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大羽百年艺术展将开:传承了齐白石的衣钵

2012-06-19 21:14:25

字号
百年中国画变革的洪流中,曾有一位画家集毕生之力,丰富了中国现代水墨大写意的画库,他是陈大羽,被誉为是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之后最杰出的写意花鸟画大家。明天,由国家文化部主办的“艺无涯——陈大羽百年艺术展”将在广东美术馆举办,展出其逾180件的精彩作品。

  左起:萧娴、夏伊侨、陈大羽、刘海粟、摄于1980年。

  井冈山写生图(1963年)。

  陈大羽 作

  百年中国画变革的洪流中,曾有一位画家集毕生之力,丰富了中国现代水墨大写意的画库,他是陈大羽,百年前出生于广东潮阳,被誉为是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之后最杰出的写意花鸟画大家。明天,由国家文化部主办的“艺无涯——陈大羽百年艺术展”将在广东美术馆举办,展出其逾180件的精彩作品,这也是陈大羽作品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一次学术展览。

  陈大羽是齐白石的得意弟子。早年拜师于白石老人,白石对他极为器重,曾为他的一幅画题跋写道:“下笔之超雅,陈生过我。”而陈大羽也几乎尽其一生努力,投入齐白石给他留下的命题——对大写意的改革创新之中。

  20世纪的中国画坛,艺术大家们都力图回应一个命题——传统中国画如何应对西方文化冲击,陈大羽也不例外。他以一生“紧随时代”的姿态,持之不懈地对大写意花鸟、山水等进行时代性探索,用画作回应了一个时代的挑战。同时,他与诸多用西方技法改良中国画的画家不同,他传承齐白石的衣钵,诗、书、画、印兼备,以独具金石味的传统笔墨线条和酣畅淋漓的用墨用色,创造了气度不凡的大写意气势,发展了吴昌硕和齐白石的绘画精神。

  陈大羽生前为人低调,在他去世后的10余年里,这位生于广东、大半生定居江南的画家并不被人热捧。此次展览,陈大羽家属拿出了他生前创作的逾180件作品,不少鲜有露面的创作引发了学术界广泛关注,人们开始重新认识陈大羽。著名艺术评论家邵大箴认为:“在20世纪中国绘画史上,陈大羽是一位很有影响的艺术大家。他在处理继承与革新关系上的辩证关系和表现出来的高度智慧,在同代人中出类拔萃,对今天和未来的艺术家也具有启发意义。”

  展览开幕之际,南方日报记者专访了陈大羽的外孙、陈大羽艺术研究会总监韩宁宁。

  ■拜师

  齐白石对他大为激赏

  【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认为,以吴昌硕、齐白石为代表的大写意花鸟画,开拓出崭新的中国画花鸟画时代风貌,陈大羽传承齐白石衣钵,在精神上接续了吴、齐的精髓,并由此上溯徐渭、石涛、八大山人等中国画史上勇于探索的典范,走向创新之途。陈大羽对大写意花鸟最大的贡献,是一改传统写意文人画温文儒雅的气质,而代之以豪放的个性风格和雄强的时代特征。】

  南方日报:当年齐白石非常赏识陈大羽,他当年怎样拜齐白石为师?

  韩宁宁:陈大羽早年出身贫寒,画画主要靠自学,但是有天赋的。21岁的时候,他在伯父的资助下插班考入了上海美专国画科,受到吴派杰出弟子诸乐三老先生的赏识和鼓励,学习吴昌硕的大写意画风。诸乐三非常赏识他,直接让他插班进入三年级,读了一年多就毕业了。

  1944年,刘大羽游学北京,得到一个机会拜见齐白石。第一次见面,白石老人坐在轮椅上,并不正眼瞧这个年轻人,但陈大羽带去了自己的一卷画作,一打开,齐白石愣住了,问他:“你是吴昌硕的弟子啊?”原来,白石老人不知道吴昌硕已经去世了。

  面对这位后生的作品,白石老人大为激赏,将他收为入室弟子,并给他改名翱,字大羽(陈大羽原来叫陈汉卿)。齐白石还叮嘱自己的门卫说:“以后这个后生要来,大门随时为他敞开。”陈大羽把这些作品留下,齐白石逐一为他题跋,在一幅作品里白石老人题跋:“论艺术要能有天分过人,有此画鸡之天分,天下人自有眼目,况天道酬勤,大羽弟应得大名。”1945年,陈大羽正式登门拜师,花了8、9个月在白石老人那里学画。白石老人认为他能继承自己的衣钵,曾在陈大羽一幅画上题跋写道:“下笔之超雅,陈生之过我。”

  应当说,陈大羽受白石老人影响很大。一笔墨、二情趣、三传统笔墨加金石味道,都受到齐白石影响,所以陈大羽的书法功底很强,印章也刻得好,可以说他传承了齐白石的精神衣钵。

  ■成就

  学白石但不似白石

  【与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不同,陈大羽让人熟知的是他的公鸡。著名艺术评论家邵大箴认为,陈大羽的花鸟画创作之所以如此辉煌,其中有书法和印味融入画中的因素;反之,他又善于把绘画的意境和法度渗透到书法和印章之中,充分证明他是20世纪一位“金石流派”的大书画家。】

  南方日报:花鸟画历来表现文人雅趣,陈大羽如何将其与时代精神相契合?

