡仙桥村的安置房,一家四口还拿到了共计24000元的搬迁补助。

现在,刘广明经营着家门口的村卫生室,孩子也送进了车程只有半小时的骡坪中学,想起以前在大山里种烤烟、喂猪儿的苦日子,他连连点头,“还好大家都搬出来了哟,现在的生活太便利了!”

白墙红栏的新房、宽阔洁净的道路,和刘广明一样,庙堂乡的许多农户都住进了仙桥村的安置房。从2008年至2010年,整个庙堂乡已全部搬迁,2000多人分散安置。

搬迁后的宅基地、土地,栽植高寒经济林木,集中发展中药材。人口下山产业上山,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将十分可观。

对于搬迁的村民,巫山县政府采取了三种安置方式:两坪乡仙桥村、双龙镇乌龙村为主,实行县内农村集中安置;县域内集镇或低山带有闲置耕地及房屋的,实行县内农村插花式分散安置;愿意投亲靠友的,实行县外安置。

同时,资金扶持方面,对迁至县外的每人补助1万元,县城集中安置的每人补助6000元,县内农村安置每人补助5000元。搬迁出的农户原退耕还林政策补助资金涉及农户的部分,继续由农户享有。

据该县政府跟踪调查结果显示:移出的农户中,已有300余户结合当地产业发展实际,找到了种养殖业致富门路,如烤烟、柑橘、香菌、蔬菜、生猪、土鸡等。有200余户外出务工和经商。搬迁前原庙堂乡人均纯收入只有2650元,搬迁后当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3580元,增长35%。

37.jpg

涪陵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项目,带动不少贫困户脱贫致富。 首席记者 李文科 摄

生态旅游:走出大山发展农家乐 贫困户“脱帽”奔小康

在涪陵区大木乡迎新村,一条宽敞平整的公路通向不远处的大木花谷景区,公路两旁建有造型统一的高低楼房,楼面刷着红、黄、蓝不同颜色的墙漆,像个梦幻般的欧洲小镇。

每到周末、节假日,张志远便站在自家门前,不时招呼着前来大木花谷旅游的游客。

张志远在村里经营着一家农家乐,去年营业收入将近20万元,是村里出了名的“有车有房”的小康户。然而,曾经的他其实是年收入仅为2200元的贫困户。

张志远一家6口人,老家以前在大山上,家里主要靠种地营生。由于土地贫瘠,又不通公路,家里一年到头吃不上几次肉。过不惯穷日子的张志远,1996年找亲戚借了2000元钱,买了一辆二手面包车跑运输。辛苦一年,不仅没有赚,反而还亏了6000多元。开了十年车,家里的日子并没有多大改观。

2003年,乡里让村民们搬出大山异地安置,通过宅基地置换。张志远第一个报名,成了搬出大山的第一人。

那个时候,大木乡依托自身的自然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周边各地办起了农家乐。搬出大山的张志远也看准了这个商机。他向亲戚借了3万元,通过政府贷款了3万元,靠自己攒了1万元,他把新房彻底的装修了一遍,在安置点办起了农家乐。

第一年就赚了2.5万元,第二年4万元,第三年8万元……农家乐生意越来越好,张志远不仅还掉了欠债,还有了积蓄。2007年,他们一家彻底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如今,他的农家乐有28个床位,能同时接待200人就餐。

其实,张志远只是涪陵区扶贫攻坚中的一个缩影。2014年末,涪陵区有市级贫困村63个,建卡贫困人口1.6354万户5.25万人。2015年以来,涪陵区举全区之力扎实做好精准扶贫工作,共投入各类扶贫资金6.21亿元,63个贫困村全面完成扶贫项目1222个,16354户建卡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越过扶贫标准线。

生态养殖:牛粪发酵回田种草 循环养殖带动村民致富

丰都县高家镇石龙村的许华富曾经是村里的贫困户之一,驻村扶贫工作队了解情况后,鉴于他曾经养过牛,现在有养肉牛的打算,就帮助他制定了扶贫产业规划,并帮助筹措资金建起养牛场,分别购回10多头架子牛饲养。由于技术到位,架子牛饲养8个月就可出栏。

随着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牛儿产生的粪便也越来越多。许华富尝试搞循环养殖,他把牛粪用于回田种草。自家的承包地不够,就在村里流转了20多亩土地。新鲜牛粪不便于运输,他就把牛粪经过发酵处理,不但去除了臭味,而且牧草生长十分茂盛,土地板结的现象也得到有效缓解。

许华富算了一笔账,一头牛从出生到养大出栏,按体重600斤计算,至少要18个月以上,期间,消耗的饲料很多,成本较大,还占用了人工,顺利的话,利润在1500-2500元之间。但若是喂养上300斤的一头牛,直接催肥,一般八个月左右就可达到出栏标准,而且利润在3500-4500元左右,差不多翻了一番。

近年来,丰都县通过方斗山片区开发,带动了当地以肉牛为主的现代农业竞相发展。截至2015年,片区内已建成万头肉牛养殖场1个、千头养殖场2个、500头养殖场1个。

在规模养牛场的带动下,涌现出像许华富这样年出栏肉牛50头以上的贫困户19户,10头以上20头以下贫困户62户,发展牧草基地1700亩,使高家镇肉牛产业示范区真正成为了产业扶贫示范基地。

据市扶贫办介绍,2015年,全市扶贫工作实现明显成效,现行标准下95.3万贫困人口“越线”脱贫。涪陵、潼南2个市级贫困区达到脱贫“摘帽”要求,已按程序进行报批备案。

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和收入水平三大方面明显改善。新建成通畅工程1637公里,解决287个行政村通畅,完成硬化村社便道近5000公里,整治山坪塘3.13万口,解决41万农村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改造农村危旧房5.5万户,808个村实现整村脱贫“销号”。全年投入18个贫困区县教育专项资金80.7亿元,占全市专项资金的56.7%,教育教学设施明显改善。累计建成贫困村标准化卫生室1642个,乡村医生签约服务达156.76万户。贫困地区的产业培育力度加强,贫困群众的增收渠道不断拓宽,收入水平不断提升。据统计,2015年14个国家重点贫困区县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9120元,同比增长13.4%,绝对值和增幅均位居全国前列。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www.whjlw.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关键词: 高山 青山 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