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中国本土邮轮文化

2015-01-06 11:52:19

字号
2013年以前,在中国港口航行的邮轮还都属于国外的大邮轮公司,从2013年开始,中国企业开始大踏步涉足邮轮行业。2013年初,海南航空旗下的旅游集团率先开始运营从美国嘉年华邮轮集团引入并改名为“海娜号”的邮轮,被

  2013年以前,在中国港口航行的邮轮还都属于国外的大邮轮公司,从2013年开始,中国企业开始大踏步涉足邮轮行业。2013年初,海南航空旗下的旅游集团率先开始运营从美国嘉年华邮轮集团引入并改名为“海娜号”的邮轮,被视为民族品牌进入豪华邮轮业的开始;一年半之后,2014年8月,渤海轮渡自欧洲歌诗达邮轮公司购入并改名为“中华泰山”号的邮轮首航,与“海娜号”船长为瑞典人、管理团队成员多来自欧洲不同的是,“中华泰山”号从船长到船员全部是中国人,因此也被称为是我国第一艘自主经营、自主管理的豪华邮轮;9月初,携程也宣布与皇家加勒比邮轮公司签约购入精致世纪号邮轮,正式进军邮轮业。在购入首艘邮轮后,海航、渤海轮渡和携程也都透露出,要在最近几年购入更多邮轮进行规模经营的计划,海航甚至一度表示,10年内可能要扩展到10艘至12艘邮轮。

快乐的邮轮之旅(中国经济网资料图)。

  中国本土邮轮产业发展,带来更加亲民的价格和更加适合中国人的服务方式,会刺激中国邮轮消费者的迅速增加。据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邮轮游艇分会的数据,中国乘坐邮轮出境旅游的人数从2005年的几千人增加到2013年的57万人次,2014年有望突破70万人次,2015年将突破100万人次,2020年则有可能达到450万人次。

  国外邮轮经过百年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而固定的邮轮文化。中国本土邮轮目前还处于初期的模仿和尝试阶级,但是已经意识到传统的邮轮文化并不完全适合中国游客,培育中国本土的邮轮文化是本土邮轮发展无法回避的一项任务。中华泰山号在通航的第四个航次中,就联合中国经济报刊协会举办了一个“打造中国本土邮轮文化”的沙龙。

  笔者认为,中国发展本土邮轮文化一定要坚持“两个充分”的原则,一是要充分吸收世界邮轮百年发展历程中积累的文化成果,努力培养国民的文明出游观念;二要充分适应现阶段的中国国情和游客需求,积极调整和创新,减少一些不适合中国人的礼仪习惯,增加一些中国传统的文化元素。

  具体来说,传统邮轮文化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应努力营造四个文化,即“慢文化”、“游文化”、“海文化”、“孝文化”。

  “慢文化”是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人们在生活中必然追求的文化现象。中国人的“急性子”为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在30年高效率工作和高节奏生活之后,中国人也越来越开始重视“慢生活”的调剂,从而补回那些被透支了的身体健康和家庭亲情,“慢文化”也就呼之欲出。过去中国人出游,大都选择那种疲于奔命、到此一游的方式,“上车睡觉下车拍照”,对旅途中那些外国人半天在酒店露台看书、半天到海滩晒太阳的旅游方式非常不理解,后来渐渐懂了,这就叫度假,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不能让休闲比工作更劳累的生活方式。一般说来,邮轮作为休闲度假平台的功能,重于其作为旅游交通工具的功能。邮轮在游程安排上,登陆和海上巡游的天数大约各占一半,不靠岸的时候,游客就在甲板上晒晒太阳、看看海景、读读书、喝喝咖啡、玩玩娱乐项目,享受“慢生活”的乐趣。鉴于此,“海娜号”邮轮提出打造“东方海上慢生活”的概念。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精英阶层有国外生活经验,再加上过去七八年时间,国外大邮轮公司在中国市场大力开拓,为培育“慢文化”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但即使这样,邮轮目前在针对中国游客的日程安排上,也会尽可能压缩海上巡游的天数。如某国际著名邮轮2015年春天将从上海出发的86天环球航行,海上航行日的天数只有21天,而国外同类航行,海上的天数都会达到40天以上。看来,慢也是要有一个渐进的过程。不过,中国目前购入的邮轮大都是五万吨以下的船,船上的游乐休闲设施能否支撑这种“慢文化”,也是需要注意的问题。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www.whjlw.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关键词: 邮轮 中国 本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