  韩宁宁:就是笔墨的意味,笔墨的气魄与古人相比,更具备时代性。比如陈大羽“文革”年间创作的著名作品《一唱雄鸡天下白》,这本是陈大羽写毛主席诗意的一幅创作。一只雄鸡昂立草垛之上,雄鸡报晓,那轮红日在草垛中间冉冉升起。人们评价他画是无声诗,意境很高明,花鸟画不直接表现劳动生活,但这样诗意的场面却切中题目。

  但是就是这件作品,让陈大羽在“文革”年间受到迫害。因为画中的红太阳没有画在画面的最上方,而是画在了草垛下。可以说,正是在这样的作品中,展示出了陈大羽大的格局和气象。因为画面的布局、构图,都有不同于别人的奇思妙想和出神入化的手腕,却天然趣成。

  南方日报:对比徐悲鸿、潘天寿等人对中国画的改革,你认为,陈大羽有何贡献?

  韩宁宁:陈大羽毕业于上海美专,刘海粟在这里最早讲授西方的素描、色彩等艺术,应该说陈大羽很早就接触了比较多的西方艺术,包括色彩和西方美学。但他在中国画的变革里,并没有太多西方技法痕迹,他注重中国画的线条和笔墨情趣。他不像林风眠,从西画体系进入中国画进行改造;也没有像李可染那样,将明暗等效果引入中国画,主要是用长锋羊毫,用金石味的书法笔墨表现大写意绘画,气势宏大、意境开阔、格调高雅。

  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陈大羽的眼睛不行了,有一段时间几乎瞎了。一只眼睛做手术失明,最后几乎是凭着一只眼睛在画画。凭借一只眼睛0.6的视力,他坚持画画,毅力非常顽强。晚年他画锋变化,老辣稚拙,雄浑纯朴。2000年,已经89岁高龄的他还创作了一幅1丈6的大画《松柏颂》,可见他的勤奋与执着。可以说,他一生都在画画,一直创作到生命结束。

  “赵吴以后,独见陈君。”这是齐白石对陈大羽的评价,意思是,赵之谦和吴昌硕以后,白石老人只看重陈大羽。可以说,陈大羽一生对大写意的探索最终达到了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并且创造了绘画与金石书法浑然天成的艺术高度,继齐白石之后,创造了大写意花鸟极强的时代感,为中国画变革探索了一种卓有个性的风格:学古但不似古,学白石但不似白石。

  南方日报记者 李培

  ■探索

  他一直力求紧随时代

  【陈大羽为人熟知的是花鸟画,他师从齐白石,但在他的年代对齐白石的大写意道路进行了开拓。为了适应时代的需要,他投身进入“新国画”的创作之流,力图用中国画表现新中国的火热生活,因此在上世纪50、60年代创作了一批人物素描、速写等。他多次下厂、下乡、下工地、体验生活,创作了不少反映新社会新气象的作品。】

  南方日报:与齐白石的另一位得意门生李可染不同,陈大羽没有选择山水画作为变革对象,而是选择了花鸟,这是为什么?

  韩宁宁:1948年,陈大羽应刘海粟之邀,回到母校上海美专教书。新中国成立之后,花鸟画由于不能表现新中国的火热生活、建设场面,不被提倡。一批老画家开始投入到中国画的变革之中,创作“新国画”,表现新中国的火热斗争生活。陈大羽也不例外,解放之初,他创作了如《打井抗旱》、《赶丰收》等等。

  这个时候,中央美院的李可染很着急,想要变革山水画。1956年,李可染邀请陈大羽一起赴浙江、四川写生,行程8个月,李可染大刀阔斧进行中国画改革,甚至在中国画里加入了红旗、汽车这样的时代景物,回到北京后举办展览,一举成功。陈大羽也在南京举办了展览,多幅山水画充满时代气息。当时在中央美院,曾有人认为中国画无法反映现实生活,主张取消中国画科,可以说,李可染的变革有力回击了这些人的说法。

  然而后来,陈大羽并没有选择与李可染一样的变革之路,他没有投身山水画创作变革,很可能是有意避开李可染的探索之路。尽管当时很多人认为,花鸟画很难体现出时代精神,认为花鸟画是反映资产阶级情调的。但陈大羽坚信大写意画也可以反映时代感,毅然投身其中。

  李可染曾经对陈大羽说,你的山水画很好,要多画点山水。但陈大羽回答说,我的时间不够用,老师留给我的任务还没有完成。意思是,齐白石交给他的写意画改革的路子,他还没有完成。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www.whjlw.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